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立体车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24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立体车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民居住宅小区内的配套建筑,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立体车仓。
背景技术
国内各地的民居住宅小区内都存在停车难的问题,随着私家车的与日俱增,在一 些居民小区内未考虑泊车问题,乱停乱放即不安全又会影响市容,即使一些楼盘在设计时 将车库设计在一层或负层,但由于车位少满足不了用户要求。目前,停车问题引发的各种矛 盾及安全隐患现已受到政府部门倍加关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解决民居住宅小区内的泊车难问 题,提供一种智能立体车仓。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车仓内容简述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车仓,其特征在于智能立体车仓呈圆柱圆顶式建筑结构,立 体1-3层为车仓,其中第3层车仓高于地表面2米,第1层车仓低于地表面2米,第2层车 仓在地表面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进口处设置仓引桥,每层车仓仓位在平面圆周 方向扇形布局设置8 10个可转向泊位,并设置人行通道和自控仪表,在每层车仓仓位的 中心处设置定向岛和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车仓解决了民居住宅小区内的泊车难问题及引发的各种矛 盾及安全隐患,仅占用楼体的负层和一层空间,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的特点,汽车可以 直接开进车库,直来直去、方便快捷。

图1是智能立体车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智能立体车仓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仓引桥、2是人行通道、3是可转向泊位、4是定向岛、5是报警系统、6是 自控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车仓结构示意图是这样实现的,
以下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 见图1,智能立体车仓呈圆柱圆顶式建筑结构,立体1-3层为车仓,其中第3层车仓高于地 表面2米,第1层车仓低于地表面2米,第2层车仓在地表面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见图2,是智能立体车仓平面结构示意图,在进口处设置仓引桥1,每层车仓仓位 在平面圆周方向扇形布局设置8 10个可转向泊位3,并设置人行通道2和自控仪表6,在 每层车仓仓位的中心处设置定向岛4和报警系统5。通过自控仪表6以自控为主,手控为辅,通过自控仪表6上的按键操作,进行对仓
3引桥1的调节和转动可转向泊位3的定位,智能控制完成,当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可手动操作。可通过遥控或手控其车所在的序号,通过自控仪表6控制仓弓丨桥1和可转向泊位3 底盘的定位,需调向时将车驶向定向岛4停稳,待可转向泊位3底盘旋转180度停稳后,将 车驶入泊位完成调向,备出。智能立体车仓采用了保温方式,使仓位室内温度可保持在常温状况,解决了冬季 汽车启动困难问题。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车仓解决了民居住宅小区内的泊车难问题及引发的各种矛 盾及安全隐患,仅占用楼体的负层和一层空间,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的特点,汽车可以 直接开进车库,直来直去、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立体车仓,其特征在于智能立体车仓呈圆柱圆顶式建筑结构,立体1 3层为车仓,其中第3层车仓高于地表面2米,第1层车仓低于地表面2米,第2层车仓在地表面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进口处设置仓引桥(1),每层车仓仓位在平面圆周方向扇形布局设置8~10个可转向泊位(3),并设置人行通道(2)和自控仪表(6),在每层车仓仓位的中心处设置定向岛(4)和报警系统(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民居住宅小区内的配套建筑,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立体车仓,其特征在于智能立体车仓呈圆柱圆顶式建筑结构,立体1-3层为车仓,其中第3层车仓高于地表面2米,第1层车仓低于地表面2米,第2层车仓在地表面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进口处设置仓引桥,每层车仓仓位在平面圆周方向扇形布局设置8~10个可转向泊位,并设置人行通道和自控仪表,在每层车仓仓位的中心处设置定向岛和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车仓解决了民居住宅小区内的泊车难问题及引发的各种矛盾及安全隐患,仅占用楼体的负层和一层空间,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的特点,汽车可以直接开进车库,直来直去、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E04H6/28GK201649723SQ2010201055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日
发明者赵克纯 申请人:赵克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