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式针板烘房的敏感织物连续化染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7556发布日期:2019-02-12 23:3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基于轨道式针板烘房的敏感织物连续化染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织物印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轨道式针板烘房的敏感织物连续化染色系统。



背景技术:

敏感织物的低张力、高弹性等特点使其很难在传统平幅连续式染色机上实现染色,通常是以间歇式方式分批次实现。这样的生产方式需要每批次染色作业开始和完成时分别进行喂布和出布操作,生产效率难以提高。同时,由于间歇式的方式导致的批次差异,也阻碍了这类方式的品质提升。

由于敏感织物的特殊性,在普通平幅或者绳状染色机上运转将会由于较大张力和强烈的液流引起面料,最终导致工艺失败。因此在此领域的染整工艺传统操作方案是让面料在绳状状态下经过浸液和固色水洗实现染色,由于面料在绳状状态下浸液或水洗会存在里外层差异,所以无论浸液还是水洗都需要经过多道重复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敏感织物染色系统和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杜绝面料的表面擦伤,提高成品品质,减少能耗的基于轨道式针板烘房的敏感织物连续化染色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轨道式针板烘房的敏感织物连续化染色系统,包括进布装置,染色轧车,烘燥装置,冷却装置和出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敏感织物采用所述进布装置输送至所述染色轧车进行染色轧液,在所述烘燥装置和冷却装置内通过针板输送装置传输,再通过所述出布装置出布。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针板输送装置前端设置有超喂上针装置进行牵引上针。

进一步的:所述超喂上针装置包括超喂牵引辊、探边探测装置和上针压轮;敏感织物通过所述超喂牵引辊超喂输送,由所述探边探测装置的进行织物位置调整,再通过所述上针压轮压在所述针板输送装置上。

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所述染色轧车为边中压力可调节的染色用二辊轧车。

所述染色轧车后端设置有辐射预烘装置;染色轧液后的敏感织物经过所述辐射预烘装置预烘后再进入所述烘燥装置。

所述辐射预烘装置包括多个辐射式蒸发器,多个所述辐射式蒸发器对置设置,织物从所述辐射式蒸发器之间通过。

所述烘燥装置为多个循环热风单元连接组合而成的循环热风烘房。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喷风冷却装置和接触式冷水筒冷却装置;敏感织物经过所述喷风冷却装置喷风冷却后,再通过所述接触式冷水筒冷却装置进行冷却。

所述出布装置包括出布牵引装置和出布存储装置;敏感织物经所述出布牵引装置牵引后落入所述出布存储装置。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较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使面料实现连续化生产作业,使制成品品质前后一致,消除了间歇式生产的批次差异。

本发明通过针板输送装置对烘燥和冷却过程中的敏感织物进行固定,防止变形,使得敏感织物以恒定的张力进行平幅传输。由于面料在全部生产流程中平幅运转,所以面料和面料以及面料和机械装置之间没有碰擦和磨损,所以成品表观质量不会有传统绳状工艺的纱线擦伤和折痕一类的缺陷。

本发明由于面料在全部生产流程中平幅运转,水和蒸汽的消耗比传统工艺节省30-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染色轧车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辐射预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超喂上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循环热风烘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轨道式针板烘房的敏感织物连续化染色系统,依次包括进布装置1、染色轧车2、辐射预烘装置3、超喂上针装置4、针板输送装置5、循环热风烘房6、喷风冷却装置7、接触式冷水筒冷却装置8、出布牵引装置9和出布存储装置10。

进布装置为低张力牵引对中进布架。

如图2所示,染色轧车2包括被动式展幅装置22、染液料槽21、主动式展幅装置23、轧液辊24;染液料槽21设置在染色轧车2底部;轧液辊24设置在染液料槽21上方;被动式展幅装置22设置在染液料槽21的进布侧,主动式展幅装置23设置在染液料槽21和轧液辊24之间。

如图3所示,辐射预烘装置3使用电力或者燃料燃烧进行发热,包括多个辐射式蒸发器31,多个辐射式蒸发器31对置设置,敏感织物从辐射式蒸发器31之间通过。

如图4所示,超喂上针装置4包括超喂牵引辊41、探边探测装置42和上针压轮43;敏感织物通过超喂牵引辊41超喂输送,由探边探测装置42进行织物位置调整,再通过上针压轮43压在针板输送装置5上。

针板输送装置5表面具有针板,通过针板传动装置驱动输送敏感织物。针板传动装置是一种使用可变速度驱动的齿轮传动装置。敏感织物通过针板输送装置在循环热风烘房6、和喷风冷却装置7内传输。

如图5所示,循环热风烘房6由多个循环热风单元连接组合而成。循环热风单元包括烘房壳体61、多个循环风机62和燃烧器63。燃料在燃烧器63内燃烧加热循环热风单元内的空气并被循环风机62吸入后喷射至敏感织物正反面。根据织物的厚薄的不同,通过调整敏感织物通过循环热风烘房6的时间使敏感织物离开循环热风烘房6时含水量达到要求。

喷风冷却装置7是使用鼓风机向敏感面料吹风实现冷却的装置。接触式冷水筒冷却装置8是使用冷水循环冷却筒体的接触式冷却装置。

出布牵引装置9是一种可变速度驱动的面料牵引装置,敏感织物经出布牵引装置9牵引后落入出布存储装置10。

本发明基于轨道式针板烘房的敏感织物连续化染色系统工作时,包括下述步骤:

(1)敏感织物通过低张力牵引对中进布架后进入染色轧车2,在染液料槽21的进布侧通过被动展幅装置22使面料褶皱在进入染液料槽21时得到充分展开;敏感织物经过染液料槽21浸液后,再经主动式展幅装置23使敏感织物进入轧液辊24轧点前自然展开;敏感织物离开轧液辊24轧点后进入辐射预烘装置3,使用辐射能在非接触状态下蒸发部分敏感织物内含水。

(2)敏感织物经过辐射预烘装置3后进入超喂上针装置4,使敏感织物被压在针板输送装置5的针板上,跟随针板一起通过针板输送装置5输送进入循环热风烘房6。

(3)敏感织物以设定的速度经过循环热风烘房6内部。期间,循环热风烘房6的循环风机62将热风喷射在敏感织物正反两个表面,使织物被烘干。

(4)根据敏感织物的厚薄的不同,通过调整敏感织物通过循环热风烘房6的时间使敏感织物离开循环热风烘房6时含水量达到要求。

(5)经过烘干的敏感织物离开循环热风烘房6后经过喷风冷却装置7喷风冷却和接触式冷水筒冷却装置8后由出布牵引装置9牵引出布。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轨道式针板烘房的敏感织物连续化染色系统,包括进布装置,染色轧车,烘燥装置,冷却装置和出布装置,敏感织物采用进布装置输送至染色轧车进行染色轧液,在烘燥装置和冷却装置内通过针板输送装置传输,再通过出布装置出布。本发明使面料实现连续化生产作业,使制成品品质前后一致,消除了批次差异。通过针板输送装置对烘燥和冷却过程中的敏感织物进行固定,防止变形,使得敏感织物以恒定的张力进行平幅传输。由于面料在全部生产流程中平幅运转,所以面料和面料以及面料和机械装置之间没有碰擦和磨损,成品表观质量不会有传统绳状工艺的纱线擦伤和折痕一类的缺陷。由于面料在全部生产流程中平幅运转,水和蒸汽的消耗比传统工艺节省30‑50%。

技术研发人员:戴家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1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