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用于将集成于陶瓷插芯整料上的陶瓷插芯毛坯从陶瓷插芯整料上分离,该装置包括下料模具及打料模具,其中下料模具包括下料板、固定在下料板顶面外周的挡圈;所述下料板的中心部位处设有中心盲孔;下料板上设有下料孔及导向孔;打料模具包括打料板、固定于打料板底面与下料孔配合的下料针、固定于打料板底面与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陶瓷插芯毛坯与陶瓷插芯整料完全分离,挡圈及下料板的中心盲孔可避免中心柱或分离后的剩料落入陶瓷插芯毛坯产品中,分离后的陶瓷插芯毛坯产品无变形、无损伤,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压成型【技术领域】,涉及光纤通讯中使用的陶瓷插芯生产过程中的分离,具体地说是一种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陶瓷插芯是光纤连接器内的关键零件,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绝缘性能好、表面光滑、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陶瓷插芯的制作工艺包括注射成型、毛坯分离、毛坯脱脂烧结、磨床加工等工序。
[0003]注射成型后,陶瓷插芯毛坯集成于陶瓷插芯整料上,陶瓷插芯整料为伞状结构,中心部位带有中心柱,毛坯均匀分布于伞形的外围,毛坯分离工序中需要人工使用分离装置将毛坯从整料上分离。
[0004]现有技术中,分离装置包括下料模具及打料模具,下料模具的中心部位设有用于使中心柱定位的中心通孔,下料模具上还设有下料孔及导向孔,打料模具上带有下料针及导向柱。分离装置使用时,将整料的中心柱、毛坯分别对准中心通孔、下料孔后置于下料模具上,然后将导向柱对准导向孔,按压打料模具使打料模具与下料模具合模,下料针向下料孔移动的过程中将毛坯从整料上分离。以上操作过程中,若人工用力偏大或毛坯偏脆,整料的中心柱或分离后的剩料会沿中心通孔落入分离后的毛坯产品中,另外由于下料模具与打料模具合模后存在间隙,分离装置若发生晃动,分离后的剩料也会从该间隙中落入分离后的毛坯产品中,在下一工序中还要人工挑出毛坯产品中的剩料,增加了人工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能够实现陶瓷插芯毛坯从陶瓷插芯整料上的完全分离,挡圈及下料板的中心盲孔可避免中心柱或分离后的剩料落入陶瓷插芯毛坯产品中,分离后的陶瓷插芯毛坯产品无变形、无损伤,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用于将集成于陶瓷插芯整料上的陶瓷插芯毛坯从陶瓷插芯整料上分离,该分离装置包括下料模具及打料模具,所述下料模具包括下料板、固定在下料板顶面外周的挡圈;
[0008]所述下料板的中心部位处设有用于使陶瓷插芯整料的中心柱定位的中心盲孔;下料板上设有数量与陶瓷插芯毛坯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与陶瓷插芯毛坯对应的多个下料孔;下料板上还设有多个导向孔;
[0009]所述打料模具包括打料板、固定于打料板底面与下料孔配合的下料针、固定于打料板底面与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
[00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中心盲孔的直径为陶瓷插芯整料的中心柱直径的两倍;所述下料孔直径比陶瓷插芯毛坯直径大0.1-0.2_。
[00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导向柱的直径比导向孔的内径小0.1-0.15mm,下料针直径比下料孔内径小0.1-0.12mm。
[0012]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下料孔设有八个,以中心盲孔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
[00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所述导向柱的底端为半球形结构。
[001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限定,所述下料针的底端为半球形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打料板的侧壁上带有凹槽。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0017]①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板的中心孔设置为盲孔,可避免当人工合模用力偏大时或毛坯偏脆的情况下,中心柱或分离后的剩料混入分离后的毛坯产品中;下料板顶面外围的挡圈密封了下料模具与打料模具合模后存在的间隙,该装置若发生晃动,挡圈可避免分离后的剩料混入分离后的毛坯产品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陶瓷插芯毛坯与陶瓷插芯整料完全分离,分离后的陶瓷插芯毛坯产品无变形、无损伤;
[0018]②中心盲孔的直径设置为陶瓷插芯整料的中心柱直径的两倍,减少了陶瓷插芯整料与下料模具对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9]③导向柱及下料针的底端均设置成半球形结构,便于下料针、导向柱快速插入下料孔、导向孔内,节省了打料模具与下料模具的对中时间;
[0020]④下料板侧壁设置凹槽,用于打料模具与下料模具拔模时,人手指卡在凹槽内,便于人工用力,快速省力地将打料模具与下料模具分开。
[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002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从陶瓷插芯整料上分离陶瓷插芯毛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下料模具I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27]图4为图1中打料模具2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的仰视图;
[0029]图6为陶瓷插芯整料3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下料模具;11、下料板;12、挡圈;13、中心盲孔;14、下料孔;15、导向孔;2、打料模具;21、打料板;22、下料针;23、导向柱;24、凹槽;25 ;通孔;3、陶瓷插芯整料;31、陶瓷插芯毛坯;32、中心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31]一种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用于将集成于陶瓷插芯整料3上的陶瓷插芯毛坯31与陶瓷插芯整料3分离,包括下料模具1、打料模具2。
[0032]陶瓷插芯毛坯31有八个,集成于陶瓷插芯整料3上,陶瓷插芯整料3的中心部位为中心柱32。八个陶瓷插芯毛坯31以中心柱32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如图6所示。
[0033]下料模具I的结构如图2-3所示,用于使陶瓷插芯整料3定位,及陶瓷插芯毛坯31的下料。下料模具I包括下料板11、挡圈12。
[0034]下料板11为长方体结构,底面固定有两条支撑腿。下料板11的中心部位处设有用于使中心柱32定位的中心盲孔13,中心盲孔13还可避免当人工合模用力偏大时或毛坯偏脆的情况下,中心柱32或分离后的剩料混入分离后的毛坯产品中。中心盲孔13的直径为中心柱32直径的两倍。
[0035]下料板11上于中心盲孔13的外围等角度分布有八个下料孔14,以中心盲孔13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
[0036]下料孔14的内径与陶瓷插芯毛坯31的直径大0.1-0.2mm,下料孔14中心点到中心盲孔13中心点的距离与陶瓷插芯毛坯31中心点到中心柱32中心点的距离相等。下料板11的四个角点处还分别设有导向孔15。
[0037]挡圈12为长方框型结构,固定于下料板11顶面四周。挡圈12密封了下料模具I与打料模具2合模后存在的间隙,当该分离装置发生晃动时,挡圈12可避免分离后的剩料混落入分离后的毛坯产品中。
[0038]打料模具2的结构如图4-5所示,用于使陶瓷插芯毛坯31从陶瓷插芯整料3上脱落。打料模具2包括打料板21、下料针22、导向柱23。
[0039]打料板21为长方体结构,其长、宽尺寸分别与下料板11的长、宽尺寸相同,打料板2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24,打料板2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25。下料针22设有八个,等角度地固定于打料板21的底面,下料针22的底端为半球形结构,下料针22的直径比下料孔14的孔径小0.1-0.12 mm,下料针22中心点到通孔25中心点的距离与下料孔14中心点到中心盲孔13中心点的距离相等。导向柱23设有四个,分别固定于打料板21的四个角点处,导向柱23的底端为半球形结构,导向柱23的直径比导向孔15的孔径小
0.1-0.15 mm,导向柱23与导向孔15相配合,以使打料模具2与下料模具I定位。
[0040]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如下:
[0041]人工首先将中心柱32、陶瓷插芯毛坯31分别对准并置于中心盲孔13、下料孔14中,由于中心盲孔13的直径为中心柱32直径的两倍,对准精度要求低,使得陶瓷插芯整料3与下料模具I对准时间缩短;接着将导向柱23对准并部分置于导向孔15中,以使打料模具2与下料模具I定位,导向柱23及下料针22底端的半球形结构,便于下料针22、导向柱23快速插入下料孔14、导向孔15内,节省了打料模具2与下料模具I的对准时间;然后按压打料模具2,打料模具2与下料模具I合模,陶瓷插芯毛坯31在下料针22的挤压下从陶瓷插芯整料3上脱离,并从下料孔14脱出,完成分离。打料模具2与下料模具I拔模时,人手的两根手指卡在两凹槽24内,稍微用力,即可快速省力地将打料模具2与下料模具I分开。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用于将集成于陶瓷插芯整料(3)上的陶瓷插芯毛坯(31)与陶瓷插芯整料(3)分离,该分离装置包括下料模具(I)及打料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模具(I)包括下料板(11)、固定在下料板(11)顶面外周的挡圈(12 ); 所述下料板(11)的中心部位处设有用于使陶瓷插芯整料(3)的中心柱(32)定位的中心盲孔(13);下料板(11)上设有数量与陶瓷插芯毛坯(3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与陶瓷插芯毛坯(31)对应的多个下料孔(14 );下料板(11)上还设有多个导向孔(15 ); 所述打料模具(2)包括打料板(21)、固定于打料板(21)底面与下料孔(14)配合的下料针(22)、固定于打料板(21)底面与导向孔(15)配合的导向柱(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盲孔(13)的直径为中心柱(32)直径的两倍;所述下料孔(14)的直径比陶瓷插芯毛坯(31)的直径大0.1-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3)的直径比导向孔(15)的孔径小0.1-0.15mm ;下料针(22)直径比下料孔(14)的孔径小0.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孔(14)设有八个,以中心盲孔(13)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3)的底端为半球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针(22)的底端为半球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3、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料板(21)的侧壁上带有凹槽(2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插芯毛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料板(21)的侧壁上带有凹槽(24)。
【文档编号】B28B11/00GK204076466SQ20142049711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张润青, 李德震, 张爱民, 杨海涛 申请人:河北智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