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54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
背景技术
我国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引入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后,浮法玻璃由于表面平滑无波纹,透视性佳的优势,行业发展迅速,生产技术不断完善。传统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冷却部为长方形结构,面积约占熔窑总面积的21 %,冷却部出口为成形工段的流液道,冷却部进口温度为1300°C,出口温度为1180°C,冷却部的主要作用是对熔化、澄清好的玻璃液进行均化和冷却,以达到成形要求,但冷却部的设置增加了玻璃液的回流,导致二次加热,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降耗效果好的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包括熔化部、卡脖、冷却部通道和成形工段流液道,所述冷却部通道为斜供料道,其一端与所述卡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原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冷却部改造为从熔窑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结构,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热。由于进入供料道的玻璃液流速较大,池底、池壁材质要求耐冲刷,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部通道的底部和侧壁采用耐侵蚀材料制成。为了应急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部通道的外壁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冷却部通道中设置有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部通道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优选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还与温度控制器连接,可以方便控制温度。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却部通道的两侧和顶部,两侧的电加热装置为 90KW电热丝加热系统,顶部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硅碳棒加热系统。为了安装和更换方便,所述冷却部通道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从熔窑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结构,取代原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冷却部,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热,节约能源约3%,同时减少了熔窑投资约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如图1所示,包括熔化部1、卡脖 2、冷却部通道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4,所述冷却部通道3为斜供料道,其一端与所述卡脖2 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连接,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底部和侧壁采用耐侵蚀材料制成。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外壁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冷却部通道3中设置有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冷却部通道3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还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两侧和顶部,两侧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电热丝加热系统,顶部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硅碳棒加热系统。通过上述装置可以应急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与现有装置如图2所示相比,冷却部设计成斜供料道形式,一端与卡脖连接,另一端与成形工段流液道相连,结构更简单,减少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热。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包括熔化部(1)、卡脖( 、冷却部通道C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G),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C3)为斜供料道,其一端与所述卡脖( 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底部和侧壁采用耐侵蚀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外壁设置有保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中设置有冷却水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上部设置有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中设置有加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还与温度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两侧和顶部,两侧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电热丝加热系统,顶部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硅碳棒加热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包括熔化部(1)、卡脖(2)、冷却部通道(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4),所述冷却部通道(3)为斜供料道,其一端与所述卡脖(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从熔窑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结构,取代原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冷却部,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热,节约能源约3%,同时减少了熔窑投资约2%。
文档编号C03B18/16GK202201804SQ20112029064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李军 申请人:华尔润玻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