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旋梭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73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的旋梭座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旋梭座组件。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一种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具体地,主要是指缝制衣服的缝纫机。当缝制裤管时,缝纫机机头上的机针对裤管缝制时,由于裤管不便于支撑,致使缝纫机缝制裤管的速度慢、效率低,且裤管移动时易走偏,易出现裤管缝制不整齐的现象,影响裤管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缝纫机的旋梭座组件,该旋梭座组件可将裤管撑起,以防裤管走偏,提高缝制裤管的效率与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缝纫机的旋梭座组件,包括旋梭座以及沿旋梭座延伸的周壁,旋梭座固定在一底座的一端,旋梭座的顶面上开设有卡持槽,卡持槽内安装有针板,针板上开设有过针孔,以供缝纫机的机针穿入过针孔并沿针板上下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梭座上开设有进油孔以及回油孔,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油泵组件,底座上开设有与进油孔、回油孔对应的通孔,旋梭座上的进油孔、回油孔用以与油泵组件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油泵组件包括泵体,泵体上设有出油口与回油口,泵体上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旋梭座上的进油孔连接,泵体上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旋梭座上的回油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通过一固接板安装在底座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旋梭座上开设有若干固接孔,旋梭座通过固接件对应穿过所述固接孔,以将旋梭座固定在一底座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接件为沉头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旋梭座组件可将裤管撑起,以提高缝纫机缝制裤管的速度及效率,且缝制裤管的过程中,可防止裤管走偏,保证裤管缝制整齐,提高缝制裤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缝纫机,包括底壳10、安装在底座10一端的旋梭座组件20、置于底座10上的送料机构30、安装在底座10另一端的机架50以及安装底座10底部的油泵组件60。

底座10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旋梭座组件20,旋梭座组件20用以将裤管撑起,底座10的另一端安装有机架50,机架50的端部为机头51,机头51置于旋梭座组件20上部,机头51上设有机针(图未标),以通过机针在机头51内往复运动,进而对裤管缝制。

请结合参阅图4,旋梭座组件20固定在底座10一端,用以将裤管撑起,旋梭座组件20包括旋梭座21以及沿旋梭座21延伸的周壁22,旋梭座21上开设有进油孔211、回油孔212以及若干固接孔213。旋梭座21通过固接件对应穿过固接孔213,将旋梭座21固定在底座10一端,本实施例中,固接件采用沉头螺钉。

旋梭座21上的进油孔211、回油孔212用以与底座10底部的油泵组件60配合,且底座10上开设有与进油孔211、回油孔212对应的通孔,当缝纫机工作时,以通过油泵组件60对旋梭座组件20提供润滑油,当缝纫机停止工作时,旋梭座组件20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孔流回至油泵组件60中。

旋梭座组件20一侧开设有凹腔(图未标),以供配合安装送料机构30,凹腔沿旋梭座组件20的一端贯通至旋梭座组件20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凹腔沿旋梭座21的一端贯通至周壁22的一端,且凹腔呈弧面状结构。

旋梭座组件20上开设有卡持槽,卡持槽内安装有针板23,针板23上开设有过针孔,以供机头51上的机针穿入过针孔并沿针板23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裤管缝制。本实施例中,旋梭座21的顶面上开设有所述卡持槽,针板23盖设在旋梭座21上的顶面的卡持槽内。

请再次参阅图1、图2,送料机构30的一端安装在底座10上,用以自动带动裤管在旋梭座组件20上沿着机头51上的机针移动,并有机针在机头51内往复运动,进而对裤管快速地缝制,以便于操作且提高缝制裤管的效率与质量。送料机构30包括送料组件31以及驱使送料组件31运动的驱动组件32。

送料组件31包括下送料构件311以及与下送料构件311配合的上送料构件312,以通过下送料构件311与上送料构件312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而推动裤管在旋梭座组件20上沿着机头51上的机针移动,以便于操作且提高缝制裤管的效率与质量。下送料构件311包括下送料转轴3111、安装在下送料转轴3111一端的下送料齿轮3112以及安装在下送料转轴3111另一端的下送料转轮3113,具有下送料齿轮3112一端的下送料转轴3111置于底座10上,具有下送料转轮3113一端的下送料转轴3111置于旋梭座组件20一侧的凹腔内。

上送料构件312包括上送料转轴3121、安装在上送料转轴3121一端的上送料齿轮3122以及安装在上送料转轴3121另一端的上送料转轮3123,上送料转轴3121置于下送料转轴3111上部,且上送料转轴3121与下送料转轴3111相互平行,上送料齿轮3122与下送料齿轮3112相互啮合,上送料转轮3123与下送料转轮3113之间用以放置裤管。

驱动组件32驱使相互啮合的上送料齿轮3122与下送料齿轮3112相对转动,以对应带动上送料转轴3121与下送料转轴3111相对转动,进而对应带动上送料转轮3123与下送料转轮3113相对转动,以产生摩擦力而推动裤管在旋梭座组件20上沿着机头51上的机针移动。

驱动组件32安装在底座10上,用以驱使送料组件31转动,进而输送裤管。具体地,驱动组件32包括安装架321以及设置在安装架321上的步进电机322。安装架321固定在底座10上,包括支撑座3211以及连接在支撑座3211一侧的安装板3212;步进电机322的机体设置在支撑座3211上,步进电机322的转轴穿过安装板3212,且步进电机322转轴上的主动轮与送料组件31中的上送料齿轮3112相互啮合,以通过步进电机322的主动轮转动,带动送料组件31中的上送料齿轮3112转动,进而带动与上送料齿轮3112相互啮合的下送料齿轮3112转动,最终对应带动上送料转轮3123与下送料转轮3113相对转动,以产生摩擦力而推动裤管在旋梭座组件20上沿着机头51上的机针移动。

请参阅图2,油泵组件60安装在底座10的底部,用以配合旋梭座组件20,以对旋梭座组件20提供润滑油,保证缝纫机工作过程中运行顺畅。具体地,油泵组件60包括泵体62,泵体62上设有出油口63与回油口64,泵体62通过一固接板61安装在底座10的底部,泵体62上的出油口63通过进油管(图未示)与旋梭座21上的进油孔211连接,泵体62上的回油口64通过回油管与旋梭座21上的回油孔212连接,当缝纫机工作时,油泵组件60的泵体62将润滑油沿进油管输送至旋梭座21上的进油孔211内,以对旋梭座组件20提供润滑油;当缝纫机停止工作时,润滑油由旋梭座21上的回油孔212沿回油管流回至泵体62内。

缝纫机工作时,将裤管套在旋梭座组件20上,且使裤管置于送料组件31的上送料转轮3123与下送料转轮3113之间,启动驱动组件32,步进电机322的主动轮转动,带动送料组件31中的上送料齿轮3112转动,进而带动与上送料齿轮3112相互啮合的下送料齿轮3112转动,并对应带动上送料转轴3121与下送料转轴3111相对转动,最终对应带动上送料转轮3123与下送料转轮3113相对转动,以产生摩擦力而推动裤管在旋梭座组件20上沿着机头51上的机针移动,通过机针在机头51内往复运动,进而对裤管缝制,同时,油泵组件60的泵体62将润滑油沿进油管输送至旋梭座21上的进油孔211内,以对旋梭座组件20提供润滑油,保证缝纫机工作过程中运行顺畅;当缝纫机停止工作时,润滑油由旋梭座21上的回油孔212沿回油管流回至泵体62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旋梭座组件可将裤管撑起,以提高缝纫机缝制裤管的速度及效率,且缝制裤管的过程中,可防止裤管走偏,保证裤管缝制整齐,提高缝制裤管质量。

通过驱动组件32驱使送料组件31中的下送料构件311与上送料构件312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而推动裤管移动,裤管移动速度快,且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整个过程便于操作且提高缝制裤管的效率与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