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染布料的新型编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4003发布日期:2021-05-04 11:2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印染布料的新型编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编织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印染布料的新型编织工艺。



背景技术:

印染布料,指的是坯布编织形成后至少再进行染色、印花以及后整操作所得到的一种复合布料。另一方面,编织布料主要分经编布料和纬编布料这两种,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延展性,若仅仅是染色布料,则延展性较大的纬编布料、延展性较小的经编布料,两者的使用效果是差不多的,而对于印染布料,则延展性较小的经编布料的印染效果要更稳定、更齐整。

现有的经编工艺,其仅仅是将纱线通过经编针织机,编织得到经编布料,该布料用于后期印染时,就会发生染色、印花不牢固的问题,其关键是没有在编织前对纱线进行固色预处理。

所以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带纱线固色预处理的改进型、新型编织工艺,以用于制得后期印染效果稳定的印染布料用坯布。

专利公开号为cn110777475a,公开日为2020.02.1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向织物,包括经纱层和纬纱层,以及用于对经纱层和纬纱层进行捆绑的捆绑纱;捆绑纱所形成的线圈位于经纱层相邻两束经纱之间。

但是该发明专利中的编织方法,存在缺少纱线固色预处理步骤的问题。

专利公告号为cn212223263u,公告日为2020.12.2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经编机的牵拉卷取装置,包括机架、通过水平转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两侧的转动板、转动连接在两块转动板之间且相互平行主动辊和从动辊,搭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收卷辊,以及安装在转动板上用于旋转主动辊的第一电机;机架上开设有两条与机架长度方向相同的滑槽,两滑槽的位置与两转动板的位置一一对应;滑槽内滑动贴紧有一个滑块,滑块和对应的转动板之间铰接有驱使转动板发生旋转的连接杆;机架上还设有驱动两个滑块同步发生滑移的驱动机构。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经编机装置,存在缺少固色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印染布料的新型编织工艺,其能依次通过绕纱线、装入并搅拌固色剂、经编编织以及固色剂回收这四个步骤,保证基本有效的印染布料经编织造效果,其中使用的固色预处理机设备,其结构包括固色用箱体、线体限位环、浸入式线体环单元、线体夹紧板单元、旋转搅拌板单元以及下方排料管,以用于对纱线进行经编前的固色预处理操作。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印染布料的新型编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绕纱线:依次在固色预处理机和经编针织机上绕好纱线;

s2、装入并搅拌固色剂:在所述固色预处理机内倒入固色剂,并保持搅拌;

s3、经编编织:所述经编针织机将已经完成固色操作的纱线编织得到经编坯布;

s4、固色剂回收:将所述固色预处理机内多余的固色剂排出回收,完成一次完整的编织工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s2中,所述固色剂为由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固色剂,所述固色剂的温度保持在35-48℃。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色预处理机的结构包括盛有固色剂的固色用箱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两个相对箱体壁上的两个线体限位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两个相对内侧面上的两个浸入式线体环单元,设置在靠近纱线固色预处理出口侧的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上并用于在纱线上挤出多余固色剂、加热所述固色用箱体内固色剂的线体夹紧板单元,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内侧面上并用于竖向翻动固色剂的旋转搅拌板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上的下方排料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包括靠外端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内侧面上、靠内端设有环体槽的横向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环体槽上的固定轴体,套在所述固定轴体上且下方绕过纱线的浸入式限位圆环,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安装板上并用于安装所述线体夹紧板单元的板上安装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线体夹紧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安装板上表面上的竖向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竖向安装板侧面上且位于所述板上安装口上方并在挤出纱线多余固色剂时用于下压纱线的上方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上安装口上并通过浮力向上顶起方式以用于配合所述上方固定板来夹紧纱线的插入式电热板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插入式电热板部包括插入设置在所述板上安装口上且内设加热用电热丝的竖向加热板,设置在所述竖向加热板上端面上的隔热板,设置在所述竖向加热板上且外连电源的加热用导线,设置在所述隔热板上端面上并用于向上夹紧纱线的下方活动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加热板上且位于固色剂内并用于增大所述下方活动板夹紧纱线的压力的浮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方活动板的靠近所述浸入式限位圆环的侧面,通过位于所述环体槽上方的方式以用于在所述环体槽内回落多余的挤出固色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插入式电热板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浮块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竖向加热板的矩形孔,设置在所述浮块上的夹紧用开孔,设置在所述夹紧用开孔内的固定孔板,插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孔板上的活动柱,设置在所述活动柱内侧端上并用于夹紧所述竖向加热板的夹紧板,以及套在所述活动柱上并用于在所述固定孔板上向内顶起所述夹紧板的顶起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搅拌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内侧面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且位于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上方的电机轴,以及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两侧并用于伸入固色剂的两个搅动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色用箱体为具有朝上开口的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的两个相对上表面上均设有一对环体安装板,以及一个用于套接所述线体限位环的两侧轴体。

本发明具有印染布料编织工艺简单有效,固色预处理后的纱线及布料印染后染色剂不易脱落,固色剂使用效果好、不易浪费,纱线浸入式固色预处理方式灵活高效,线材上固色剂分布均匀,固色剂附着量灵活可控,以及固色剂边加热边附着,少量使用就可保证足够固色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编织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固色预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浸入式线体环单元和旋转搅拌板单元在俯视角度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线体夹紧板单元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多余的挤出固色剂的回落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浮块在竖向加热板上竖向调节后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5以及附图6所示,一种用于印染布料的新型编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绕纱线:依次在固色预处理机和经编针织机上绕好纱线;

s2、装入并搅拌固色剂:在所述固色预处理机内倒入固色剂,并保持搅拌;

s3、经编编织:所述经编针织机将已经完成固色操作的纱线编织得到经编坯布;

s4、固色剂回收:将所述固色预处理机内多余的固色剂排出回收,完成一次完整的编织工艺。

s1中,纱线缕出端头来,依次绕在固色预处理机的固定环上、经编针织机的固定环上,并最后在经编针织机的针上固定,这样整个经编操作就可以有效开始了。

s2中,所述固色剂为由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固色剂,所述固色剂的温度保持在35-48℃。

s3中,所述经编针织机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针织机样式,采用现有的经编方法,最终获得经编待印染布料即可;s4中,所述固色预处理机上预设固色预排出机构,保证单次编织操作后残留的固色剂可以收集后再利用。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编织工艺,未提及部分均按现有技术的方式进行,保证先固色预处理、再经编针织以获得待印染布料即可。

所述固色预处理机的结构包括盛有固色剂a的固色用箱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1两个相对箱体壁上的两个线体限位环2,分别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1两个相对内侧面上的两个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设置在靠近纱线b固色预处理出口侧的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上并用于在纱线b上挤出多余固色剂、加热所述固色用箱体1内固色剂a的线体夹紧板单元4,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1内侧面上并用于竖向翻动固色剂a的旋转搅拌板单元5,以及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1上的下方排料管6。

在本实施例中,纱线b的绕过次序依次是第一个所述线体限位环2、第一个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固色剂a、第二个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线体夹紧板单元4以及第二个所述线体限位环2,最终保证离开所述固色预处理机的纱线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固色剂附着操作,后续布料印染时,染色剂就不容易掉落了。

此外,所述固色预处理机和所述经编针织机之间还可以设置烘干机,保证固色剂先适当烘干,再进行经编针织操作。

所述固色预处理机中,所述旋转搅拌板单元5用于保证所述固色剂a上下各处的组分均匀性好,避免固色剂内固相组分大量沉底的问题,而所述下方排料管6则用于排出、回收单次编织后剩余的固色剂。

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包括靠外端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1内侧面上、靠内端设有环体槽301的横向安装板302,设置在所述环体槽301上的固定轴体303,套在所述固定轴体303上且下方绕过纱线b的浸入式限位圆环304,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安装板302上并用于安装所述线体夹紧板单元4的板上安装口305。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全部浸入固色剂a,保证纱线b可以浸入固色剂,完成线材上的固色剂涂覆效果,而所述浸入式限位圆环304为无动力圆环,保证纱线b在下方绕过后可以顺利向下一级输送即可。

所述线体夹紧板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安装板302上表面上的竖向安装板401,设置在所述竖向安装板401侧面上且位于所述板上安装口305上方并在挤出纱线多余固色剂时用于下压纱线的上方固定板402,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上安装口305上并通过浮力向上顶起方式以用于配合所述上方固定板402来夹紧纱线b的插入式电热板部403。所述插入式电热板部403包括插入设置在所述板上安装口305上且内设加热用电热丝的竖向加热板403a,设置在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上端面上的隔热板403b,设置在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上且外连电源的加热用导线403c,设置在所述隔热板403b上端面上并用于向上夹紧纱线b的下方活动板403d,以及设置在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上且位于固色剂a内并用于增大所述下方活动板403d夹紧纱线b的压力的浮块403e。所述下方活动板403d的靠近所述浸入式限位圆环304的侧面,通过位于所述环体槽301上方的方式以用于在所述环体槽301内回落多余的挤出固色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体夹紧板单元4的作用有两个。

第一个,所述浮块403e的材质为现有轻质塑料,保证在固色剂a中可以浮起,这样所述下方活动板403d就有一个向上顶起的趋势,可以与所述上方固定板402一起夹紧已经涂覆固色剂的纱线,将纱线中多余的固色剂挤出,保证线上足够且适宜的固色剂用量。

第二个,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按照现有技术的方式,在内部设有电热丝,这样所述加热用导线403c外连电源,可以保证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将固色剂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保证固色剂在纱线上涂覆稳定,固色效果也能充分发挥。

此外,其中的所述隔热板403b用于减少热量散失,保证发热的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绝大部分位于固色剂液面以下,而固色剂也可以边用边添加,保证所述浮块403e的浮力足够且适宜。

所述插入式电热板部40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浮块403e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的矩形孔403f,设置在所述浮块403e上的夹紧用开孔403g,设置在所述夹紧用开孔403g内的固定孔板403h,插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孔板403h上的活动柱403k,设置在所述活动柱403k内侧端上并用于夹紧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的夹紧板403m,以及套在所述活动柱403k上并用于在所述固定孔板403h上向内顶起所述夹紧板403m的顶起弹簧403p。

在本实施例中,纱线b上多余固色剂挤出的量与下方活动板403d向上顶起的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所述浮块403e越往下调,浮力就越大,纱线b上就能挤出更多的多余固色剂,反之则挤出更少,因此可以通过在竖向加热板403a上调节所述浮块403e的相对高度,来调节最终纱线b上涂覆留有的固色剂的量,这是十分灵活且巧妙的。

其中,所述活动柱403k先手动向外拉出,再升降调节整个所述浮块403e,最后再松开所述活动柱403k,即完成了所述浮块403e的上下高度调节,这样纱线b上固色剂的量也就可以相应调节了,这个过程中所述顶起弹簧403p用于提供所述夹紧板403m夹紧所述竖向加热板403a的力,所述固定孔板403h用于在外侧固定住所述顶起弹簧403p。

所述旋转搅拌板单元5包括设置在所述固色用箱体1内侧面上的驱动电机501,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501上且位于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上方的电机轴502,以及套在所述电机轴502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两侧并用于伸入固色剂a的两个搅动板5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动板503分别位于所述浸入式线体环单元3的两侧,这样固色剂均匀翻动和纱线浸入涂覆固色剂这两个操作就互不干扰了,最终保证纱线上固色剂内部组分是相对均匀的,此外所述驱动电机501位于固色剂液面上方,保证其运行安全性。

所述固色用箱体1为具有朝上开口的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的两个相对上表面上均设有一对环体安装板7,以及一个用于套接所述线体限位环2的两侧轴体8。

在本实施例中,纱线b在固色用箱体1上通过先向下进入固色剂、再向上离开的方式,保证线上固色剂的有效涂覆,所述环体安装板7、两侧轴体8以及线体限位环2这三者可以保证纱线b进出、离开固色剂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保证固色剂涂覆操作的最终稳定性和有效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