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假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159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流假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天然长丝以及化纤采用气流喷射方式产生一定抱合力的旋流假捻器。
天然长丝或化纤呈平行排列,长丝之间缺少抱合力,在后道加工中很容易被机件钩拉或摩擦断头,使加工困难,同时也影响后加工效率与质量。例如单丝呈平行松散状态,当上浆根数略微多一点时,就容易产生浆丝粘连等疵点,而且浆好的丝多呈扁平截面。如果在上浆之前能够给长丝附加一定的抱合力,则可以减轻长丝之间的相互嵌合粘连,上浆时可以增加上浆根数,提高产量与效率,同时减少浆丝粘连等疵点,并且改善浆丝的扁平截面形状,提高浆丝质量。又例如整经中,如果已给长丝附加了一定的抱合力,则整经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效率与质量。因此在上浆、整经之前给长丝附加一定的抱合力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加捻、网络两种。加捻方法效果虽好,但成本很高。网络方法成本虽低,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免浆的作用,但对于一些纤度很细的长丝,即使网络度很高,由于长丝本身强力很弱,也仍然需要上浆,而网络丝的网络结部分与开纤部分的结构与密度大不相同,上浆时由于吸浆效果不同,会造成上浆不匀的问题,同时网络结在织好的织物上不一定能完全消失。在摩擦纺中,利用两根罗拉的相对转动对棉纱、棉化纤混合纱进行假捻加工,以使其产生一定的抱合力,但纺出的纱线条干较差。在气流纺中,将棉纱从入口送入一高速转动的纺杯,使纤维沿纺杯边缘排列分布,然后从出口引出经过假捻的纱,但此方法成本高,且只用于短纤维粗支纱的纺纱。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使纤维产生一定抱合力的方法之不足,利用气流喷射方式对长丝进行假捻加工,使其产生一定的抱合力,同时保持均匀的密度、结构,从而提高长丝在后道加工中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由喷咀1、气道接头2、导丝器3三部分组成。喷咀1内开有一水平圆柱形丝道4和一与其相交叉的圆柱形气道5,呈“T”形相通,气道5与丝道4的一侧相切,两轴线夹角为85~95°。气道接头2用于固定安装喷咀1,其中间开有一通气孔,一端与喷咀1相固结,另一端接气源,通气孔正对气道5。当气流通过通气孔、气道5喷入丝道4时,在丝道4壁面的导向下形成旋流,长丝穿过丝道4,在旋流的作用下,其单丝发生转移,相互缠绕,产生假捻效果。丝道4的直径D1根据所加工的纤维粗细不同在1.0~4.2mm范围内选取。丝道4直径D1与气道5直径D2之比D1/D2≥2时,对长丝的旋流假捻效果较好。丝道长度L为10~40mm。导丝器3为一端与喷咀1相固结的薄片,其上开有一小孔,或在其孔中嵌入一耐磨材料制成的衬套,导丝器3的安装位置保证长丝穿入丝道4后正好处于丝道4中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对天然长丝以及化纤产生一定程度的假捻抱合,且长丝密度、结构均匀,从而提高长丝在后道工序加工中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特别是对细旦长丝假捻效果尤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1〕喷咀,〔2〕气道接头,〔3〕导丝器,〔4〕丝道,〔5〕气道。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丝道4与气道5相交处的截面图。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84dtex/24f涤纶低弹丝进行假捻的一实施例。丝道4直径D1=2.6mm,气道直径D2=1.3mm,丝道长度L=15mm,气道5与丝道4垂直相切,压缩空气压力为2Kg/cm2,加工时超喂率为1%,结果加工出的长丝纱线上具有均匀的缠绕部,产生了较好的假捻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对天然长丝以及化纤采用气流喷射方式产生一定抱合力的旋流假捻器,包括喷咀1、气道接头2、导丝器3三部分,喷咀1内开有一水平圆柱形丝道4和一与其相交叉的圆柱形气道5,呈“T”形相通,两导丝器3安装于喷咀1两侧,其特征在于气道5与丝道4一侧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假捻器,其特征在于丝道4的直径D1=1.0~4.2mm,其与气道5的直径D2之比D1/D2≥2,丝道长度L=1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假捻器,其特征在于两导丝器3的安装位置使长丝穿入丝道4后正好处于丝道4中心线上。
专利摘要一种对天然长丝以及化纤采用气流喷射方式进行假捻加工的旋流假捻器,其喷嘴内开有一水平圆柱形丝道和一与其相交叉的圆柱形气道,气道与丝道的一侧相切。本实用新型可使长丝得到结构均匀、有一定抱合力的假捻效果,从而提高长丝在后道工序加工中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特别是对细旦长丝假捻效果尤佳,可以在长丝生产及后道工序中使用。
文档编号D02G1/02GK2237054SQ9520970
公开日1996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8日
发明者葛明桥, 王嘉华, 陈嘉 申请人:南通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