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动力变频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532发布日期:2019-03-30 08:2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动力变频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离合器,特别是一种三动力变频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洗衣机的主要传动部件,实现洗涤与脱水的转换功能。目前的离合器主要通过脱水轴的转动进行脱水,洗涤轴的转动进行洗涤,然而这种离合器在进行洗涤时,不管是大件衣服还是小件衣服,都是通过相同传动比的洗涤轴的转动进行洗涤,洗涤效率低下,不够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动力变频离合器,能够提供多种洗涤模式满足不同洗涤物的洗涤要求,提高洗涤效率,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三动力变频离合器,包括壳体、拨杆、输入轴、离合轴、洗涤轴、脱水轴、刹车盘以及行星减速轮系,所述行星减速轮系位于刹车盘内,所述行星减速轮系包括相互啮合的太阳轮、行星轮以及内齿圈,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轴固设于行星架上,所述洗涤轴从上往下穿过壳体与所述行星架相连接,所述脱水轴从上往下穿过壳体与所述刹车盘相连接,所述离合轴从下往上穿过壳体分别与所述刹车盘、内齿圈相连接,所述输入轴从下往上穿过壳体与所述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外还套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拨杆相连接,所述拨杆能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连接器沿着输入轴上下移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输入轴、离合轴相连接时,所述输入轴转动依次带动所述连接器、离合轴、刹车盘、脱水轴转动,所述连接器在拨杆的作用下往上移动脱离所述输入轴,并与所述离合轴相连接时,所述输入轴转动依次带动行星减速轮系、行星架、洗涤轴转动,所述连接器在拨杆的作用下继续往上移动脱离所述离合轴,并且所述连接器与壳体以及行星架相固定时,所述输入轴转动依次带动行星减速轮系、刹车盘以及脱水轴转动。

进一步,所述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贯穿有通孔,所述输入轴穿设于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通孔内周壁下端环设有若干第一花键,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外周上设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与第一花键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离合轴下端外周上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通孔内壁上端设有若干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行星架下端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输入轴同轴设置,所述轴套穿出壳体并位于输入轴与离合轴之间,且所述轴套下端露于离合轴外,所述轴套下端外周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通孔内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离合轴与轴套之间以及所述输入轴与轴套之间均设有轴承。

进一步,所述壳体下端固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排固定齿,同一排的相邻固定齿之间形成固定槽,所述本体的外周上设有若干定位齿,所述定位齿与所述固定槽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本体外周上环设有抵接台,所述抵接台与壳体下端之间设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器的上下移动,实现了脱水轴脱水、洗涤轴洗涤以及脱水轴洗涤三种动力模式的切换,从而使离合器可以提供两种洗涤模式,根据不同的洗涤物选择不同的洗涤模式,提高了洗涤效率,降低能耗,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离合器进行脱水轴洗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离合器进行脱水轴洗涤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离合器进行脱水轴脱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离合器进行洗涤轴洗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中离合轴的结构示意图。

壳体1、拨杆2、连接器3、输入轴4、离合轴5、洗涤轴6、脱水轴7、刹车盘8、限位座9、固定座10、环形本体11、限位环体12、铰接座13、固定齿14、固定槽15、抵接环16、太阳轮17、行星轮18、内齿圈19、行星轴20、行星架21、铰接杆22、旋转体23、第二花键24、第一齿轮25、第一圆柱体26、第二圆柱体27、第一通孔28、第二通孔29、第二齿轮30、第一花键31、固定环32、第四齿轮33、抵接台34、定位齿35、弹簧36、抵接槽37、轴套38、第三齿轮39、轴承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12所示,一种三动力变频离合器,包括壳体1、拨杆2、连接器3、输入轴4、离合轴5、洗涤轴6、脱水轴7、刹车盘8以及行星减速轮系。所述壳体1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内收容有所述刹车盘8与行星减速轮系,所述壳体1下端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座9,所述壳体下端固设有固定座10。如图9、10所示,所述固定座10包括与壳体1下端相固接的环形本体11,环形本体11与壳体1下端之间的固接方式可以是螺钉固接、铆接等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所述环形本体11上设有限位环体12,所述限位环体12伸入限位座9内,所述环形本体11的外周上设有一铰接座13,所述环形本体11的内周上设有若干排固定齿14,所述固定齿14自环形本体11的内周向其中心方向延伸形成,同一排的相邻固定齿14之间形成固定槽15,所述限位环体12的内周上设有抵接环体16,所述抵接环体16位于所述固定齿14上方,且所述抵接环体16的内周比所述固定齿14更靠近所述环形本体11的中心。

所述行星减速轮系位于刹车盘8内,所述行星减速轮系包括相互啮合的太阳轮17、行星轮18以及内齿圈19,所述行星轮18通过行星轴20固设于行星架21上。所述洗涤轴6从上往下穿过所述壳体1与所述行星架21相连接,所述脱水轴7从上往下穿过壳体1与所述刹车盘8相连接,所述离合轴5从下往上穿过壳体1分别与所述刹车盘8、内齿圈19相连接,所述输入轴4从下往上穿过壳体1与所述太阳轮1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3套设于所述输入轴4外,所述连接器3通过铰接杆22与拨杆2相连接,所述铰接杆22与所述铰接座13相铰接,所述铰接杆22上端与拨杆2相抵接,所述铰接杆22下端与连接器3相抵接,所述拨杆2能相对所述壳体1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连接器3沿着输入轴4上下移动。所述输入轴4上套设有旋转体23,所述旋转体23的外周上设有第二花键24,所述输入轴4可以与所述连接器3通过花键传动配合,所述离合轴5下端外周上环设有第一齿轮25,所述离合轴5可以与所述连接器3通过齿轮传动配合。所述行星减速轮系、刹车盘8、脱水轴7、洗涤轴6、离合轴5、输入轴4的连接关系以及拨杆2、铰接杆22与连接器3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如图7、8所示,所述连接器3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贯穿有通孔,所述输入轴4穿设于通孔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圆柱体26与第二圆柱体27,所述第一圆柱体26与第二圆柱体27同轴设置,两者可以分体组装,也可以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圆柱体26上设有轴向贯穿的第一通孔28,所述第二圆柱体27上设有轴向贯穿的第二通孔29,所述第一通孔28与第二通孔29相连通,从而形成所述通孔,所述第一通孔28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29的半径,所述第一通孔28的内壁上端设有若干第二齿轮30,所述第二齿轮30与所述第一齿轮25相适配,所述第二通孔29的内壁下端环设有若干第一花键31,所述第一花键31与所述第二花键24相适配,所述第二通孔29的内壁上还设有固定环32,所述固定环32的内周壁上环设有第四齿轮33,所述固定环32位于所述第一花键31上方,所述第一圆柱体26与第二圆柱体27的连接处的外周上环设有抵接台34,所述抵接台34的外径大于第一、第二圆柱体的外径,所述抵接台34上设有若干定位齿35,所述定位齿35自抵接台34上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定位齿35与所述固定槽15相匹配,所述抵接台34下端与所述铰接杆22相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杆22与抵接台34相抵接一端设置成类似拨叉的形式。

为了方便连接器3的上下移动,一般在连接器3与壳体1下端之间设有弹簧36。本实施例中,弹簧36一端与抵接环体16相抵接,另一端与抵接台34相抵接,若干定位齿35靠近第一圆柱体26一端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环形,从而在所述抵接台34、第一圆柱体26以及环形之间形成抵接槽37,弹簧36与抵接台34相抵接一端收容于所述抵接槽37内。

所述行星架21下端设有轴套38,所述轴套38与所述输入轴4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38上端位于壳体1内并与行星架21下端相铆接,所述轴套38下端穿出壳体1并位于输入轴4与离合轴5之间,且所述轴套38下端露于离合轴5外,所述轴套38下端外周上设有第三齿轮39,所述第三齿轮39与所述第四齿轮33相匹配。

所述离合轴5与轴套38之间、所述输入轴4与轴套38之间以及离合轴5与限位座9之间均设有轴承40。

当所述连接器3与所述输入轴4、离合轴5相连接时,所述第一花键31与第二花键24相咬合,所述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30相咬合,所述输入轴4转动通过连接器3依次带动所述离合轴5、刹车盘8、脱水轴7转动,实现脱水轴7带动内筒转动脱水,此时,输入轴4带动太阳轮17、行星轮18以及内齿圈19空转,不带动洗涤轴6转动,如图3所示;驱动所述拨杆2转动,使所述连接器3往上移动脱离所述输入轴4,并与所述离合轴5相连接,第一花键31不与第二花键24相咬合,第一齿轮25依然与所述第二齿轮30相咬合,连接器3压缩弹簧36,所述输入轴4转动依次带动行星减速轮系、行星架21、洗涤轴6转动,实现洗涤轴6带动波轮转动洗涤,如图4所示;继续驱动所述拨杆2转动,使所述连接器3继续往上移动脱离所述离合轴5,并且所述连接器3与壳体1以及行星架21相固定,所述连接器3继续压缩弹簧36,第一齿轮25不与第二齿轮30相咬合,所述第一圆柱体26伸入限位环体12内,所述定位齿35插入固定槽15内,所述第四齿轮33与第三齿轮39相咬合,由于固定座10与壳体1相固接,通过定位齿35与固定槽15的配合,使连接器3与固定座10相固接,连接器3通过第三齿轮39与第四齿轮33的配合与轴套38相固接,轴套38与行星架38相固接,从而使壳体1、固定座10、连接器3、轴套38以及行星架21相固定,所述输入轴4转动依次带动行星减速轮系、刹车盘8以及脱水轴7转动,实现脱水轴7带动内筒转动洗涤,如图1所示;当洗涤完成之后,需要切换到脱水状态时,只需松开拨杆2,拨杆2在其扭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连接器3在弹簧36的恢复力作用下往下移动,并使连接器3上的第一花键31与第二花键24相咬合,第二齿轮30与第一齿轮25相咬合,可以进行脱水。

通过连接器3的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的离合器可以实现脱水轴脱水、洗涤轴洗涤以及脱水轴洗涤三种动力输出,并在这三种动力输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由于洗涤轴洗涤以及脱水轴洗涤采用了不同的传动比,并且脱水轴洗涤时的传动比小于洗涤轴洗涤时的传动比,大件衣服采用洗涤轴洗涤,或者洗涤轴洗涤与脱水轴洗涤两种模式混合洗涤,小件衣服可以采用脱水轴洗涤,具有变频的效果,可以提高洗涤效率,降低能耗,更加节能环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