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织物拒油整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50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功能性织物的整理方法,具体为一种羊毛织物拒油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在油田、加油站、飞机场等特殊工作场合工作的人员来说,服装的拒油和阻燃性对于保障其人身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为了使得羊毛织物具有拒油性能,经常采用将羊毛与其他纳米纤维混纺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制得的混纺纤维穿着舒适感不佳。

此外,现有技术中为了对羊毛织物进行拒油的功能整理,直接采用浸-轧-烘方法进行疏水拒油处理,但是效果没有先经等离子处理再用有机拒水、拒油整理剂整理的效果好。资料显示,目前很少有人通过选择特定织物组织结构来增强疏水拒油性能。与此同时,很多人只采用等离子处理来增强织物或纤维的疏水拒油性,而无后续的处理工艺。

综上,对于羊毛织物这一特定的纤维组织进行拒油处理难度较大,且工艺较为复杂,耐久性和稳定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获得一种工艺简单,且能够保证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拒油性能耐久性和稳定性好的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毛织物拒油整理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羊毛织物拒油整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羊毛织物与高碘酸钠水溶液混合,在常温条件下避光反应1~6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二醇中和残余的高碘酸钠,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自然晾干;

(2)将乙二胺、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和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混合,然后加入二甲亚砜中,完全溶解后加入经步骤(1)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室温条件下反应10~25h,反应结束后,将羊毛织物取出,并用二甲亚砜洗涤,晾干;

(3)将n-烷基溶于去离子水中,8500~9500r/min转速条件下处理1~4min,再提速至11000~12000r/min,在该乳化处理条件下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滴加时间为3~5min,乳化处理时间为25~35min,静置后获得拒油整理剂;

(4)采用碳酸氢钠将步骤(3)获得的拒油整理剂ph调节至7.2~8.0,然后加入30~80倍体积的水,配制成整理液;

(5)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浸没于步骤(4)获得的整理液中,在60~80℃条件下,加入过硫酸钠作为引发剂,进行接枝反应,反应1.5~3h,然后先后进行皂洗和水洗,烘干。

优选的,步骤(1)中羊毛织物与高碘酸钠的质量比为7~12:1,乙二醇的加入量是高碘酸钠摩尔量的0.2~0.7倍。

优选的,步骤(2)中乙二胺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8~15:1。

优选的,步骤(2)中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12~30:1。

优选的,步骤(2)中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20~40:1。

优选的,步骤(3)中n-烷基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摩尔比为1:5~20。

优选的,步骤(5)中羊毛织物与整理液中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摩尔比为1~3:1~7。

优选的,步骤(5)中过硫酸钠的加入量为整理液中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重量的0.5~5%。

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工艺将羊毛织物拒油特定的组织结构,将其作为特定的处理对象,经整理后能够保持原有形状,且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2)本发明所述工艺节能高效,绿色环保,无污染,织物经处理后,其表面粗糙度及拒油效果明显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羊毛织物拒油整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羊毛织物与高碘酸钠水溶液混合,在常温条件下避光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二醇中和残余的高碘酸钠,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自然晾干;

(2)将乙二胺、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和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混合,然后加入二甲亚砜中,完全溶解后加入经步骤(1)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室温条件下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将羊毛织物取出,并用二甲亚砜洗涤,晾干;

(3)将n-烷基溶于去离子水中,8500r/min转速条件下处理1min,再提速至11000r/min,在该乳化处理条件下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滴加时间为3min,乳化处理时间为25min,静置后获得拒油整理剂;

(4)采用碳酸氢钠将步骤(3)获得的拒油整理剂ph调节至7.2,然后加入30倍体积的水,配制成整理液;

(5)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浸没于步骤(4)获得的整理液中,在60℃条件下,加入过硫酸钠作为引发剂,进行接枝反应,反应1.5h,然后先后进行皂洗和水洗,烘干。

步骤(1)中羊毛织物与高碘酸钠的质量比为7:1,乙二醇的加入量是高碘酸钠摩尔量的0.2倍。

步骤(2)中乙二胺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8:1。

步骤(2)中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12:1。

步骤(2)中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20:1。

步骤(3)中n-烷基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摩尔比为1:5。

步骤(5)中羊毛织物与整理液中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摩尔比为1:1。

步骤(5)中过硫酸钠的加入量为整理液中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重量的0.5%。

实施例2

一种羊毛织物拒油整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羊毛织物与高碘酸钠水溶液混合,在常温条件下避光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二醇中和残余的高碘酸钠,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自然晾干;

(2)将乙二胺、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和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混合,然后加入二甲亚砜中,完全溶解后加入经步骤(1)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室温条件下反应18h,反应结束后,将羊毛织物取出,并用二甲亚砜洗涤,晾干;

(3)将n-烷基溶于去离子水中,9000r/min转速条件下处理2min,再提速至12000r/min,在该乳化处理条件下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滴加时间为4min,乳化处理时间为30min,静置后获得拒油整理剂;

(4)采用碳酸氢钠将步骤(3)获得的拒油整理剂ph调节至7.8,然后加入50倍体积的水,配制成整理液;

(5)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浸没于步骤(4)获得的整理液中,在70℃条件下,加入过硫酸钠作为引发剂,进行接枝反应,反应2h,然后先后进行皂洗和水洗,烘干。

步骤(1)中羊毛织物与高碘酸钠的质量比为10:1,乙二醇的加入量是高碘酸钠摩尔量的0.5倍。

步骤(2)中乙二胺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12:1。

步骤(2)中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20:1。

步骤(2)中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30:1。

步骤(3)中n-烷基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摩尔比为1:12。

步骤(5)中羊毛织物与整理液中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摩尔比为2:5。

步骤(5)中过硫酸钠的加入量为整理液中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重量的2%。

实施例3

一种羊毛织物拒油整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羊毛织物与高碘酸钠水溶液混合,在常温条件下避光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二醇中和残余的高碘酸钠,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自然晾干;

(2)将乙二胺、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和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混合,然后加入二甲亚砜中,完全溶解后加入经步骤(1)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室温条件下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将羊毛织物取出,并用二甲亚砜洗涤,晾干;

(3)将n-烷基溶于去离子水中,9500r/min转速条件下处理4min,再提速至12000r/min,在该乳化处理条件下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滴加时间为5min,乳化处理时间为35min,静置后获得拒油整理剂;

(4)采用碳酸氢钠将步骤(3)获得的拒油整理剂ph调节至8.0,然后加入80倍体积的水,配制成整理液;

(5)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浸没于步骤(4)获得的整理液中,在80℃条件下,加入过硫酸钠作为引发剂,进行接枝反应,反应3h,然后先后进行皂洗和水洗,烘干。

步骤(1)中羊毛织物与高碘酸钠的质量比为12:1,乙二醇的加入量是高碘酸钠摩尔量的0.7倍。

步骤(2)中乙二胺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15:1。

步骤(2)中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30:1。

步骤(2)中4,9-二氧杂-1,12-十二烷二胺与羊毛织物的质量比为40:1。

步骤(3)中n-烷基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摩尔比为1:20。

步骤(5)中羊毛织物与整理液中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摩尔比为3:7。

步骤(5)中过硫酸钠的加入量为整理液中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重量的5%。

对实施例1~3所述工艺整理获得的羊毛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