夹持式假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555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夹持式假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持式假捻装置,包括假捻施加系统(100)和传动系统(300);假捻施加系统(100)包括旋转盘(3),旋转盘(3)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中心孔(30),旋转盘(3)的下端设有空心管(4),空心管(4)的下方设有用于夹持纱线(15)的假捻夹持机构(7)。该夹持式假捻装置不仅适用于中低支纱,还适用于高支纱例如200英支甚至300英支纱线,能有效地降低高支纱线甚至超高支纱线的纺纱断头率,提高纺纱效率及纱线制成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该装置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以在现有细纱机上改造,改造成本极低,同时可以有效增加现有细纱机的附加值,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
【专利说明】夹持式假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夹持式假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加捻是短纤维纺纱的重要环节,目前环锭纺仍然是国内外最广泛的纺纱技术,环锭纺由钢制钢丝圈、钢领和高速旋转的锭子构成加捻机构,其独有的气圈和卷绕形态会产生纺纱张力和张力波动,过大的纺纱张力及张力波动会造成在纺纱线断头率升高,限制了锭速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近年来通过纺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提出了假捻辅助纺纱减少在纺纱线断头的方法及装置,归纳起来有六种形式,第一种是气流旋转假捻,第二种是机械中心旋转假捻,第三种是皮带搓捻假捻,第四种是轮盘搓捻假捻,第五种是轮盘表面摩擦假捻,第六种是龙带切向摩擦假捻。但从实际的可行性来看,只有第二种机械中心旋转假捻实施起来比较方便,而且也在大量应用,而另外的五种假捻形式由于实际效果不佳、或机构过于复杂甚至应用过程中产生其它附加问题,基本上没有实际应用。
[0003]虽然机械中心旋转假捻相对实施起来比较方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中国专利CN1453401A,
【公开日】期2003年11月5日,公开了一种《单股无扭矩环锭纱线的加工方法与设备》,该加工方法和设备虽然通过对环锭纱线内部纤维束排列结构和捻度分布的控制,实现了在传统环锭纺纺纱机上加工无扭矩环锭纱,但由于在假捻段存在极大的摩擦,恶化了纱线质量,断头率依然较高,不适合用于高支纱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假捻装置的断头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持式假捻装置,该夹持式假捻装置不仅适用于中低支纱,还适用于高支纱例如200英支甚至300英支纱线,能有效地降低高支纱线甚至超高支纱线的纺纱断头率,提高纺纱效率及纱线制成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持式假捻装置,包括假捻施加系统和传动系统;假捻施加系统包括旋转盘,旋转盘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中心孔,旋转盘的下端设有空心管,空心管的下方设有用于夹持纱线的假捻夹持机构;传动系统包括马达、连接马达与旋转盘的传动带。
[0006]假捻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管下方的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的左弹片和右弹片,左弹片和右弹片能够夹持纱线。
[0007]左弹片和右弹片相互平行,左弹片和右弹片均垂直于水平面。
[0008]空心管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竖杆,左弹片和右弹片通过横杆连接,横杆与该支撑竖杆连接,该支撑竖杆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槽,横杆能够沿着该滑槽上下移动。
[0009]在左弹片的左侧,横杆上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左弹片之间设有弹簧;在右弹片的右侧,横杆上设有用于固定右弹片的固定块。
[0010]左弹片和右弹片之间形成了上钳口和下钳口,空心管的下端与上钳口之间的距离为Imm?20mm,上钳口与下钳口之间的距离为Imm?20mm,左弹片和右弹片之间的夹持力为 5cN ?20cN。
[0011]假捻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管下方用于夹持纱线的上罗拉和下罗拉,上罗拉和下罗拉相切,空心管的下方连接有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罗拉通过旋转臂与左支架连接,旋转臂与左支架转动连接,下罗拉与右支架连接。
[0012]上罗拉的重心和下罗拉的重心位于空心管的中心线上,上罗拉的直径和下罗拉的直径为0.5cm?1cm,上罗拉的下端和下罗拉的上端之间形成的夹持点与空心管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8cm?3cm。
[0013]假捻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管下方的左夹纱块和右夹纱块,左夹纱块和右夹纱块通过横杆连接,左夹纱块能够在横杆上左右滑动,左夹纱块和右夹纱块相接触的部位为用于夹持纱线的夹持点,夹持点位于左夹纱块和右夹纱块的下部,横杆上设有用于调节左夹纱块和右夹纱块之间夹持力大小的弹簧,夹持点至空心管之间的距离为Imm?30mm。
[0014]传动系统还包括用于使传动带和旋转盘分离的皮带剥离机构,皮带剥离机构包括第一分离罗拉和第二分离罗拉,旋转盘设置在第一分离罗拉和第二分离罗拉之间,第一分离罗拉连接有第一罗拉支撑杆,第二分离罗拉连接有第二罗拉支撑杆,第一罗拉支撑杆和第二罗拉支撑杆通过折形杆连接,折形杆连接有把手,把手能够推动第一分离罗拉和第二分离罗拉使传动带向远离旋转盘的方向移动并使传动带与旋转盘分离。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夹持式假捻装置不仅适用于中低支纱,还适用于高支纱例如200英支甚至300英支纱线,能有效地降低高支纱线甚至超高支纱线的纺纱断头率,提高纺纱效率及纱线制成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该装置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以在现有细纱机上改造,改造成本极低,同时可以有效增加现有细纱机的附加值,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7]图1是实施例1中夹持式假捻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8]图2是实施例1中假捻施加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部位的放大视图。
[0020]图4是实施例1中假捻施加系统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实施例2中假捻施加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2]图6是实施例3中假捻施加系统的示意图。
[0023]图7是皮带剥离机构的主视图。
[0024]图8是皮带剥离机构的俯视图。
[0025]其中1.上固定轴承,2.下固定轴承,3.旋转盘,4.空心管,5.左支撑竖杆,6.横杆,7.假捻夹持机构,8.右支撑竖杆,9.导纱钩,10.纱管,11.钢领,12.钢丝圈,13.超前罗拉,14.超前皮辊,15.纱线,16.马达,30.中心孔,100.假捻施加系统,200.皮带剥离机构,201.把手,202.传动带,203.第一分离罗拉,204.第二分离罗拉,205.折形杆,207.第一罗拉支撑杆,208.第二罗拉支撑杆,209.把手头,300.传动系统,501.左支撑竖杆上部,502.左支撑竖杆下部,503.右支撑竖杆上部,504.右支撑竖杆下部,505.上钳口,506.下钳口,600.横杆调节顶丝,710.左弹片,711.右弹片,712.弹簧,713.固定块,714.调节螺母,720.左夹纱块,721.右夹纱块,722.弹簧,723.横杆,724.夹持点,730.上罗拉,731.下罗拉,732.活动轴,733.左支架,734.右支架,735.旋转臂,736、夹持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夹持式假捻装置,包括假捻施加系统100和传动系统300 ;假捻施加系统100包括旋转盘3,旋转盘3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中心孔30,旋转盘3的下端设有空心管4,空心管4的下方设有用于夹持纱线15的假捻夹持机构7 ;传动系统300包括马达16、连接马达16与旋转盘3的传动带20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0028]假捻施加系统100设置有假捻点且可上下调节,传动系统300可以被独立的控制,假捻施加系统100还包括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上固定轴承I和下固定轴承2。上固定轴承I和下固定轴承2通过支撑杆或铁板固定于机架上。
[0029]在本实施例中,假捻夹持机构7包括设置在空心管4下方的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的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能够夹持纱线15,如图2和图4所示。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相互平行,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均垂直于水平面。
[0030]空心管4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竖杆,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通过横杆6连接,横杆6与该支撑竖杆连接,该支撑竖杆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槽,横杆6能够沿着该滑槽上下移动。具体的,支撑竖杆包括左支撑竖杆5和右支撑竖杆8,横杆6的一端与左支撑竖杆5连接,横杆6的另一端与右支撑竖杆8连接,左支撑竖杆5和右支撑竖杆8均设有用于横杆6上下移动的滑槽,横杆6在调整好位置后通过横杆调节顶丝600定位,如图3所示。
[0031]在左弹片710的左侧,横杆6上设有调节螺母714,调节螺母714与左弹片710之间设有弹簧712 ;在右弹片711的右侧,横杆6上设有用于固定右弹片711的固定块713。通过调节调节螺母714与左弹片710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之间夹持力的大小。
[0032]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之间形成了上钳口 505和下钳口 506,空心管4的下端与上钳口 505之间的距离为Imm?20_,上钳口 505与下钳口 506之间的距离Imm?20_,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之间的夹持力为5cN?20cN。具体的,空心管4的下端与上钳口505之间的距离为10mm,上钳口 505与下钳口 506之间的距离10mm,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之间的夹持力为20cN,IN=IOOcN0
[0033]旋转盘3的内径为2mm?8mm,旋转盘3的外径为IOmm?30mm ;旋转盘3的中心孔上端边缘呈倒角;空心管4的内径与旋转盘3中心孔的内径一致或略小于旋转盘3中心孔内径,空心管4的外径为3mm?IOmm,空心管的管长为20mm?60mm ;空心管4内下端边缘呈倒角,旋转盘3和空心管4的孔道表面粗糙度Ra小于I μ m,旋转盘3和空心管4的材料为合金或陶瓷。优选所述的旋转盘3的内径为4mm,旋转盘3的外径为25mm ;旋转盘3中心孔上端边缘呈倒角;空心管4的内径与旋转盘3中心孔的内径一致,空心管4的外径为4mm,空心管4的管长为55mm ;空心管4内下端边缘呈倒角,旋转盘3和空心管4的孔道表面粗糙度Ra为I μ m,旋转盘和空心管的的材料为合金;所述的旋转盘3通过传动带202与固定于机架的马达16连接,在马达16的驱动下带动传动带202,由传动带202的摩擦驱使旋转轴盘3高速旋转。
[0034]纺纱时,纱线15从纺纱机的超前罗拉13与超前皮辊14形成钳口输出后,依次进入旋转盘3的中心孔30和空心管4、从空心管引出进入假捻夹持机构7的钳口(即上钳口505和下钳口 506之间),再从该钳口引出至导纱钩9,从导纱钩9出来后通过在钢领11上高速运转的钢丝圈12的牵引下完成假捻并卷绕于细纱管10上。
[0035]本实施例中所用机台为绪森G5/1型集聚纺细纱机,所用原料为新疆100%长绒棉。分别对比纺制了 60英支和100英支纯棉纱线,在本实施例中60英支和100英支纱对应的旋转轴盘3速度分别为IOOOOrpm和12500rpm。与传统集聚纺纱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假捻装置用于集聚纺纱,可以明显降低断头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60支假捻装置集聚纺纱断头率降低了 80%,100支断头率则降低了 85%,同时纱线的其它质量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0036]传动系统300还包括用于使传动带202和旋转盘3分离的皮带剥离机构200,皮带剥离机构200包括第一分离罗拉203和第二分离罗拉204,旋转盘3设置在第一分离罗拉203和第二分离罗拉204之间,第一分离罗拉203连接有第一罗拉支撑杆207,第二分离罗拉204连接有第二罗拉支撑杆208,第一罗拉支撑杆207和第二罗拉支撑杆208通过折形杆205连接,折形杆205可以绕固定点转动,折形杆205连接有把手201,把手201能够推动第一分离罗拉203和第二分离罗拉204使传动带202向远离旋转盘3的方向移动并使传动带202与旋转盘3分离,如图7和图8所示。
[0037]纺纱过程中需要停止假捻器转动时,如图8所示,压皮带剥离系统的把手201,和把手201连接的把手头209推动折形杆205、第一罗拉支撑杆207、第二罗拉支撑杆208、第一分离罗拉203和第二分离罗拉204 —起向上移动,从而使高速运动的皮带202也向上移动而脱离旋转盘3,达到停止假捻器转动的目的。
[0038]实施例2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夹持式假捻装置,包括假捻施加系统100和传动系统300 ;假捻施加系统100包括旋转盘3,旋转盘3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中心孔30,旋转盘3的下端设有空心管4,空心管4的下方设有用于夹持纱线15的假捻夹持机构7 ;传动系统300包括马达16、连接马达16与旋转盘3的传动带202。
[0040]在本实施例中,假捻夹持机构7包括设置在空心管4下方用于夹持纱线15的上罗拉730和下罗拉731,上罗拉730和下罗拉731相切,上罗拉730和下罗拉731的切点即为夹持点736,空心管4的下方连接有左支架733和右支架734,上罗拉730通过旋转臂735与左支架733连接,旋转臂735与左支架733通过活动轴732转动连接,下罗拉731与右支架734连接,如图5所示。左支架733可左右移动,左支架733左侧弹簧用于调节上罗拉730与下罗拉731的中心定位。
[0041]上罗拉730的重心和下罗拉731的重心位于空心管4的中心线上,上罗拉730的直径和下罗拉731的直径为0.5cm?1cm,上罗拉730的下端和下罗拉731的上端之间形成的夹持点736与空心管4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8cm?3cm,优选2cm,可采用类似于实施例1中的方式在左支架733和右支架734上设置滑槽,用以调节夹持点736与空心管4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0042]纺纱时,纱线15从纺纱机的超前罗拉13与超前皮辊14形成钳口输出后,依次进入旋转盘3的中心孔30和空心管4、从空心管引出进入假捻夹持机构7的夹持点736,再从该夹持点736引出至导纱钩9,从导纱钩9出来后通过在钢领11上高速运转的钢丝圈12的牵引下完成假捻并卷绕于细纱管10上。
[0043]本实施例中所用机台为绪森G5/1型集聚纺细纱机,所用原料为新疆100%长绒棉。分别对比纺制了 80英支和120英支纯棉纱线,在本实施例中80英支和120英支纱对应的旋转轴盘3速度分别为13000rpm和17000rpm。与传统集聚纺纱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假捻装置用于集聚纺纱,可以明显降低断头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80支假捻装置集聚纺纱断头率降低了 76%,120支断头率则降低了 81%,同时纱线的其它质量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0044]实施例3
[004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夹持式假捻装置,包括假捻施加系统100和传动系统300 ;假捻施加系统100包括旋转盘3,旋转盘3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中心孔30,旋转盘3的下端设有空心管4,空心管4的下方设有用于夹持纱线15的假捻夹持机构7 ;传动系统300包括马达16、连接马达16与旋转盘3的传动带202。
[0046]假捻夹持机构7包括设置在空心管4下方的左夹纱块720和右夹纱块721,左夹纱块720和右夹纱块721通过横杆723连接,左夹纱块720能够在横杆723上左右滑动,左夹纱块720和右夹纱块721相接触的部位为用于夹持纱线15的夹持点724,夹持点724位于左夹纱块720和右夹纱块721的下部,横杆723上设有用于调节左夹纱块720和右夹纱块721之间夹持力大小的弹簧722,如图6所示。夹持力通过横杆723上的弹簧722提供,弹簧722提供的弹力范围为5cN?50cN,左夹纱块720与右夹纱块72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任意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点724至空心管4下端之间的距离为Imm?30mm,优选为15mm。
[0047]纺纱时,纱线15从纺纱机的超前罗拉13与超前皮辊14形成钳口输出后,依次进入旋转盘3的中心孔30和空心管4、从空心管引出进入假捻夹持机构7的夹持点724,再从该夹持点724引出至导纱钩9,从导纱钩9出来后通过在钢领11上高速运转的钢丝圈12的牵引下完成假捻并卷绕于细纱管10上。
[0048]本实施例中所用机台为绪森G5/1型集聚纺细纱机,所用原料为新疆100%长绒棉。分别对比纺制了 70英支和140英支纯棉纱线,在本实施例中70英支和140英支纱对应的旋转轴盘3速度分别为IlOOOrpm和20000rpm。与传统集聚纺纱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假捻装置用于集聚纺纱,可以明显降低断头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70支假捻装置集聚纺纱断头率降低了 90%,140支断头率则降低了 84%,同时纱线的其它质量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式假捻装置包括假捻施加系统(100)和传动系统(300); 假捻施加系统(100)包括旋转盘(3),旋转盘(3)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中心孔(30),旋转盘(3)的下端设有空心管(4),空心管(4)的下方设有用于夹持纱线(15)的假捻夹持机构(7); 传动系统(300)包括马达(16)、连接马达(16)与旋转盘(3)的传动带(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假捻夹持机构(7)包括设置在空心管(4)下方的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的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能够夹持纱线(1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相互平行,左弹片(710 )和右弹片(711)均垂直于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管(4)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竖杆,左弹片(710 )和右弹片(711)通过横杆(6 )连接,横杆(6 )与该支撑竖杆连接,该支撑竖杆内含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槽,横杆(6 )能够沿着该滑槽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弹片(710)的左侧,横杆(6 )上设有调节螺母(714),调节螺母(714)与左弹片(710 )之间设有弹簧(712);在右弹片(711)的右侧,横杆(6)上设有用于固定右弹片(711)的固定块(713)。
6.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之间形成了上钳口(505)和下钳口(506),空心管(4)的下端与上钳口(505)之间的距离为Imm~20_,上钳口(505)与下钳口(506)之间的距离Imm~20_,左弹片(710)和右弹片(711)之间的夹持力为5cN~20c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假捻夹持机构(7)包括设置在空心管(4)下方用于夹持纱线(15)的上罗拉(730)和下罗拉(731),上罗拉(730)和下罗拉(731)相切,空心管(4)的下方连接有左支架(733)和右支架(734),上罗拉(730)通过旋转臂(735)与左支架(733)连接,旋转臂(735)与左支架(733)转动连接,下罗拉(731)与右支架(73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罗拉(730)的重心和下罗拉(731)的重心位于空心管(4)的中心线上,上罗拉(730)的直径和下罗拉(731)的直径为0.5cm~1cm,上罗拉(730)的下端和下罗拉(731)的上端之间形成的夹持点(736)与空心管(4)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8cm~3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假捻夹持机构(7)包括设置在空心管(4)下方的左夹纱块(720)和右夹纱块(721 ),左夹纱块(720)和右夹纱块(721)通过横杆(723)连接,左夹纱块(720)能够在横杆(723)上左右滑动,左夹纱块(720)和右夹纱块(721)相接触的部位为用于夹持纱线(15)的夹持点(724),夹持点(724)位于左夹纱块(720 )和右夹纱块(721)的下部,横杆(723 )上设有用于调节左夹纱块(720 )和右夹纱块(721)之间夹持力大小的弹簧(722),夹持点(724)至空心管(4)之间的距离为1mm~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300)还包括用于使传动带(202 )和旋转盘(3 )分离的皮带剥离机构(200 ),皮带剥离机构(200 )包括第一分离罗拉(203)和第二分离罗拉(204),旋转盘(3)设置在第一分离罗拉(203)和第二分离罗拉(204)之间,第一分离罗拉(203)连接有第一罗拉支撑杆(207),第二分离罗拉(204)连接有第二罗拉支撑杆(208),第一罗拉支撑杆(207)和第二罗拉支撑杆(208)通过折形杆(205)连接,折形杆(205 )连接有把手(201 ),把手(201)能够推动第一分离罗拉(203 )和第二分离罗拉(204)使传动带(202)向远离旋转盘(3)的方向移动并使传动带(202)与旋转盘(3)分离。
【文档编号】D01H1/241GK203583072SQ20132076001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何小东, 刘霞, 刘伟伟, 宋均燕, 张玉高, 赵阳, 李刚, 贾文杰, 罗国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