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面料的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366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装面料的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人类使用的服装面料通常包括可直接获得的皮革、羽毛类,其具有较大的尺寸,可通过简单拼接和剪裁获得合适的形状。而作为服装面料的绝大部分是纺织类面料,即通过对经纬编制而成的各种布料。在服装技术行业日趋发达的今天,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断在追求服装的最高品质,从而对服装面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面料的制作也随之严谨,更加注重细节。

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通常,针织面料由线圈相互穿套而成的,由于线圈能够改变形状和大小,故针织面料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和一定的弹性。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用弹力针织面料缝制的紧身运动衣、休闲服,包括各种泳衣、体操服、滑雪服、球服等,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上述针织类服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针织面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回复性、优良的弹性和柔软舒适效果,同时还有丰富的色彩效果,而这些优良性能的展现与面料的染整工艺息息相关。传统的面料整染工艺,包括退浆、煮炼、氯漂、预定形、染色、烘干、定型工序,首先,在退浆工序前,没有做除杂处理,面料的表面较为粗糙,会影响整染效果;其次,在烘干染色面料后,直接进行定型,容易导致染色后的面料,容易出现皱褶,进一步影响面料的整染效果。很多针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存在较多缺陷,如:工序环节安排不合理、染色效果不佳、常出现折皱和绳状皱痕等疵病,碳刷和起绒处理不好等。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针织面料的产品质量和服用性能,故有必要对针织面料的染整工艺进行优化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安全环保,染色准确、色牢度强,成品率高且加工效率好的服装面料的染整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服装面料的染整工艺,所述服装面料为动物蛋白质纤维或植物蛋白质纤维纺织而成,所述的染整工艺分为以下步骤:

S1:退浆:将服装面料投入温度范围在60-65℃膨润槽中膨润处理,而后进入温度范围在80-90℃的精炼槽内进行退浆,精炼槽内装有退浆液,然后顺次经70±2℃热水洗和65±2℃热水洗,最后经冷水洗后烘干;其中退浆液的配方组成为0.2-1.5g/L BF-7658退浆酶液、3g/L三聚磷酸钠,硅酸钠3-6g/L、2.4g/L脂肪醇醚、2g/L螯合分散剂SR,8g/L的pH值8的烧碱溶液、5-6g/L的耐碱渗透剂和6g/L的精炼剂,退浆机车速40m/min,其中,所述精炼剂为纯碱与碘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的混合物,且二者的比例为1:1;

S2:漂白:将退浆后的面料浸入加入5g/L的pH值9.7-10的次氯酸钠、3-6g/L连二亚硫酸钠、7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g/L稳定剂,在120℃漂洗65-70分钟;

S3:预定型:在烘干机中60-80℃一段烘干5-8min;再160-220℃二段烘干10-15min;

S4:丝光:将预定型后的面料进行丝光处理,具体是用NaOH 5-8g/L,渗透剂JFC 3-5g/L,在60-70℃水浴中处理20-30min,浴比为1:25;

S5:染色:将S4步丝光的面料先进行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染色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所述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如下:将1-4%o.w.f的分散染料、2g/L螯合分散剂1030、0.8g/L冰醋酸、1g/L涤纶特种高温TF-212F匀染剂配置成染液,将丝光的面料置于上述染液中,调整浴比1:7,升温至132-136℃保温50min,染色完成后,降温排水,进行还原清洗;所述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如下:将1.5%o.w.f的活性染料、1%o.w.f防泳移剂、200g/L氯化钠配置成染液,将经过分散染色的面料置于上述活性染液中,调整浴比1:8,采用10℃/min的速率升温至70℃,加入元明粉,保温15min,加入20g/L碳酸钠、5g/L氢氧化钠,保温45min,排水,然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S6:固色:将染色后的面料放入固色液中进行固色,所述固色液含有食盐8-lOg/L,固色剂75-85g/L,浴比为25:1,固色温度60-80℃,固色时间为30-50min,然后通过烘干机在80℃预烘2-3min,然后在140-160℃焙烘3min;

S7:后整理:采用纳米整理剂进行四防整理;

S8:拉幅定型:后整理后的布料于80-90℃烘干及拉幅定型;

S9:防皱处理:采用形态稳定剂BHES-50对棉布作防皱处理,所述的形态稳定剂BHES-50的配方如下所示:BHES-50其浓度为10-15%o.w.f,浴比:1:30,温度为80-90℃,Marionol KF 2g/L。

其中,所述分散染料染色中分散染料选择高温型分散染料的任意一种,包括浙江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的分散黑WHTS、分散黑HW-BG或分散蓝WNBTS。

所述活性染料是异双活性基或者乙烯砜活性基的染料,且所述活性染料颗粒细度小于1微米;所述防泳移剂是平马素。

所述后整理采用的纳米整理剂由氨基硅油NSW、防水剂NT-X604A、防油剂NT-X604B、防污剂NT-X603D、树脂NT-X603E和复合催化剂NKS组成,在每立升水中加入氨基硅油NSW 2克,防水剂NT-X604A 40克,防油剂NT-X604B 40克,防污剂NT-X603D 15克,树脂NT-X603E 15克,复合催化剂NKS 10克;配好用冰醋酸洗车,用配好的四防液浸轧织物,用蒸汽加热到120-130度,烘筒烘干90秒。

所述的固色剂为二烷基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聚合物固色剂。

所述动物蛋白质纤维为羊毛或蚕丝;所述植物蛋白质纤维为大豆再生蛋白质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染整工艺,在退浆时采用酶退浆长车气蒸水洗法使得布料色牢度高,不存在色花或色差现象,同时在丝光处理时控制各项参数,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光泽,提高了纱线强力,控制面料尺寸的稳定性。(2)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对面料染整加工过程中染色重现性和色牢度较差以及面料在高温条件下弹性及强力损伤的缺陷,织物强力高,弹性好,尺寸稳定,挺括,毛感强,手感丰满,光泽柔和,色牢度好。(3)本发明整染工艺中所使用的都为市面上较普通的通用化学助剂,并且无需高端设备,整体工艺简单,工艺条件容易控制,并且安全环保;另外通过此种工艺可一次性进行较大量的面料染整,让加工效率得到了保障。(4)该染整工艺不但保留了面料原有的优良特性,而且四防性能好、强力损失小、染色牢度高,具有透气功能,工艺合理,根据检测,产品的各项化学指标均符合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服装面料的染整工艺,所述服装面料为羊毛动物蛋白质纤维纺织而成,所述的染整工艺分为以下步骤:

S1:退浆:将服装面料投入温度范围在60℃膨润槽中膨润处理,而后进入温度范围在80℃的精炼槽内进行退浆,精炼槽内装有退浆液,然后顺次经70℃热水洗和65℃热水洗,最后经冷水洗后烘干;其中退浆液的配方组成为0.6g/L BF-7658退浆酶液、3g/L三聚磷酸钠,硅酸钠3g/L、2.4g/L脂肪醇醚、2g/L螯合分散剂SR,8g/L的pH值8的烧碱溶液、5g/L的耐碱渗透剂和6g/L的精炼剂,退浆机车速40m/min,其中,所述精炼剂为纯碱与碘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的混合物,且二者的比例为1:1;

S2:漂白:将退浆后的面料浸入加入5g/L的pH值9.7的次氯酸钠、3g/L连二亚硫酸钠、7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g/L稳定剂,在120℃漂洗65分钟;

S3:预定型:在烘干机中60℃一段烘干5-8min;再160℃二段烘干10min;

S4:丝光:将预定型后的面料进行丝光处理,具体是用NaOH 5g/L,渗透剂JFC 3g/L,在60℃水浴中处理20min,浴比为1:25;

S5:染色:将S4步丝光的面料先进行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染色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所述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如下:将1%o.w.f的分散染料分散黑HW-BG、2g/L螯合分散剂1030、0.8g/L冰醋酸、1g/L涤纶特种高温TF-212F匀染剂配置成染液,将经过丝光的面料置于上述染液中,调整浴比1:7,升温至132℃保温50min,染色完成后,降温排水,进行还原清洗;所述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如下:将1.5%o.w.f的活性染料乙烯砜活性基染料、1%o.w.f防泳移剂平马素、200g/L氯化钠配置成染液,将经过分散染色的面料置于上述活性染液中,调整浴比1:8,采用10℃/min的速率升温至70℃,加入元明粉,保温15min,加入20g/L碳酸钠、5g/L氢氧化钠,保温45min,排水,然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S6:固色:将染色后的面料放入固色液中进行固色,所述固色液含有食盐8g/L,固色剂二烷基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聚合物75g/L,浴比为25:1,固色温度60℃,固色时间为30min,然后通过烘干机在80℃预烘2min,然后在140℃焙烘3min;

S7:后整理:采用纳米整理剂进行四防整理;

S8:拉幅定型:后整理后的布料于80℃烘干及拉幅定型;

S9:防皱处理:采用形态稳定剂BHES-50对棉布作防皱处理,所述的形态稳定剂BHES-50的配方如下所示:BHES-50其浓度为10%o.w.f,浴比:1:30,温度为80℃,Marionol KF 2g/L。

实施例2

一种服装面料的染整工艺,所述服装面料为大豆再生蛋白质纤维纺织而成,所述的染整工艺分为以下步骤:

S1:退浆:将服装面料投入温度范围在65℃膨润槽中膨润处理,而后进入温度范围在90℃的精炼槽内进行退浆,精炼槽内装有退浆液,然后顺次经72℃热水洗和67℃热水洗,最后经冷水洗后烘干;其中退浆液的配方组成为1.5g/L BF-7658退浆酶液、3g/L三聚磷酸钠,硅酸钠6g/L、2.4g/L脂肪醇醚、2g/L螯合分散剂SR,8g/L的pH值8的烧碱溶液、6g/L的耐碱渗透剂和6g/L的精炼剂,退浆机车速40m/min,其中,所述精炼剂为纯碱与碘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的混合物,且二者的比例为1:1;

S2:漂白:将退浆后的面料浸入加入5g/L的pH值10的次氯酸钠、6g/L连二亚硫酸钠、7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g/L稳定剂,在120℃漂洗70分钟;

S3:预定型:在烘干机中80℃一段烘干8min;再220℃二段烘干15min;

S4:丝光:将预定型后的面料进行丝光处理,具体是用NaOH 8g/L,渗透剂JFC 5g/L,在70℃水浴中处理30min,浴比为1:25;

S5:染色:将S4步丝光的面料先进行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染色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所述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如下:将4%o.w.f的分散染料分散蓝WNBTS、2g/L螯合分散剂1030、0.8g/L冰醋酸、1g/L涤纶特种高温TF-212F匀染剂配置成染液,将经过丝光的面料置于上述染液中,调整浴比1:7,升温至136℃保温50min,染色完成后,降温排水,进行还原清洗;所述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如下:将1.5%o.w.f的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1%o.w.f防泳移剂平马素、200g/L氯化钠配置成染液,将经过分散染色的面料置于上述活性染液中,调整浴比1:8,采用10℃/min的速率升温至70℃,加入元明粉,保温15min,加入20g/L碳酸钠、5g/L氢氧化钠,保温45min,排水,然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S6:固色:将染色后的面料放入固色液中进行固色,所述固色液含有食盐lOg/L,二烷基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聚合物固色剂85g/L,浴比为25:1,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为50min,然后通过烘干机在80℃预烘3min,然后在160℃焙烘3min;

S7:后整理:采用纳米整理剂进行四防整理;

S8:拉幅定型:后整理后的布料于90℃烘干及拉幅定型;

S9:防皱处理:采用形态稳定剂BHES-50对棉布作防皱处理,所述的形态稳定剂BHES-50的配方如下所示:BHES-50其浓度为15%o.w.f,浴比:1:30,温度为90℃,Marionol KF 2g/L。

产品检验:

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服装用布料的染整工艺,经检验,达到如下性能指标:

①耐洗、耐汗渍、耐摩擦牢度:4-5级;

②异味消除性能:异味下降率≧62%(8小时);

③远红外纺织品,法向发射率≧0.92;

④甲醛含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53/kg);

⑤分散料上染率≧7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