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1050发布日期:2018-12-08 07:4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尤其涉及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及其织造方法,属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涂胶基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例如灯箱广告行业也越来越红火,也越做越精致,面积体积也越做越大,而针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台风、飓风、冰暴、雨雪酷暑严寒,这种灯箱广告行业应用的涂胶基布除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延展性、耐候性、透光性、抗剥离强度平整度外,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强度,涂胶前基布经过涂胶后,原有基布存在的纱线位移性和集束性等能提高抗撕裂强度的有利因素都因涂胶后纱线的定位而不再存在,现在人们希望能在现有的基础上,除涂胶基布布面上留有无数小孔能有效防止经过日晒夜露被台风吹破撕裂等令人不快的事情发生外,还能有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经涂胶加工成成品后能有效的防止被台风撕裂的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顺应市场需求,满足人们的希望,提供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

本发明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是通过偏心综丝和控制基布的经纱的松紧张力,与纬纱进行交织形成较大屈曲波形状而取得的。

进一步的,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的较大的屈曲波是经纱通过综丝控制和紧经纱松经纱张力控制与纬纱进行一上一下平纹交织而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综丝包括第一综丝、第二综丝、第三综丝及第四综丝;所述第一综丝、所述第二综丝为综丝孔中心偏上综丝,所述第一综丝和所述第二综丝的综丝孔中心偏上8毫米至10毫米;第三综丝、第四综丝为综丝孔中心偏下综丝,所述第三综丝和所述第四综丝的综丝孔中心偏下8毫米至1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所述第一经纱为紧经纱,第二经纱为松经纱,第三经纱为松经纱,第四经纱为紧经妙;所述紧经纱与所述松经妙的紧松比例为1.1:1.0~1.15:1.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纬纱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

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的织造方法,包括:

第一步整经,将第一经纱、第四经纱按顺序循环卷绕在一个织

轴上,作为紧经纱织轴,将第二经纱、第三经纱按顺序循环卷绕

在另一织轴上,作为松经纱织轴;

第二步排综、穿综、插筘,首先,将第一综丝、第二综丝、第三综丝、第四综丝按此顺序编排并依次循环排列,然后将第一经纱穿入第一综丝、第二经纱穿入第二综丝并插入第一筘齿,第三经纱穿入第三综丝、第四经纱穿入第四综丝并插入第二筘齿,按此顺序循环穿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投纬,打纬、织造,第一梭将第二经纱、第四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一纬纱打纬织造;第二梭将第一经纱、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第二纬纱打纬织造;第一轮循环结束,按此顺序进入下一轮循环投梭打纬织造;由于第一综丝、第二综丝的综丝孔中心偏上8毫米到10毫米,第三综丝、第四综丝的综丝孔中心偏下8毫米到10毫米,因此在提综打纬织造时经纱分层会有规律的高低不平,这时经纱分层开口要适当放大,便于剑杆或梭子进出即可顺利织造;由于第一经纱、第四经纱为紧经纱,张力要大,第二经纱第三经纱为松经妙,张力要小,因此织造时,张力大小要控制好,紧松之比为1.1~1.15:1.0之间;

第四步检验修织入库。

至此,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织造结束,进入下一步骤涂胶成涂胶布。本发明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涂胶后经测试,经向比常规的涂胶基布抗撕裂强度增加了10%,纬向较常规的涂胶基布抗撕裂强度增加了5%。

本纺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普通常规的涂胶前的基布,与本发明涂胶前的基布织造方法相比较,虽然同样是一上一下经纬交织的平纹组织结构但由于普通常规的涂胶前基布的织造方法,未设中心偏上综丝和中心偏下综丝,未设紧经纱和松经纱,只能通过改变前后梁高低让经位置线发生变化而使上下层经纱张力发生差异以达到改变织物结构相变化来达到增加抗撕裂强度,效果虽有但成效不大,往往顾得了经向屈曲顾不了纬向屈曲,而本发明虽然也只是一上一下平纹交织,但由于采用了中心偏上综丝和中心偏下综丝,由于采用了紧经纱和松经纱,特别是使二者结合起来,使经向屈曲纬向屈曲都达到了较大的屈曲状态而使布面颗粒丰满布面厚实,从而增加了抗撕裂强度的明显效果,虽然关于偏心综丝和紧经纱松经纱的织造方法,在丝绒领域已是多见,但他是为了增加上下层距离和增加绒毛的固结牢度,而且紧经纱松经纱是1根比1根的排列方式排列织造,如果照此照搬,此时基布将出现第一纬全在紧经纱上(下),第二纬全在紧经纱下(上),将出现明显的横条而不平整,而本发明的织造方法,采用了第一中心偏上综丝、第二中心偏上综丝、第三中心偏下综丝、第四中心偏下综丝,同时还采用了第一紧经纱、第二松经纱、第三松经纱、第四紧经纱与偏心综丝2根比2根的差异一根的2根比2根的方式排列,无论经纱纬纱其屈曲程度都是匀称的,经向无纵痕,纬向无横挡,且组织点均匀、颗粒丰满、布面厚实,大幅度提高了织物的抗撕裂强度,普通的织物,只能有一种织物结构相,经纬向抗撕裂强度在织物结构相上不能兼顾,而本发明的织物,由于采用了偏心综丝和紧经纱松经纱,特别是采用了2根比2根的错位一根的比例的织造方法,使经向屈曲和纬向屈曲都有所改善,特别是织物涂胶后,原有的依靠纱线位移和集束性能来提高抗撕裂强度的因素将不再存在,而本发明的经纬最大程度的屈曲状态,经涂胶后能使撕裂的力产生极大的分解,从而提高了抗撕裂强度,因此,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由于采用了偏心综丝和紧经纱松经纱,特别是采用了偏心综丝2根比2根和紧经纱松经纱2根比2根的错位一根的比例排列的织造方法,使经向屈曲和纬向屈曲都有较大的提高,能使其经涂胶固定纱线位置后,使撕裂的力产生较大的分解,从而使抗撕裂强度起到了超出意想的大幅度增加的效果,一上市就深受用户欢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纬纱纬向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纬纱纬向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为本发明的第一筘齿经向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发明的第二筘齿经向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需使用的偏心综丝示意图。

图6为涂胶基布撕裂测试示意图。

图中a为中心居中的居中综丝

b为中心偏上的第一综丝

c为中心偏上的第二综丝

d为中心偏下的第三综丝

e为中心偏下的第四综丝

t1为第一经纱紧经纱

t2为第二经纱松经纱

t3为第三经纱松经纱

t4为第四经纱紧经纱

w1为第一纬纱

w2为第二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上,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所述基布是经纱通过偏心综丝和控制经纱的松紧张力与纬纱进行交织形成屈曲波较大形状而取得了增加抗撕裂强度的目的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的较大的屈曲波是经纱通过综丝控制和紧经纱松经纱张力控制与纬纱进行一上一下平纹交织而形成。

作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偏心综丝包括第一综丝、第二综丝、第三综丝及第四综丝;所述第一综丝、所述第二综丝为综丝孔中心偏上综丝,所述中心偏上综丝的综丝孔中心偏上8毫米至10毫米;第三综丝、第四综丝为综丝孔中心偏下综丝,所述中心偏下综丝的综丝孔中心偏下8毫米至10毫米。

作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所述第一经纱为紧经纱,第二经纱为松经纱,第三经纱为松经纱,第四经纱为紧经妙;所述紧经纱与所述松经妙的紧松比例为1.1:1.0~1.15:1.0之间。

作为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的纬纱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整经;

将经纱t1,t4按顺序排列卷绕在一个织轴上,作为紧经纱织轴,将经纱t2,t3按顺序排列卷绕在另一织轴上,作为松经纱织轴。

第二步排综穿综插筘;

将偏心综丝按b,c,d,e顺序依次编排为一单元并依次循环排列,将经纱t1穿入综丝b、经纱t2穿入综丝c并插入同一第一筘齿,将经纱t3穿入综丝d、经纱t4穿入综丝e并插入同一第二筘齿,并依次顺序循环排综穿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投纬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经纱t2,t4往上提,投入纬纱w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经纱t1,t3往上提,投入纬纱w2打纬织造,

按此顺序进入下一轮循环织造,

其中,由于b,c综丝孔中心偏上8毫米到10毫米,d,e综丝孔中心

偏下8毫米到10毫米,经面具有规律的参差现象,因此上下层分层织造要采用大开口织造。

另外,经纱t1,t4织造张力要大于经纱t2,t3,经纱t1,t4织造张力与经纱t2,t3织造张力之比为1.1~1.15∶1之间。

第四步检验修织入库;

至此,一种能增强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织造结束,

进入下一步涂胶,

下表为本发明一种能增强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经,

涂胶后与普通常规涂胶布撕裂强度测试对比情况。

抗撕裂强度的测试过程参见如下:

备注:胚基布均为1000d*1000d/9根*9根/cm

对于本发明能增加抗撕裂强度再次结合附图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从图1,图2、图3和图4结合图5可以看到,由于经纱t1t2穿入了中心偏上综丝b和c,经纱t3t4穿入了中心偏下综丝d和e,再由于经纱t1t4为紧经纱,经纱t2t3为松经纱;因此,从图1、图2中可以看到t1,t2和t3,t4在综平时分别处于中心线上面和中心线下面的被标注为t1,t2,t3,t4的位置,因此,如此一来,w1w2纬向屈曲就如图1、图2所示.获得了较大的屈曲状态.

而由于t1,t4为紧经纱.t2,t4松经纱,再由于纬纱w1,w2的屈曲,相互影响使w1,w2有了所处为分别为在t1,t4上面和下面的位置,从而也使经纱t2、t3经向屈曲就如图3图4所示,获得了较大的屈曲状态.

如图的经向纬向屈曲状态提高抗撕裂强度是很容易理解了

另外,由于t1,t4为紧经纱,t2,t3为松经纱,因此纬纱w1,w2会以t1,t4为中心一会上一会下是不难做到的,而t1和t4还有一个偏上和偏下的位置,因此如图3图4的t2,t3屈曲状态和t1,t4的上下状态,提高了抗撕裂强度也就不再难以理解,特别是当涂胶后原有普通胚布的经纬纱线的位移性和集束性能提高抗撕裂的强度的优势将不再存在,而本发明的这种基布由于屈曲的优势,使需撕裂的力产生三维分解,从而提高了抗撕裂强度,成为了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

普通常规的涂胶前的基布,与本发明涂胶前的基布织造方法相比较,虽然同样是一上一下经纬交织的平纹组织结构但由于普通常规的涂胶前基布的织造方法,未设中心偏上综丝和中心偏下综丝,未设紧经纱和松经纱,只能通过改变前后梁高低让经位置线发生变化而使上下层经纱张力发生差异以达到改变织物结构相变化来达到增加抗撕裂强度,效果虽有但成效不大,往往顾得了经向顾不了纬向,而本发明虽然也只是一上一下平纹交织,但由于采用了中心偏上综丝和中心偏下综丝,由于采用了紧经纱和松经纱,特别是使二者结合起来,使经向屈曲纬向屈曲都达到了使布面颗粒丰满布面厚实,从而增加了抗撕裂强度的明显效果.虽然关于偏心综丝和紧经纱松经纱的织造方法,在丝绒领域已是多见,但他是为了增加上下层距离和增加绒毛的固结牢度,而且紧经纱松经纱是1根比1根的排列方式排列织造,如果照此照搬,此时基布将出现第一纬全在紧经纱上(下),第二纬全在紧经纱下(上),将出现明显的横条而不平整,而本发明的织造方法,采用了第一中心偏上综丝、第二中心偏上综丝、第三中心偏下综丝、第四中心偏下综丝,同时还采用了第一紧经纱、第二松经纱、第三松经纱、第四紧经纱与偏心综丝2根比2根的差异一根的2根比2根的方式排列无论经纱纬纱其屈曲程度都是匀称的,经向无纵痕,纬向无横挡,且组织点均匀、颗粒丰满、布面厚实,大幅度提高了织物的抗撕裂强度。普通的织物,只能有一种织物结构相,经纬向抗撕裂强度在织物结构相上不能兼顾,而本发明的织物,由于采用了偏心综丝和紧经纱松经纱,特别是采用了2根比2根的错位一根的比例的织造方法,使经向屈曲和纬向屈曲都有所改善,特别是织物涂胶后,原有的依靠纱线位移和集束性能来提高抗撕裂强度的因将不再存在,而本发明的经纬最大程度的屈曲状态,经涂胶后能使撕裂的力产生极大的分解,从而提高了抗撕裂强度。因此,一种能增加抗撕裂强度的涂胶前的基布,由于采用了偏心综丝和紧经纱松经纱,特别是采用了偏心综丝2根比2根和紧经纱松经纱2根比2根的错位一根的比例排列的织造方法,使经向屈曲和纬向屈曲都有较大的提高,能使其经涂胶固定纱线位置后,使撕裂的力产生较大的分解,从而使抗撕裂强度起到了超出意想的大幅度增加的效果,一上市就深受用户欢迎。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