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件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5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构件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构件成型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检查井盖、收水井箅的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混凝土检查井盖、收水井箅等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搅拌、人工布料、人工翻转、人工搬运和码放半成品,机械化程度较低,这使得工人劳动强度特别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全自动或半自动的混凝土成型机,可以自动的完成混凝土的搅拌、 布料、振捣成型、翻转、搬运和码放,大大解放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检查井盖、收水井箅等的生产工艺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或者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包括机架1、进料装置2、模具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料器4、翻转机构5、接板机6和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进料装置2,所述进料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布料器4,所述布料器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模具3,所述模具3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模具3安装在所述翻转机构5上,所述翻转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接板机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布料器4包括布料电机41、传动链条42、驱动轮 43、从动轮44和传送带45,所述布料电机41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布料电机41和所述驱动轮43通过所述传动链条42连接,所述驱动轮43和所述从动轮44通过所述传送带45 连接,所述驱动轮43带动所述传送带45运送物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轮43上还设置有第二链条431,所述第二链条431带动安装在所述进料装置2内的第二转轴21转动,所述第二转轴21上配合安装有辅助下料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5包括箱体51、翻转臂52、翻转轴53、翻转链条M、翻转油55和支承轴56,所述翻转轴53、支承轴56固定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翻转臂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翻转轴53上,所述模具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翻转臂52上,所述翻转轴53与所述支承轴56通过翻转链条M连接,所述翻转油缸5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翻转链条M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翻转臂52及其上的所述模具3在所述翻转油缸阳的作用下可绕所述翻转轴53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翻转臂52上还设置有销轴521,所述翻转轴53上设置有弧形滑动槽531,所述销轴521在所述弧形滑动槽531内滑动,所述弧形滑动槽531 包括水平设置的半圆形弧形槽,所述销轴521在翻转油缸55的作用下沿所述弧形滑动槽531在0 180°范围内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板机6包括接板架61、气缸62、竹胶板63,所述竹胶板63设置在所述接板架61的上表面,所述气缸62设置在所述接板架61内、所述竹胶板63的下方,所述竹胶板63在所述气缸62的作用下可向上运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振捣成型装置9包括振动电机91、振动平台92、振动支架93和减震块94,所述振动电机91设置在所述振动平台 92的下部,所述振动平台92设置在所述模具3的下方,所述振动平台92通过所述振动支架93安装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振动平台与所述振动支架93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减震块 94,所述振动电机91带动所述振动平台92、模具3及所述模具3中的物料振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板机6 —侧的码垛机7,所述码垛机7包括码垛机框架71、移动架72、滑块73、滑块升降装置和移动架行走装置,所述滑块 73安装在所述移动架72上,并在所述滑块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可沿所述移动架72上下运动, 所述移动架72安装在所述码垛机框架上,并在所述移动架行走装置的作用下可沿所述码垛机框架71移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托钩7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滑块升降装置包括滑块升降电机74和升降链条 741,所述移动架行走装置包括移动架行走电机75、齿轮751和齿条,所述滑块73与所述升降链条741相连接,所述滑块升降电机74驱动所述升降链条741转动,并带动所述滑块73 上下运动;所述移动架72上设置有所述齿轮751,所述码垛机框架71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 751相配合的所述齿条,所述移动架行走电机75驱动所述齿轮751转动,所述齿轮751沿所述齿条运动,并带动所述移动架72行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并列在一起的第一进料装置201 和第二进料装置202,所述第一进料装置20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料器401、第一模具 301、第一振捣成型装置901、第一翻转机构501、第一接板机601、第一码垛机701 ;所述第二进料装置202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布料器402、第二模具302、第二振捣成型装置902、第二翻转机构502、第二接板机602、第二码垛机702。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型机,可以自动的完成混凝土构件的布料、翻转、搬运和码放,节约人力,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大大解放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构件成型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翻转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接板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所示结构上设置有竹胶板的立体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振捣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图8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8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0026]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码垛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图13中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15示出了图13中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6示出了图13中所示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8示出了图17中码垛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9示出了图18中码垛机的主视图;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1示出了图20中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2示出了图20中所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边以混凝土成型机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机构。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构件成型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 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翻转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接板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所示结构上设置有竹胶板的立体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振捣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图8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 10示出了图8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包括机架1、进料装置2、模具3,还包括布料器4、翻转机构5、接板机6和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进料装置2,所述进料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布料器4,所述布料器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模具3,所述模具3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模具3安装在所述翻转机构5上,所述翻转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接板机6。其中,图3示出了一套完整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布料器4包括布料电机41、传动链条42、驱动轮43 (见图1)、从动轮44 (见图1)和传送带45,所述布料电机41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布料电机41和所述驱动轮43通过所述传动链条42连接,所述驱动轮43和所述从动轮44通过所述传送带45连接,所述驱动轮43带动所述传送带45运送物料。由于混凝土的密度较大,制作混凝土检查井盖耗费的混凝土较多,若采用人力布料,必然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生产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采用布料电机带动传送带的形式自动完成布料,可以有效地节约人力,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进料口下来的混凝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到达传送带45上,布料电机41开动,通过传动链条42驱动所述驱动轮43转动,所述驱动轮43通过从动轮44和传送带45将物料运送到模具中去,完成布料过程。优选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振捣成型装置9包括振动电机91、振动平台92、振动支架93和减震块94,所述振动电机91设置在所述振动平台92的下部,所述振动平台92设置在所述模具3的下方,所述振动平台92通过所述振动支架93安装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振动平台与所述振动支架93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减震块94,所述振动电机 91带动所述振动平台92、模具3及所述模具3中的物料振动。这样,混凝土在进入模具3 后,就可以开动振动电机91,从而带动振动平台92和模具3振动,使混凝土填充的更加均勻,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空心或密度不均的情况。如图5所示,为图1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5包括箱体51、翻转臂52、翻转轴53、翻转链条M、翻转油缸55和支承轴56,所述翻转轴53、支承轴56固定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翻转臂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翻转轴53上,所述模具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翻转臂52上,所述翻转轴53与所述支承轴56通过翻转链条M配合连接,所述翻转油缸5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翻转链条M 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翻转臂52及其上的所述模具3在所述翻转油缸55 的作用下可绕所述翻转轴53转动。所述翻转臂52上还设置有销轴521,所述翻转轴53上设置有弧形滑动槽531,所述销轴521在所述弧形滑动槽531内滑动,所述弧形滑动槽531包括水平线以上、向上凸的半个圆弧槽,所述销轴521在翻转油缸55的作用下沿所述弧形滑动槽531在0 180°范围内翻转。传统的混凝土检查井盖、收水井箅生产中,经常采用人工翻转成型好的产品,实现脱模,由于混凝土密度大,检查井盖、收水井箅的体积较大,所以人工翻转效率非常低下,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安全系数低。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机构,可以实现自动化翻转混凝土产品,翻转油缸55 的活塞杆推动翻转链条讨转动,翻转链条讨驱动所述翻转轴53、翻转臂52转动,同时带动翻转臂52上的模具3和成型好的产品一起翻转180°,将成型好的产品扣在接板机6的竹胶板63上。其中销轴521、弧形滑动槽531起导向作用,同时限制翻转臂52及模具3翻转地角度过大,保证模具3恰好翻过180°的范围,实现产品和模具3的分离。翻转机构5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解放生产力,同时加快了产品脱模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图6、图7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接板机的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所述接板机6包括接板架61、气缸62、竹胶板63,所述竹胶板63 设置在所述接板架61的上表面,所述气缸62设置在所述接板架61内、所述竹胶板63的下方,所述竹胶板63在所述气缸62的作用下可向上运动,并在已成型产品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运动,实现成型产品的自动脱模。[0058]竹胶板63提前放置在所述接板架61上。在模具3翻转的同时,气缸62顶着竹胶板63上行至略低于振动平台92,翻转臂52翻转180°后停止转动,使产品自然脱落,竹胶板63接住所述产品后,气缸62带着竹胶板63及竹胶板上的产品下行。接板机6的作用是方便对产品进行码垛,使得整个过程全自动控制,大大提高生
产效率。实施例二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码垛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图13中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如图1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板机6 —侧的码垛机7,所述码垛机7包括码垛机框架71、移动架72、滑块73、滑块升降装置和移动架行走装置,所述滑块73安装在所述移动架72上, 并在所述滑块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可沿所述移动架72上下运动,所述移动架72安装在所述码垛机框架上,并在所述移动架行走装置的作用下可沿所述码垛机框架71移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托钩731。优选地,所述滑块升降装置包括滑块升降电机74和升降链条741,所述移动架行走装置包括移动架行走电机75、齿轮751和齿条,所述滑块73与所述升降链条741相连接, 所述滑块升降电机74驱动所述升降链条741转动,并带动所述滑块73上下运动;所述移动架72上设置有所述齿轮751,所述码垛机框架71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751相配合的所述齿条,所述移动架行走电机75驱动所述齿轮751转动,所述齿轮751沿所述齿条运动,并带动所述移动架72行走。如图13、图14、图15所示,码垛机可以将成型好的产品自动进行搬运、码垛,大幅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施例中,采用码垛机框架71、移动架72和滑块73的组合结构, 同时在滑块73上设置托钩731,来实现搬运成型好的产品,移动架72的水平行走依靠移动架行走电机75和齿轮751、齿条的配合,移动架行走电机75固定在移动架72上,移动架72 的前后两端还设置有齿轮751,在码垛机框架71上设置有与所示齿轮751相配合的齿条,移动架行走电机75转动,带动所述齿轮751转动,由于码垛机框架71相对于地面固定,齿条固定在所述码垛机框架71上,所以齿轮751沿所述齿条啮合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移动架72 在所述码垛机框架71上行走。滑块73的升降运动有滑块升降电机74、升降链条741配合实现,所述滑块升降电机74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架72上,所述滑块73固定在所述升降链条741中,并由所述升降链条741带动上下移动,所述滑块升降电机74转动,带动所述升降链条74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同时升降链条741带动所述滑块73上下移动,实现向上搬运成型产品的目的。本实施例所述码垛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为已成型产品被接板机6接至竹胶板 63上时,启动码垛机的移动架行走电机75,所述移动架行走电机75在齿轮齿条的作用下带动移动架72前行至接板机6前;此时,再启动所述滑块升降电机74,所述滑块升降电机74 通过升降链条741使滑块向下行至竹胶板63的下方,同时启动所述移动架行走电机至所述竹胶板63的正下方;启动滑块升降电机74带动所述滑块73上行搬运已成型产品,到达指定高度后,再启动所述移动架行走电机75带动所述移动架72后行,到达指定位置后,使滑块73下行进行码垛。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码垛机的滑块升降装置和移动架行走装置均采用液压油缸。如图18、图19所示,所述码垛机7包括码垛机框架71、移动架72滑块73,所述滑块升降装置还可以是滑块升降油缸76,所述移动架行走装置还可以是移动架行走油缸77, 所述移动架72安装在所述码垛机框架71上,所述码垛机框架7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 上,所述移动架行走油缸7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架72上, 所述移动架72在所述移动架行走油缸77的作用下可沿所述码垛机框架71的滑槽711直线移动;所述移动架72上还设置滑块升降油缸76和滑块73,所述滑块升降油缸7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73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架72上,所述滑块73在所述滑块升降油缸 76的作用下可沿所述移动架72上下滑动,所述滑块73的下端还设置有托钩731。移动架行走油缸77固定在码垛机框架71上,移动架行走油缸77的活塞杆连接至移动架72,并带动所述移动架7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架72上还设置有滑块升降油缸76,滑块升降油缸76带动滑块73在移动架72上竖直移动,滑块73的下方四底角设置有托钩731。在搬运码垛产品的过程中,移动架行走油缸77首先带动移动架72及滑块73移动至接板机6处,并通过滑块升降油缸76使滑块73下行,使托钩731位于竹胶板63各边的下方,然后滑块升降油缸76驱动滑块73上行,托钩731带动竹胶板63及产品上行离开接板机6,移动架行走油缸77带动移动架72及滑块73向后运动,并将竹胶板63及产品码垛。通过本实施例的接板机7也可以实现混凝土产品的自动码垛,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如图11所示,所述驱动轮43上还设置有第二链条431,所述第二链条431带动安装在所述进料装置2内的第二转轴21转动,所述第二转轴21上配合安装有辅助下料装置 (图中未示出)。在进料装置2内设置辅助下料装置,所述辅助下料装置可以是设置在第二转动轴 21上的刺状铁条,起搅拌作用,方便进料装置2内的物料下落至布料器4的传送带45上。优选地,所述成型机还包括液压站8,所述液压站8包括液压泵、液压油箱、管路, 所述液压泵驱动所述翻转油缸阳、滑块升降油缸76、移动架行走油缸77运动。实施例四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20中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2示出了图20中所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图21、图22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并列在一起的第一进料装置201和第二进料装置202,所述第一进料装置 20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料器401、第一模具301、第一振捣成型装置901、第一翻转机构501、第一接板机601、第一码垛机701 ;所述第二进料装置202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布料器402、第二模具302、第二振捣成型装置902、第二翻转机构502、第二接板机602、第二码垛机702。这种设计使得两个生产班组可以共用一套机架、进料装置和液压设备,只需将进料装置中间设置一隔板,即可获得两个进料装置第一进料装置201和第二进料装置202, 这样可以节省出一套机架的空间,提高加工车间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力和企业的经济效
■、Λ
frff. ο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型机,可以自动的完成混凝土的搅拌、布料、翻转和搬运 (叠板和码垛),节约人力,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大大解放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进料装置O)、模具(3)、布料器 G)、翻转机构(5)、接板机(6)和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进料装置O),所述进料装置O)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布料器G),所述布料器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模具(3),所述模具(3)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模具C3)安装在所述翻转机构( 上,所述翻转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接板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器(4)包括布料电机(41)、传动链条(42)、驱动轮(43)、从动轮04)和传送带(45),所述布料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布料电机Gl)和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传动链条0 连接, 所述驱动轮^幻和所述从动轮G4)通过所述传送带0 连接,所述驱动轮带动所述传送带0 运送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上还设置有第二链条G31),所述第二链条031)带动安装在所述进料装置O)内的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辅助下料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5)包括箱体(51)、翻转臂(52)、翻转轴(53)、翻转链条(54)、翻转油缸(55)和支承轴(56),所述翻转轴(53)、支承轴(56)固定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翻转臂(5 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翻转轴 (53)上,所述模具(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翻转臂(52)上,所述翻转轴(53)与所述支承轴(56)通过翻转链条(54)连接,所述翻转油缸(5 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翻转链条(54)上, 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翻转臂(5 及其上的所述模具C3)在所述翻转油缸 (55)的作用下可绕所述翻转轴(5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52)上还设置有销轴(521),所述翻转轴(5 上设置有弧形滑动槽(531),所述销轴(521)在所述弧形滑动槽(531)内滑动,所述弧形滑动槽(531)包括水平设置的半圆形弧形槽,所述销轴(521) 可沿所述弧形滑动槽(531)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板机(6)包括接板架(61)、气缸(62)、竹胶板(63),所述竹胶板(6 设置在所述接板架(61)的上表面,所述气缸(6 设置在所述接板架(61)内、所述竹胶板(6 的下方,所述竹胶板(6 在所述气缸(62)的作用下可向上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成型装置(9)包括振动电机(91)、振动平台(92)、振动支架(9 和减震块(94),所述振动电机(91)设置在所述振动平台(9 的下部,所述振动平台(9 设置在所述模具C3)的下方,所述振动平台(9 通过所述振动支架(9 安装在所述箱体(51)上,所述振动平台(9 与所述振动支架(9 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减震块(94),所述振动电机(91)带动所述振动平台(92)、 模具C3)及所述模具(3)中的物料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接板机(6) —侧的码垛机(7),所述码垛机(7)包括码垛机框架(71)、移动架(72)、滑块(73)、滑块升降装置和移动架行走装置,所述滑块(7 安装在所述移动架(7 上,并在所述滑块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可沿所述移动架上下运动,所述移动架(7 安装在所述码垛机框架(71)上,并在所述移动架行走装置的作用下可沿所述码垛机框架(71)移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托钩(7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升降装置包括滑块升降电机(74)和升降链条(741),所述移动架行走装置包括移动架行走电机(75)、齿轮(751)和齿条,所述滑块(7 与所述升降链条(741)相连接,所述滑块升降电机(74)驱动所述升降链条(741)转动,并带动所述滑块(7 上下运动;所述移动架(7 上设置有所述齿轮(751), 所述码垛机框架(71)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751)相配合的所述齿条,所述移动架行走电机(75)驱动所述齿轮(751)转动,所述齿轮(751)沿所述齿条运动,并带动所述移动架(72) 行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并列在一起的第一进料装置(201)和第二进料装置002),所述第一进料装置O0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料器G01)、第一模具(301)、第一振捣成型装置(901)、第一翻转机构 (501)、第一接板机(601)、第一码垛机(701);所述第二进料装置O02)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布料器G02)、第二模具(302)、第二振捣成型装置(902)、第二翻转机构(502)、第二接板机(602)、第二码垛机(70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包括机架(1)、进料装置(2)、模具(3)、布料器(4)、翻转机构(5)、接板机(6)和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进料装置(2),所述进料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布料器(4),所述布料器(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模具(3),所述模具(3)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振捣成型装置(9),所述模具(3)安装在所述翻转机构(5)上,所述翻转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接板机(6)。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构件成型机,可以自动完成混凝土的进料、布料、振捣成型、翻转、搬运和码放,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8B1/04GK202200371SQ20112029082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张学永, 张继学, 郑军, 郑进松 申请人:徐水县华光市政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