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式泊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59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窝式泊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式立体泊车装置。
技术背景中国专利ZL02253472.5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泊车装置,在其支架上装有可以旋转的主架,三个以上的泊车吊篮作为泊车单元分别悬挂在主架上,在主架转动时,泊车吊篮的底部始终保持水平,当吊篮转到预定位置时,汽车可以驶入或驶出。该旋转式泊车装置虽然利用空间提高了泊车数量,但由于每个吊篮都始终向下垂挂在主架上,造成了装置内部分空间的浪费。而且整个装置结构相对松散,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稳定性令人担心。同时,该装置一次只能对一辆车进行存取作业,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结构更加紧凑和牢固,且便于同时进行若干车辆存取作业的蜂窝式泊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蜂窝式泊车装置,由主轴、主架、泊车筒、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所述主轴安装在接近地面的水平位置,通过齿轮或其他传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转动或静止,所述主架在中心位置与主轴固定联接,在周边位置与泊车筒固定联接,所述泊车筒由支撑圈和滑动平台等组成,所有泊车筒呈蜂窝状互相固定联接,当泊车筒沿圆周运动时,其内部的滑动平台通过与支撑圈的相对滑动而始终保持在所在泊车筒的底部水平位置,当泊车筒运动到预定位置时,汽车可以驶入或驶出。
为提高存取车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都不遮挡任何一个泊车筒的轴向开口及其延伸,这样就可以满足同时存取两辆以上车辆的需要。
为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同时提高滑动平台的在泊车筒中的稳定性,可在尽量减小支撑圈宽度和厚度的同时,在其内部设置圆周方向的限位轨道,通过在滑动平台下部相应设置凹陷滚轮,令其沿该限位轨道滚动,该限位轨道同时起到支撑圈加强筋的作用。
为便于拆装和运输,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圈外部均制有中空的互联耳,在主架周边位置制有销孔,通过长销穿进或抽出互联耳和销孔并配合以锁紧螺母,可以方便地装配或拆卸该泊车装置。
为提高车辆在滑动平台上停放的稳定性,在每个滑动平台的轴向前后位置都设有定位挡块。
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不同程度地安装在地下,或利用一个支架完全安装在地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结构更加紧凑牢固,存取车效率进一步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泊车筒互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泊车筒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零部件及其编号的对应关系如下1-主轴;2-主架;3-支撑圈;4-平板;5-限位轨道;6-滚轮;7-定位挡块;8-互联耳;9-长销;10-螺母;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轴承;14-键;15-销孔;16-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蜂窝式泊车装置,由主轴1、主架2、泊车筒、驱动装置16、传动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主轴1是架设在两端轴承13之间的一根长轴,轴承13固定在坚实的基础上,其中心位置接近但高于地面的水平位置,主轴1一端处于轴承13外侧的部分通过键14与从动齿轮12联接,主轴1两端处于轴承13内侧的部分与主架2焊接。主架2采用辐条支撑的框架结构,在其周边通过长销9穿过销孔15及支撑圈3上的互联耳8并用螺母10锁紧的方式与最内层的泊车筒固定联接。泊车筒由支撑圈3和滑动平台组成,支撑圈3是刚性中空圆柱体,在其内部圆周方向设置了突起的限位轨道5,可以在铸造支撑圈3的过程中一次成型,每个支撑圈3与主架2或其他支撑圈3均固定联接,联接方式与前述主架2与最内层泊车筒的联接方式相同,滑动平台由平板4和滚轮6等组成,平板4上设置了若干突起的定位挡块7,滚轮6的轴与平板4固定联接,且圆周外制有与前述限位轨道5相应的凹陷。在本实施例中,整个蜂窝式泊车装置由带有动力源的驱动装置16通过与之相连的主动齿轮11等作为传动装置来带动从动齿轮12进而带动主轴1旋转。控制整个蜂窝式泊车装置运行的控制系统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该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停车、自动取车、自动车位显示、自动收费以及实现自动调节转速和转向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蜂窝式泊车装置在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都不遮挡任何一个泊车筒的轴向开口及其延伸,而且当任何一个泊车筒处于其平板4上表面与地面相平位置时,与该泊车筒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其他一个或多个泊车筒中的平板4的上表面均与地面相平。
出于装置重量或强度或美化或投放广告的需要,每个泊车筒的支撑圈3可以是整体式的一个圆筒或分体式的若干圆筒,并可与其他装饰性部件联接,而且,泊车筒支撑圈3的内外表面以及与支撑圈3联接的其他装饰性部件的内外表面可以被用作媒体,通过附加其他材料用于宣传或广告本实用新型蜂窝式泊车装置同样可以不同程度地安装在地下,或利用一个支架完全安装在地面上。
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式泊车装置,由主轴、主架、可保持所泊车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的泊车单元、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由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并由驱动装置通过与之相连的传动装置最终带动可旋转的主轴和主架旋转,当泊车单元运动到预定位置时,汽车可以驶入或驶出,其特征在于主架在其中心位置与主轴固定联接,并随主轴而旋转或静止,可保持所泊车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的泊车单元是多个泊车筒,相互之间以蜂窝式结构固定联接,并最终与主架和主轴固定联接,泊车筒由支撑圈和滑动平台组成,当支撑圈被主架带动而沿圆周运动时,其内部的滑动平台通过与支撑圈的相对滑动而始终保持在所在泊车筒的底部水平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泊车筒的支撑圈内部制有圆周方向的限位轨道,同时在泊车筒的滑动平台下部联接着制有相应凹陷的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泊车筒的支撑圈外部制有中空的互联耳,在主架周边位置制有销孔,通过长销穿进或抽出互联耳和销孔并配合以锁紧螺母,可以装配或拆卸泊车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滑动平台的轴向前后位置都设有定位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泊车装置可以不同程度地安装在地下,或利用一个支架完全安装在地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该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停车、自动取车、自动车位显示、自动收费以及实现自动调节转速和转向等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泊车筒的支撑圈是一体式的或分体式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筒支撑圈的内外表面上附加了其他材料作为宣传或广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装置在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都不遮挡任何一个泊车筒的轴向开口及其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何一个泊车筒当处于其平板上表面与地面相平位置时,与该泊车筒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其他一个或多个泊车筒中的平板的上表面也与地面相平。
专利摘要一种蜂窝式泊车装置,由主轴、主架、泊车筒、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主轴通过传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转动或静止,主架在中心位置与主轴固定联接,在周边位置与泊车筒固定联接,所有泊车筒呈蜂窝状互相固定联接,泊车筒由支撑圈和滑动平台等组成,当泊车筒沿圆周运动时,其内部的滑动平台通过与支撑圈的相对滑动而始终保持在所在泊车筒的底部水平位置,当泊车筒运动到预定位置时,汽车可以驶入或驶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结构更加紧凑牢固,存取车效率进一步提高。
文档编号E04H6/12GK2737883SQ20042001435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8日
发明者许爱国 申请人:许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