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895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转动体以及脱水筒,所述驱动机构、转动体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动体包括转动盘、转动支架、第二转动轴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轴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且与第一锥齿啮合,所述转动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端部,所述脱水筒设置在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且通过转动支架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脱水筒上的纱线进行脱水时处于多自由度运动状态,可以快速实现脱水的目的,且保持纱线内外张力的均匀性。
【专利说明】-种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 装直。

【背景技术】
[0002] 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是纺织行业纺纱厂的络筒工序的产出品,是从上道工序的 细纱机或捻线机上落下来的管纱,根据织布工厂、或针织工厂、或毛巾厂等用纱的后道工序 的要求,使纱线长度接长并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在络筒机上通过槽筒或急行往复的导 纱钩重新卷绕成无边或有边的、绕成一定形状的、一定卷绕密度的较大体积的筒纱,对内外 张力的均匀性要求较高,然而,现有的生产装置中对筒子纱进行脱水时,往往导致退解张力 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以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持筒子纱内外张力均匀的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 筒子纱的脱水装置。
[0004] 一种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第一转动轴、 第一锥齿轮、转动体以及脱水筒,所述驱动机构、转动体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动体包括转 动盘、转动支架、第二转动轴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 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轴交叉设置,所述第 二锥齿轮设置在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且与第一锥齿啮合,所述转动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 动轴端部,所述脱水筒设置在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且通过转动支架与转动盘固定连接。
[0005] 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分别与驱动机构和第一转动轴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脱水筒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滚筒座,所述筒体包括底板、 顶板以及环绕滚筒座且与底板、顶板抵持的侧板,所述底板开设有漏水孔,所述顶板与侧板 可拆卸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底座、与底座一端垂直设置的两立柱,所述底座另一端与 所述两立柱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两立柱顶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设置第一转动轴转动,实 现公转;由于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啮合,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设置 在第二转动轴的脱水筒实现自转。如此,脱水筒既有自转又有公转。所述滚筒座上的纱线 进行脱水时处于多自由度运动状态,可以快速实现脱水的目的,且保持纱线内外张力的均 匀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的整体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1]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用于将光致变色山 羊绒筒子纱快速脱水,且保持筒子纱内外张力均匀。
[0012]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包括机架10、 驱动机构20、减速机30、第一转动轴40、第一锥齿轮50、转动体60以及脱水筒70。所述驱 动机构20、减速机30、所述转动体60倾斜设置在机架10上,所述转动体60包括转动盘62、 转动支架64、第二转动轴66以及第二锥齿轮68。所述驱动机构20与减速机30连接。所 述减速机30与第一转动轴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0设置在第一转动轴40的另 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66与第一转动轴40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锥齿轮68轮设置在第二 转动轴66的一端且与第一锥齿50卩齿合。所述转动盘6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0与 减速机30相对的一端端部。所述脱水筒70设置在第二转动轴66的另一端且通过转动支 架64与转动盘62固定。
[0013] 所述机架10包括底座12、与底座12 -端垂直设置的两立柱14,所述底座12另一 端与所述两立柱14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1,所述两立柱14顶端通过第二连接杆13连 接。所述底座12、两立柱14以及第一连接杆11形成一三角状稳定的支架结构。
[0014] 所述驱动机构2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1中段,可以为任何驱动装置,本实 施例中为电动机。
[0015] 所述减速机30与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速机 30为蜗轮减速机,输入轴(图未示)和输出轴(图未示),所述输入轴(图未示)通过皮带 21与电动机连接,所述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40的一端连接。
[0016] 所述转动体60可以为多对相同的机构组成,本实施例中为两对且与第一转动轴 40成轴对称。
[0017] 所述脱水筒70包括筒体71以及设置在筒体71内的滚筒座72。所述筒体71为 桶状结构,包括底板711、顶板712以及环绕滚筒座72且与底板711、顶板712抵持的侧板 713。所述底板711开设有漏水孔(图未示意)。所述顶板712与侧板713可拆卸连接。
[0018]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需要脱水的纱线安装在滚筒座72上,启动所述驱动机构 20,如电机等,带动减速机30,减速后驱动第一转动轴40转动,实现公转;由于第一转动轴 40上的第一锥齿轮50与第二锥齿68啮合,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66转动,设置在第二转动 轴66的脱水筒70实现自转。如此,脱水筒70既有自转又有公转。所述滚筒座72上的纱 线进行脱水时处于多自由度运动状态,可以快速实现脱水的目的,且保持纱线内外张力的 均匀性。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 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驱动机 构(20)、第一转动轴(40)、第一锥齿轮(50)、转动体¢0)以及脱水筒(70),所述驱动机构 (20)、转动体(60)设置在机架(10)上,所述转动体(60)包括转动盘(62)、转动支架(64)、 第二转动轴¢6)以及第二锥齿轮¢8),所述驱动机构(20)与第一转动轴(40)的一端连 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0)设置在第一转动轴(4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6)与第一 转轴(40)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锥齿轮¢8)设置在第二转动轴¢6)的一端且与第一锥齿 (50)啮合,所述转动盘(6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0)端部,所述脱水筒(70)设置 在第二转动轴(66)的另一端且通过转动支架(64)与转动盘(62)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减速机(30),所述减速机(30)分别与驱动机构(20)和第一转动轴(40)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脱水筒(70)包括筒体(71)以及设置在筒体(71)内的滚筒座(72),所述筒体(71)包括底 板(711)、顶板(712)以及环绕滚筒座(72)且与底板(711)、顶板(712)抵持的侧板(713), 所述底板(711)开设有漏水孔,所述顶板(712)与侧板(713)可拆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致变色山羊绒筒子纱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机架(10)包括底座(12)、与底座(12) -端垂直设置的两立柱(14),所述底座(12)另一端 与所述两立柱(14)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1)连接,所述两立柱(14)顶端通过第二连 接杆(13)连接。
【文档编号】D06B15/10GK203878345SQ201420228329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李华, 郭永平 申请人:宁夏特米尔羊绒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