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花浆边装置的压持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163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花浆边装置的压持轮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花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花浆边装置的压持轮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拉幅定型机的收布方式一般采用卷收方式,及将定型后的布料卷成布匹,但卷收过程中,其布料两端因约束力小,容易出现隆起,褶皱等不良缺陷,而为保证布匹两端的布边整齐一致,从而在卷收之间拉幅定型机输送带上对布料的两侧边进行浆边处理,现有的浆边处理方式一般为手工涂浆,即手工采用毛刷粘浆料往布料的两侧边涂浆,但手工涂浆不仅效率低,容易出现疏漏,而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可调的压持轮组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印花浆边装置的压持轮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浆边装置的机架上;

所述底座上安装大电机,所述大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上滚轮,所述上滚轮位于上滚轮架之中,所述滚轮架的侧部为上压板;

所述上滚轮架的下方设有下滚轮架,所述下滚轮架的背部设有小电机,所述小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下滚轮,所述下滚轮架的侧部为下压板;

所述下滚轮架的底部设有小气缸,所述小气缸的小气缸杆与下滚轮架固定。

作为对本发明的说明,所述上滚轮架之中设有上滚轮腔,所述上滚轮位于上滚轮腔之中,所述上滚轮的底部超出上滚轮腔的底部。

作为对本发明的说明,所述大电机的输出轴与滚轮轴连接,所述大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滚轮轴连接,所述滚轮轴安装在上滚轮之中。

作为对本发明的说明,所述下滚轮架之中开有下滚轮腔,所述下滚轮位于下滚轮腔之中。

作为对本发明的说明,所述小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下滚轮架上,所述下滚轮与下滚轮架之间设有轴承。

作为对本发明的说明,所述小气缸位于下滚轮架的下方,所述小气缸的小气缸杆与下滚轮架固定,所述小气缸安装在小气缸座上,所述小气缸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说明,所述下压板的下方设有大气缸,所述大气缸固定在大气缸座上,所述大气缸座安装在浆边装置的机架上,所述大气缸的大气杠杆与下压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大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大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滚轮轴连接,滚轮轴安装在上滚轮之中,上滚轮安装在上滚轮架之中,上滚轮架的侧部为上压板,由于大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故使得上滚轮架和上压板是不可移动的。小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下滚轮架上,小电机的输出端与下滚轮连接,下滚轮架的下方设有小气缸,小气缸可带动下滚轮架上下移动,如此可带动小电机和小滚轮上下移动,这样,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的距离可调,这可以针对与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调节,下压板的下方设有大气缸,大气缸杆可推动下压板移动。上滚轮的底部超出上滚轮腔,下滚轮的顶部超出下滚轮腔,两个滚轮可共同同时接触布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布料厚度,设计了可调的压持轮组件,其结构简单,方便调节压持轮的位置,满足不同宽度或厚度的布料的浆边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含布料);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不含布料);

图3为从图2的后方观察所得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从图2的侧方观察所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机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座;20、大电机;21、联轴器;22、上滚轮;23、上滚轮架;24、上压板;25、滚轮轴;26、上滚轮腔;30、小电机;31、电机座;32、下滚轮;33、下滚轮架;34、下压板;35、轴承;36、下滚轮腔;40、大气缸;41、大气缸杆;42、大气缸座;50、小气缸;51、小气缸杆;52、小气缸座;60、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印花浆边装置的压持轮组件,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通过螺钉固定在浆边装置的机架上;

所述底座10上安装大电机,所述大电机20的输出端设有上滚轮22,所述上滚轮22位于上滚轮架23之中,所述滚轮架23的侧部为上压板24;

所述上滚轮架23的下方设有下滚轮架33,所述下滚轮架33的背部设有小电机30,所述小电机30的输出端设有下滚轮32,所述下滚轮架33的侧部为下压板34;

所述下滚轮架33的底部设有小气缸50,所述小气缸50的小气缸杆51与下滚轮架33固定。

所述上滚轮架23之中设有上滚轮腔26,所述上滚轮22位于上滚轮腔26之中,所述上滚轮22的底部超出上滚轮腔26的底部。

所述大电机20的输出轴与滚轮轴25连接,所述大电机2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1与滚轮轴25连接,所述滚轮轴25安装在上滚轮22之中。

所述下滚轮架33之中开有下滚轮腔36,所述下滚轮32位于下滚轮腔36之中。

所述小电机30通过电机座31固定在下滚轮架33上,所述下滚轮32与下滚轮架33之间设有轴承35。

所述小气缸50位于下滚轮架33的下方,所述小气缸50的小气缸杆51与下滚轮架33固定,所述小气缸50安装在小气缸座52上,所述小气缸座5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0上。

所述下压板34的下方设有大气缸40,所述大气缸40固定在大气缸座42上,所述大气缸座42安装在浆边装置的机架上,所述大气缸40的大气杠杆41与下压板34固定连接。

实际工作中,大电机20固定在底座10上,大电机2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21与滚轮轴25连接,滚轮轴25安装在上滚轮22之中,上滚轮22安装在上滚轮架23之中,上滚轮架23的侧部为上压板24,由于大电机20固定在底座10上,故使得上滚轮架23和上压板24是不可移动的。小电机30通过电机座31安装在下滚轮架33上,小电机30的输出端与下滚轮32连接,下滚轮架33的下方设有小气缸50,小气缸50可带动下滚轮架33上下移动,如此可带动小电机30和小滚轮32上下移动,这样,上滚轮22和下滚轮32之间的距离可调,这可以针对与不同厚度的布料60进行调节,下压板34的下方设有大气缸40,大气缸杆41可推动下压板34移动。上滚轮22的底部超出上滚轮腔26,下滚轮32的顶部超出下滚轮腔36,两个滚轮可共同同时接触布料60。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花浆边装置的压持轮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浆边装置的机架上;所述底座上安装大电机,所述大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上滚轮,所述上滚轮位于上滚轮架之中,所述滚轮架的侧部为上压板;所述上滚轮架的下方设有下滚轮架,所述下滚轮架的背部设有小电机,所述小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下滚轮,所述下滚轮架的侧部为下压板;所述下滚轮架的底部设有小气缸,所述小气缸的小气缸杆与下滚轮架固定。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布料厚度,设计了可调的压持轮组件,其结构简单,方便调节压持轮的位置,满足不同宽度或厚度的布料的浆边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晨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2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