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599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缝纫机切线装置。
在进行缝纫加工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剪刀将缝料上的尾线剪断,这种操作过程既费时,又繁琐,同时,剪下的线头又得不到固定的位置,继续进行缝纫加工时,仍需要用手将线头固定住,以防止轧线或脱线,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缝纫机切线装置,它不但能简单而又快速地将缝料上的尾线切断,而且,还能使切断后的线头被夹住,继续进行缝纫加工。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设计方案该缝纫机切线装置具有刀架、切线刀等。所述的刀架由二片构成″Y″形状的金属薄片所组成,所述的二片金属薄片的后端端部上各制有一呈″U″形状的缺口,所述的二片金属薄片的前端部上各制有一孔,前端端面上各制有一缺口,所述的二片金属薄片的前端端部之间还配有一弹簧,所述的切线刀是呈扇形状,其和刀架中部的上端端面连成一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在原有的缝纫设备上增加一配件,就能实现缝料上的尾线被切断,又能使切断后的线头被夹住,其结构合理,操作简易,安全可靠,生产效率可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切线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切线装置的局剖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缝纫机切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切线装置包含刀架(1)、切线刀(2)等。
参见
图1和图2,刀架(1)是由二片组成″Y″形状的金属薄片(3)、(4)所构成,二金属薄片(3)、(4)的前端部上分别制有一孔(5)、(6),前端端面上分别制有一缺口(7)、(8),二金属薄片(3)、(4)的后端端部上分别制有一呈″U″形状的缺口(9)、(10),二金属薄片(3)、(4)的前端端部之间安装有一弹簧(11),弹簧(11)是由其二端端部通过缺口(7)、(8)、孔(5)、(6)固定在刀架(1)的前端端部上,弹簧(11)具有夹住缝料上的尾线的功能,并还起到保护手指和缝料不被割伤、割破的作用。
切线刀(2)是呈扇形状,其设置在刀架(1)中部的上端端面上,并和刀架(1)连成一体。
缝纫机切线装置是通过刀架(1)后端端部上呈″U″形状的缺口(9)、(10)固定在缝纫机压杆一侧的螺钉处。
使用时,先将缝料上的尾线从松开弹簧(11)外弧的间隙进入压紧的弹簧(11)内弧,此时,尾线被夹住,然后,施加一定的力使尾线接触切线刀(2)的刀刃,直至尾线被切断,接直,可继续进行缝纫加工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切线装置,它包括刀架(1)、切线刀(2)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1)由二片形成″Y″形状的金属薄片(3)、(4)所构成,二金属薄片(3)、(4)的前端部上分别设有一孔(5)、(6),前端端面上分别设有一缺口(7)、(8),二金属薄片(3)、(4)的后端端部上分别设有一呈″U″形状的缺口(9)、(10),二金属薄片(3)、(4)的前端端部之间置有一弹簧(11),所述的切线刀(2)是呈扇形状,并和刀架(1)中部的上端端面连成一体。
专利摘要缝纫机切线装置。在缝纫加工时,存在经常要采用手工作业来剪断缝料上的尾线及使线头固定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缝纫机切线装置由二片形成“Y”形状的金属薄片构成的且前端端部之间装有一弹簧的刀架和与刀架连成一体的呈扇形状的切线刀组成。该缝纫机切线装置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家庭、缝纫加工行业等。
文档编号D05B65/00GK2222173SQ95243549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7日
发明者徐庆明, 张生仁, 杨永修, 付炳奎 申请人:上海江湾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