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

文档序号:193441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瓷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陶瓷坯粒是粘接瓷套坯体两端、烧成后更牢固地固定法兰的部件。
背景技术
高压电瓷包括瓷体和瓷体两端的法兰,为了使瓷体和法兰粘接牢固,在瓷体的粘接部位具有小颗粒,这样的小颗粒是在瓷体烧成前粘接在坯体上的,现有技术中,这样的小颗粒是球形的,制造球形的颗粒需要专用的设备,还具有制造成本高、成品率低的缺点;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制造瓷套的原料泥制成泥块、泥饼、泥条,然后进行裁切,得到干的或湿的小颗粒——还粒,可是产出率只有30%,而且成品大小不甚均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产出率高、大小均勻的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将陶瓷泥制成截面直径为1. 5 2. 5毫米或边长是1. 7 2. 7毫米的泥条;(2)、将上述泥条晾干至水分为8 12%时进行切割为1. 7 2. 5毫米的泥段;(3)、泥段机械晾干就成为所需的坯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具有产出率高、大小均勻、不沾结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1)、将陶瓷泥制成截面直径为1. 5毫米的泥条;(2)、将上述泥条晾干至水分为 8%时进行切割为2. 0毫米的泥段;(3)、泥段机械晾干就成为所需的坯粒。所述的切割是用刀象切菜一样的切割。本实施例产出率达到80 %。实施例2(1)、将陶瓷泥制成截面直径为2. 5毫米的泥条;(2)、将上述泥条晾干至水分为 10%时进行切割为2. 0毫米的泥段;(3)、泥段机械晾干就成为所需的坯粒。本实施例产出率达到82 %。实施例3(1)、将陶瓷泥制成截面直径为2. 0毫米的泥条;(2)、将上述泥条晾干至水分为 12%时撒上滑石粉,进行切割为2. 5毫米的泥段;(3)、泥段机械晾干就成为所需的坯粒。本实施例产出率达到78 %。
实施例4(1)、将陶瓷泥制成截面直径为2. 2毫米的泥条;(2)、将上述泥条晾干至水分为 11%时撒上滑石粉,进行切割为1. 7毫米的泥段;(3)、泥段机械晾干就成为所需的坯粒。本实施例产出率达到80 %。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泥制成截面直径为1. 5 2. 5 毫米或边长是1. 7 2. 7毫米的泥条;(2)、将上述泥条晾干至水分为8 12%时进行切割为1. 7 2. 5毫米的泥段;(3)、泥段机械晾干就成为所需的坯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O)的切割前孩子泥条上撒有滑石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瓷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一种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泥制成截面直径为1.5~2.5毫米或边长是1.7~2.7毫米的泥条;(2)将上述泥条晾干至水分为8~12%时进行切割为1.7~2.5毫米的泥段;(3)泥段机械晾干就成为所需的坯粒。这样生产陶瓷坯粒的方法具有产出率高、大小均匀、不沾结的优点。
文档编号B28B1/00GK102303350SQ20111023142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唐京广 申请人:河南爱迪德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