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24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架,特别是一种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通风管大多都为水泥制造的整体构件,因其体积庞大和重量重造成拆装和运输不方便。同时因水泥中混有杂质,长时间使用易产生裂缝结构强度差,又不防火,遇火容易爆炸引发事故;而另外还有一些是菱镁防火的气道,虽解决重量重的问题,但其重量相对较轻,但亦存在体积庞大造成拆装和运输不方便。同时亦受其材质限制,安装在室外的通气道,当遇到雨水天气时,被淋湿后会变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长期使用会不牢固,密封性也会越来越差;现虽有预制板组装的结构,但尚无现场可任意拆装组合的固定架来实现稳固定位。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安装组合方便,便于运输、易于拆装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对组合型通风管进行组装的技术效果,所组合的通风管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组合方便,便于运输、易于拆装,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强度高和密封性强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两底边纵梁、两上边纵梁、下底边横向连接杆、上侧面横向连接杆、两侧边竖连接杆和两上侧面平板模,其中:两侧边竖连接杆的下端部分别可转动定位在两底边纵梁上,两上边纵梁分别设有螺母定位在两侧边竖连接杆上,横向下底边连接杆其中一端可转动定位其中一底边纵梁、另一端设有螺母定位另一底边纵梁,两上边纵梁之间通过上侧面横向连接杆水平定位,下底边横向连接杆、两侧边竖连接杆均为可转动丝杆,其上分别设有使其能转动的手摇盘。上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手摇盘包括盘体和摇柄,所述盘体中心设有中心轴,摇柄定位在盘体侧边上。上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两侧边竖连接杆分别与手摇盘的中心轴轴连接。上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下底边横向连接杆与手摇盘的中心轴蜗轮蜗轩连接。上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两上边纵梁之间设有左右次纵梁,平板模外侧边分别连接两上边纵梁、板底分别定位在左右次纵梁上、自由端边相重叠连接。上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下底边横向连接杆、上侧面横向连接杆为扁平状,沿连接杆中卡扣槽与两侧边竖连接杆卡扣连接。[0010]上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下底边横向连接杆、上侧面横向连接杆为扁平状,其中一侧边设有等距的定位齿与两侧边竖连接杆上的定位块卡扣连接。做到了产品尺寸大小自由调节,解决了在制作通风管道无法自由调节尺寸大小的技术难题,实现上下左右自由调节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把定位两底边纵梁的横向下底边连接杆设置使其能转动的手摇盘,活动调节两底边纵梁的水平间距。把分别定位两底边纵梁和两上边纵梁的两侧边竖连接杆设置使其能转动的手摇盘,分别活动调节上边纵梁和底边纵梁的垂直间距,活动调节结构实现活动进行装模和拆模的技术效果;实施时通过支撑框架将四块侧面板定位拼合成型后,在连接位加注粘合料将四块侧面板和四个角部连接块组合粘接成通风管。其中,两底边纵梁、两上边纵梁、下底边横向连接杆、上侧面横向连接杆、两侧边竖连接杆和两上侧面平板模利用活动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结构稳定的技术效果。将侧面板两侧边分别与连接槽卡扣拼合,再用粘胶粘接就可固定,不仅安装方便还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达到了结构简单和组合方便的技术效果;通气道整体呈立方结构,外形简单大方,将通风管用纳米玻镁板制作,玻镁板本身具有质轻、防水、防火等特点,使安装在室外的通风管不易老化,可保证使用寿命长。最终形成燕尾槽使其产品在二次合模粘接中自然形成,使产品紧密相扣而形成一个整体风管,四块紧紧相边成为一个整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侧面横向连接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侧面横向连接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摇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生产的组合型通风管。图中:纵梁1,上边纵梁2,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卡扣槽41,定位齿42,侧边竖连接杆5,上侧面平板模6,次纵梁7,手摇盘8,盘体81,摇柄82,中心轴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两底边纵梁1、两上边纵梁2、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两侧边竖连接杆5和两上侧面平板模6,侧边竖连接杆5的下端部分别可转动定位在两底边纵梁I上,两上边纵梁2分别设有螺母定位在两侧边竖连接杆5上,横向下底边连接杆3其中一端可转动定位其中一底边纵梁1、另一端设有螺母定位另一底边纵梁1,两上边纵梁2之间通过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水平定位,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两侧边竖连接杆5均为可转动丝杆,其上分别设有使其能转动的手摇盘8,活动调节两底边纵梁的水平间距和。[0022]如图5和图6所示,手摇盘8包括盘体81和摇柄82,盘体81中心设有中心轴83,摇柄82定位在盘体81侧边上。两侧边竖连接杆5分别与手摇盘8的中心轴83轴连接。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与手摇盘8的中心轴83蜗轮蜗轩连接。两上边纵梁2之间设有左右次纵梁7,平板模6外侧边分别连接两上边纵梁2、板底分别定位在左右次纵梁7上、自由端边相重叠连接。如图3所示,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为扁平状,沿连接杆4中卡扣槽41与两侧边竖连接杆5卡扣连接。如图4所示,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为扁平状,其中一侧边设有等距的定位齿42与两侧边竖连接杆5上的定位块卡扣连接。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两侧面板A挂设在支撑框架的两底边纵梁1、两上边纵梁2的内侧,分别摇动手摇盘8调节上边纵梁和底边纵梁的垂直间距,活动调节结构实现活动并精确调节进行装模。现场浇注两侧面板下底边之间的底面板B,使两侧面板和现浇底面板连成一体,然后把两上侧面平板模6定位在两上边纵梁2上,平板模6的板底分别定位在左右次纵梁7上、自由端边相重叠连接形成燕尾槽D。把上侧面板安放在平板模6上,加注粘合料将上侧面板C和左右侧面板的两个角部连接块组合粘接成通风管。定位一定时间硬化后拆开支撑框架便完成通风管的现场组装制作。用同一产品作粘胶原料固定即可组合成一整体方形通风管,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组装方便的特点;各侧面板内侧角均为直角可更好的与连接块的直角边连接槽紧密贴合,保证了通风管整体紧密性好和强度高,还可起到防水的作用;将侧面板用纳米玻镁材料制造,因玻镁板本身具有质轻、防水、防火和无毒等特性,则可保证通风管整体重量减轻,同时在车载运输时也会很方便,节省了大量人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两底边纵梁(I)、两上边纵梁(2 )、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 )、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 )、两侧边竖连接杆(5)和两上侧面平板模(6),其特征在于:两侧边竖连接杆(5)的下端部分别可转动定位在两底边纵梁(I)上,两上边纵梁(2)分别设有螺母定位在两侧边竖连接杆(5)上,横向下底边连接杆(3)其中一端可转动定位其中一底边纵梁(I)、另一端设有螺母定位另一底边纵梁(I ),两上边纵梁(2)之间通过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水平定位,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两侧边竖连接杆(5)均为可转动丝杆,其上分别设有使其能转动的手摇盘(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手摇盘(8 )包括盘体(81)和摇柄(82 ),所述盘体(81)中心设有中心轴(83 ),摇柄(82 )定位在盘体(81)侧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两侧边竖连接杆(5)分别与手摇盘(8)的中心轴(83)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与手摇盘(8)的中心轴(83)蜗轮蜗轩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两上边纵梁(2)之间设有左右次纵梁(7),平板模(6)外侧边分别连接两上边纵梁(2)、板底分别定位在左右次纵梁(7)上、自由端边相重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为扁平状,沿连接杆(4)中卡扣槽(41)与两侧边竖连接杆(5)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下底边横向连接杆(3)、上侧面横向连接杆(4)为扁平状,其中一侧边设有等距的定位齿(42)与两侧边竖连接杆(5)上的定位块卡扣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组合式通风管的可活动调节组合模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两底边纵梁、两上边纵梁、下底边横向连接杆、上侧面横向连接杆、两侧边竖连接杆和两上侧面平板模,其中两侧边竖连接杆的下端部分别可转动定位在两底边纵梁上,两上边纵梁分别设有螺母定位在两侧边竖连接杆上,横向下底边连接杆其中一端可转动定位其中一底边纵梁、另一端设有螺母定位另一底边纵梁,两上边纵梁之间通过上侧面横向连接杆水平定位,下底边横向连接杆、两侧边竖连接杆均为可转动丝杆,其上分别设有使其能转动的手摇盘;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紧密性高、易于运输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E04F17/02GK202990377SQ20122070668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张为 申请人:张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