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棚用增强热塑性针刺复合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31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顶棚内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车顶棚用增强热塑性针刺复合毡。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顶棚主要是以PU基材为主,有着优良的吸音、隔热、易加工等优势,但也存在着环保性偏差、顶棚易损等问题,目前市场上车顶棚用的基材种类很多,但是在轻量化、强度、隔热性能、吸音性能等方面还存在不足。PP玻纤板基材材料简单,主要成分为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原材料及加工过程中基本无VOC成分;材料韧性好,受外力作用下不宜损坏且能恢复回原状态,因此PP玻纤板基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汽车顶棚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车顶棚比重轻量化,隔热吸音效果好,增强热塑性,稳定性好且易加工的车顶棚用增强热塑性针刺复合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顶棚用增强热塑性针刺复合毡,所述针刺复合毡为层状结构,所述针刺复合毡是由丙纶纤维与玻璃纤维混比而成复合毡,所述针刺复合毡由纤维梳理、铺叠成的多层毡网构成,所述多层毡网之间间隔穿插有针刺形成的垂向短丝纤维,所述垂向短丝纤维与毡网各层纤维相互联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毡网中的纤维为短切玻纤与丙纶混合纤维,所述多层毡网中的纤维呈单纤维,具有三维微孔结构;所述短切玻纤与丙纶混合纤维内含无数固定气穴;所述丙纶纤维的单丝直径为7D,所述玻纤与丙纶混合纤维的单丝直径为17μm,所述玻璃纤维与丙纶纤维的混合比例为5:5或4:6或3:7。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隔热吸音性能佳:两种纤维混合比例轧针,多层毡网中的纤维呈单纤维,具有三维微孔结构,当声波与空气流经过这些空隙时,受到一定的阻力,使其能量减弱,具有优良的隔热和吸音性能。

2.轻量化:由于丙纶纤维的比重比较低,故整个产品的基重比较低,一般正常在1000-1400g/m2

3.强韧性:由于丙纶纤维属于塑胶,具有一定的韧性,当受外力作用时,可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在外力去除后,该变形即可恢复。

4.稳定性好:原料可长时间储存,性能不发生变化。产品定型后无回弹,尺寸稳定性好,制品在70℃环境温度下存放1500小时,性能无明显变化。

5.耐高温性能好:PP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做成的毡做成板材,由于玻纤的耐高温性,使得产品可耐一定的高温;在60℃水中放置1200小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6.环保性能好:玻纤与丙纶纤维的生产工艺产生的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废弃后可直接转入生态环境中,无任何危害。

7.易加工:热烘软化,冷模压塑,可生产不同的形状。

8.复原性好:玻纤与丙纶纤维内含无数固定气穴,复原性极好。不怕任何冲击震动,抗拉强度均1.0kg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顶棚用增强热塑性针刺复合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车顶棚用增强热塑性针刺复合毡100,由PP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开松、梳理、铺叠成的多层毡网110构成,各层之间间隔穿插有针刺形成的垂向短丝纤维120,垂向短丝纤维120与毡网110各层纤维相互联结,多层毡网110中的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和PP纤维,多层毡网110 中的纤维呈混合纤维,具有三维微孔结构。

丙纶属于塑胶,具有一定的形状,在加热过程中融化,然后冷却成不同的厚度与形状,而玻纤加入,则起着增强材料强度的作用。丙纶纤维的轻量化可改良车顶棚比重且易加工,两种纤维的混轧及其比例不同,隔热吸音效果好,增强热塑性,稳定性好,可抗湿热老化,具有无数三维微孔,且纤维呈现不规则排列,为极佳隔热材料,热传导系数介于0.2~0.040kcal/mhr.c之间。不仅节能环保,还提高了国内汽车用车顶棚的技术水平,推动了汽车零配件制造行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1.开苞:将切好的玻纤与丙纶纤维加入开苞机的输送带上初步开松,进入电子秤控制混比的重量精准度;2.开棉:按可以比例混合的纤维进过齿状滚轮进行进一步开松;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4.给棉:将开松纤维进一步混合,输送出均匀的棉层,供下道工序使用;5.梳棉:借助针面运动,使纤维得到充分的梳理开松,以达到锡林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纤维层,再经过道夫输出纤维网层;6.叠棉:将薄薄的纤维网一层层铺叠,呈层状结构,根据达到所希望的厚度叠加相应的层数;7.轧针:针刺机对毡网进行正反针刺;8.分条卷曲: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9.称重:每层的重量利用电子磅称控制每平方重量,以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重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