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740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包括一网状结构的基体,所述基体上固定设置有加热线,所述加热线由设置在内层的碳纤维层和包裹所述碳纤维层的绝缘层组成,所述碳纤维层通过电线插头与电源电连接。其有益效果是,一方面碳纤维的加热方式为远红外加热,这种辐射式的加热方式对于积雪厚度的整个纵向都能形成加热,使积雪能整体融化,相对于电热传导的方式加热不容易形成大块积雪,同时,网状结构的基体也能防止大块积雪掉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 一种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融雪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远红外融雪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融雪装置一般采用电热管进行加热,如专利201220279257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电融雪装置,在工控机上设有融雪按钮和回测显示灯,在PLC内设有信号检测模块和继电器,在区域微机联锁集中控制显示器上设置若干个场站融雪按钮。融雪时将场站融雪按钮按下,此命令经工控机、PLC和通讯网络传输到本地或远程控制分站触发供电接触器,使道岔上融雪装置的电热管发热融化积雪。
[0003]现有的这种电热管加热融雪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能源消耗大,对于建筑物上的积雪,底部融化后的积雪会一下掉落下来,容易对于建筑物下面的人员造成意外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源消耗更低且更为安全的融雪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0005]于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所述融雪装置包括一网状结构的基体,所述基体上固定设置有加热线,所述加热线由设置在内层的碳纤维层和包裹所述碳纤维层的绝缘层组成,所述碳纤维层通过电线插头与电源电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加热线呈蛇形延伸在所述基体上。
[0008]优选地,所述加热线设置有两组以上。
[0009]具体地,所述碳纤维层为碳纤维纵向组合而成的碳纤维束。
[0010]本实用新型的融雪装置,基体结构呈网状,加热线的发热元件为碳纤维,一方面碳纤维的加热方式为远红外加热,这种辐射式的加热方式对于积雪厚度的整个纵向都能形成加热,使积雪能整体融化,相对于电热传导的方式加热不容易形成大块积雪,同时,网状结构的基体也能防止大块积雪掉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的结构图。
[0012]图2为实施例加热线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4]参考附图,图1为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的结构图;包括基体1、加热线2和电线插头3,基体I呈网状结构,加热线2设置有两组,每组加热线2都呈蛇形延伸并固定设置在基体I上。
[0015]加热线2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参考附图2,由设置在内层的碳纤维层4和包裹碳纤维层4的绝缘层5组成,碳纤维层4为碳纤维纵向组合而成的碳纤维束,碳纤维层4通过电线插头3与电源电连接。
[0016]本实施例的融雪装置,基体结构呈网状,加热线的发热元件为碳纤维,一方面碳纤维的加热方式为远红外加热,这种辐射式的加热方式对于积雪厚度的整个纵向都能形成加热,使积雪能整体融化,相对于电热传导的方式加热不容易形成大块积雪,同时,网状结构的基体也能防止大块积雪掉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雪装置包括一网状结构的基体,所述基体上固定设置有加热线,所述加热线由设置在内层的碳纤维层和包裹所述碳纤维层的绝缘层组成,所述碳纤维层通过电线插头与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呈蛇形延伸在所述基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设置有两组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远红外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层为碳纤维纵向组合而成的碳纤维束。
【文档编号】E04D13/10GK203393919SQ201320365231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4日
【发明者】井上雅登 申请人:青柳热研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