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7646发布日期:2020-06-17 00:5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自吸式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色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染色机加料桶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染色机都会配备加料桶,加料桶的作用是将适量水与染化料进行混合后泵入染色机的主缸体内。而给加料桶中加入染化料是染色机的染色工艺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操作工序,但目前绝大部分都是使用人工将称量好的染化料桶提起、抬起或搬起倒入加料桶,这种使用人工倒料大大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吸式加料装置,将染化料桶中的染化料自动加入加料桶,再经过加料桶中染化料与水的充分混合形成染液,染液供给染色机染色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自吸式加料装置包括自吸式喷嘴、加料桶和染化料桶,自吸式喷嘴包括互相连通的入水口、染液入口及染液出口,染化料桶通过自吸接管连通染液入口,染液出口连通加料桶。

给加料桶加水时,水经入水口流经自吸式喷嘴,由于水的流速会使自吸接管中产生负压,水流经自吸式喷嘴的流速越大,自吸接管中负压越大,进而可将染化料桶的染化料吸入自吸式喷嘴后和水混合进入加料桶。因此,操作工给加料桶加染化料时,无需将染化料桶搬起进行倒料,仅需将自吸接管插入盛有染化料的染化料桶中,然后向自吸式喷嘴通水即可进行自动加料,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入水口依次通过水流道、染液入口、染液流道连通染液出口,入水口通径逐渐减小至水流道通径,水流道通径小于染液流道通径。由此,入水口采用渐缩式变径结构,可使进入水流道的液体流速加快,有利于染化料入口形成负压。

水流道通径小于水流道长度,染液流道通径小于染液流道长度。由此,有利于流体导向作用,使流体流速稳定,流束集中。

染液出口的通径自染液流道通径逐渐增大。由此,染液出口采用渐扩式变径结构,使染化料流出染液出口形成扩散效果,使染化料和清水混合效果增强。

进一步地,加料桶连接有第一入水阀,入水口连接有第二入水阀,加料桶依次通过加料泵、吸料阀连接入水口,染液出口通过清洗阀连接加料桶。加料泵、吸料阀之间分别连接混料阀、注料阀,混料阀连接于清洗阀、加料桶之间。加料泵、加料桶之间连接有排水阀。由此,加料泵将加料桶内的清水泵入自吸式喷嘴的入水口,而将染化料桶的染化料从染液入口吸入,并经染液出口流入加料桶,在加料桶中完成染化料和水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吸式加料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吸式加料装置的自吸式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该自吸式加料装置包括自吸式喷嘴1、加料桶2和染化料桶3,自吸式喷嘴1包括入水口4、染液入口5及染液出口6。入水口4依次通过水流道7、染液入口5、染液流道8连通染液出口6,入水口4的通径逐渐减小至水流道通径a,水流道通径a小于染液流道通径b。入水口4采用渐缩式变径结构,可使进入水流道7的液体流速加快,有利于染化料入口5形成负压;水流道通径a小于水流道长度c,染液流道通径b小于染液流道长度d,有利于流体导向作用,使流体流速稳定,流束集中;染液出口6的通径自染液流道通径b逐渐增大,染液出口6采用渐扩式变径结构,使染化料流出染液出口6形成扩散效果,使染化料和清水混合效果增强。

染化料桶3通过自吸接管9连通染液入口5,加料桶2连接有第一入水阀10,入水口4连接有第二入水阀11,加料桶2依次通过加料泵12、吸料阀13连接入水口4,染液出口6通过清洗阀14连接加料桶2。加料泵12、吸料阀13之间分别连接混料阀15、注料阀16,混料阀15连接于清洗阀14、加料桶2之间。加料泵12、加料桶2之间连接有排水阀17。上述自吸式加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清水经第一入水阀10加入加料桶2,打开吸料阀13、清洗阀14和加料泵12(其余阀门关闭),加料泵12将加料桶2中的清水经吸料阀13泵入入水口4,清水经入水口4流经水流道7,由于水的流速会使自吸接管9中产生负压,水流经水流道7的流速越大,自吸接管9中负压越大,进而可将染化料桶3的染化料吸入染液入口5,再经染液流道8和水混合进入清洗阀14后流入加料桶2。因此,操作工给加料桶2加染化料时,无需将染化料桶3搬起进行倒料,仅需将自吸接管9插入盛有染化料的染化料桶3中,然后向自吸式喷嘴1通水即可进行自动加料,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打开第二入水阀11,关闭清洗阀14,使清水经入水口4、染液入口5流入染化料桶3中,与残余染化料混合后,关闭第二入水阀11,打开清洗阀14,将残余混合液再次吸入加料桶2中,同时使染化料桶3有效清洗,清洗后的残液通过排水阀17从加料桶2排出。

打开混料阀15和加料泵12(其余阀门关闭),染化料和清水经加料泵12、混料阀15后回到加料桶2中,使染化料和清水进行循环运动,充分混合均匀;此时关闭混料阀15,打开注料阀16,染液从加料桶2注入到染色机完成染色过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自吸式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式喷嘴(1)、加料桶(2)和染化料桶(3),所述自吸式喷嘴(1)包括互相连通的入水口(4)、染液入口(5)及染液出口(6),所述染化料桶(3)通过自吸接管(9)连通染液入口(5),所述染液出口(6)连通加料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4)依次通过水流道(7)、染液入口(5)、染液流道(8)连通染液出口(6),所述入水口(4)通径逐渐减小至水流道通径(a),所述水流道通径(a)小于染液流道通径(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式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道通径(a)小于水流道长度(c),所述染液流道通径(b)小于染液流道长度(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吸式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出口(6)的通径自染液流道通径(b)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吸式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桶(2)连接有第一入水阀(10),所述入水口(4)连接有第二入水阀(11),所述加料桶(2)依次通过加料泵(12)、吸料阀(13)连接入水口(4),所述染液出口(6)通过清洗阀(14)连接加料桶(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吸式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泵(12)、吸料阀(13)之间分别连接混料阀(15)、注料阀(16),所述混料阀(15)连接于清洗阀(14)、加料桶(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吸式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泵(12)、加料桶(2)之间连接有排水阀(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吸式加料装置包括自吸式喷嘴、加料桶和染化料桶,自吸式喷嘴包括互相连通的入水口、染液入口及染液出口,染化料桶通过自吸接管连通染液入口,染液出口连通加料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忠;陈红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