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2083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丝棉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丝棉是代替羽绒、植物棉作为服装填充物的非常好的保暖材料,用超细含硅中空短面料为主要原料,配以部分热容短面料,成品含胶量极少,经过轧光烫平后,丝绵表面平整有丝光、轻薄、手感细腻、柔软、保温好、耐水洗性极强、不易变形、不会跑丝、手感似羽绒、质地纤细、表面如蚕丝、有拉力、柔软等特点,经洗衣机反复洗涤也不会变型,是水洗、砂洗服装适合的填充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抗折皱弹性、透湿性和吸水性的弹性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丝棉面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天丝棉32~39份、蚕丝27~34份、家禽羽毛22~28份、混合纤维19~22份,乙硅烷11~15份和竹叶粉5~8份;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家禽羽毛中的垃圾和杂质去除,放入洗毛机中,并加入清洗剂,进行洗净处理,将洗净后的家禽羽毛放入烘干装置中进行干燥,干燥后冷却至室温;

s2、将蚕丝、家禽羽毛、竹叶粉和混合纤维混合后粉碎成纤维颗粒,将纤维颗粒和乙硅烷混合后,放入挤出机中进行处理,制得纺丝熔体;

s3、将纺丝熔体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

s4、将天丝棉和蚕丝作为经线,纺丝纤维作为纬线,放入织机中进行织造处理,得到面料;

s5、将面料浸泡于浸泡液中进行改性,浸泡时间为1.2~2.5h,浸渍温度为55~65℃,浸泡后取出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后冷却至室温,定型包装,得到面料成品。

优选地,前述混合纤维包括聚丙烯腈纤维、涤纶短纤维和苎麻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涤纶短纤维和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3~6):(2~5):(3~8)。

再优选地,前述涤纶短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8~23mm,苎麻纤维的的纤维长度为65~70mm。

更优选地,前述家禽羽毛包括质量比为(3~7):(2~6)的鸭毛和鹅毛。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步骤s1中,烘干的温度为125~140℃,烘干时间为1.2~1.8h。

具体地,前述步骤s2中,粉碎后纤维颗粒的目数为450~550目。

优选地,前述步骤s5中,浸泡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乙二醇25~29份、二甲基硅油22~26份、硅藻粉11~15份、柠檬酸16~21份、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14~18份、金银花粉8~12份、过氧化钠14~17份和水20~26份。

再优选地,前述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4.6~5.8%。

更优选地,前述步骤s5中,烘干的温度为85~100℃,烘干时间为0.5~1.5h。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弹性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步骤简单,制得的丝棉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导湿性,增加的蚕丝和混合纤维可以提高面料的柔软性和舒适性;同时通过将面料浸泡于浸泡液中,可有效提高面料的弹性和耐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一种弹性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丝棉面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天丝棉32份、蚕丝27份、家禽羽毛22份、混合纤维19份,乙硅烷11份和竹叶粉5份;混合纤维包括聚丙烯腈纤维、涤纶短纤维和苎麻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涤纶短纤维和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3:2:3,涤纶短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8mm,苎麻纤维的的纤维长度为65mm;家禽羽毛包括质量比为3:2的鸭毛和鹅毛。

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家禽羽毛中的垃圾和杂质去除,放入洗毛机中,并加入清洗剂,进行洗净处理,将洗净后的家禽羽毛放入烘干装置中进行干燥,烘干的温度为125℃,烘干时间为1.2h,干燥后冷却至室温;

s2、将蚕丝、家禽羽毛、竹叶粉和混合纤维混合后粉碎成450目的纤维颗粒,将纤维颗粒和乙硅烷混合后,放入挤出机中进行处理,制得纺丝熔体;

s3、将纺丝熔体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

s4、将天丝棉和蚕丝作为经线,纺丝纤维作为纬线,放入织机中进行织造处理,得到面料;

s5、将面料浸泡于浸泡液中进行改性,浸泡时间为1.2h,浸渍温度为55℃,浸泡后取出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为85℃,烘干时间为0.5h,烘干后冷却至室温,定型包装,得到面料成品。

其中,浸泡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乙二醇25份、二甲基硅油22份、硅藻粉11份、柠檬酸16份、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14份、金银花粉8份、过氧化钠14份和水20份,其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4.6%。

实施例2

一种弹性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丝棉面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天丝棉35份、蚕丝30份、家禽羽毛25份、混合纤维20份,乙硅烷13份和竹叶粉6份;混合纤维包括聚丙烯腈纤维、涤纶短纤维和苎麻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涤纶短纤维和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4:3:5,涤纶短纤维的纤维长度为20mm,苎麻纤维的的纤维长度为67mm;家禽羽毛包括质量比为5:4的鸭毛和鹅毛。

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家禽羽毛中的垃圾和杂质去除,放入洗毛机中,并加入清洗剂,进行洗净处理,将洗净后的家禽羽毛放入烘干装置中进行干燥,烘干的温度为133℃,烘干时间为1.5h,干燥后冷却至室温;

s2、将蚕丝、家禽羽毛、竹叶粉和混合纤维混合后粉碎成500目的纤维颗粒,将纤维颗粒和乙硅烷混合后,放入挤出机中进行处理,制得纺丝熔体;

s3、将纺丝熔体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

s4、将天丝棉和蚕丝作为经线,纺丝纤维作为纬线,放入织机中进行织造处理,得到面料;

s5、将面料浸泡于浸泡液中进行改性,浸泡时间为2h,浸渍温度为60℃,浸泡后取出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0.5~1.5h,烘干后冷却至室温,定型包装,得到面料成品。

其中,浸泡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乙二醇27份、二甲基硅油24份、硅藻粉13份、柠檬酸18份、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16份、金银花粉10份、过氧化钠15份和水23份,其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5.2%。

实施例3

一种弹性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丝棉面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天丝棉39份、蚕丝34份、家禽羽毛28份、混合纤维22份,乙硅烷15份和竹叶粉8份;混合纤维包括聚丙烯腈纤维、涤纶短纤维和苎麻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涤纶短纤维和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6:5:8,涤纶短纤维的纤维长度为23mm,苎麻纤维的的纤维长度为70mm;家禽羽毛包括质量比为7:6的鸭毛和鹅毛。

丝棉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家禽羽毛中的垃圾和杂质去除,放入洗毛机中,并加入清洗剂,进行洗净处理,将洗净后的家禽羽毛放入烘干装置中进行干燥,烘干的温度为140℃,烘干时间为1.8h,干燥后冷却至室温;

s2、将蚕丝、家禽羽毛、竹叶粉和混合纤维混合后粉碎成550目的纤维颗粒,将纤维颗粒和乙硅烷混合后,放入挤出机中进行处理,制得纺丝熔体;

s3、将纺丝熔体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

s4、将天丝棉和蚕丝作为经线,纺丝纤维作为纬线,放入织机中进行织造处理,得到面料;

s5、将面料浸泡于浸泡液中进行改性,浸泡时间为2.5h,浸渍温度为65℃,浸泡后取出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1.5h,烘干后冷却至室温,定型包装,得到面料成品。

其中,浸泡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乙二醇29份、二甲基硅油26份、硅藻粉15份、柠檬酸21份、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18份、金银花粉12份、过氧化钠17份和水26份,其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5.8%。

对比例1

对比例选用市售的丝棉面料。

性能检测试验

(1)抗折皱弹性检测:根据gb/t3819-1997标准测试;

(2)透湿性检测:根据gb/t12704-1991标准测试;

(3)吸水率检测:根据gb/t216551-2008标准测试。

通过上表可知,本发明制得的丝棉面料具有良好的抗折皱弹性、透湿性和吸水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