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移模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665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液压移模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压移模小车,借助包括车体,在车体上均匀设置多个平拉油缸和斜拉油缸,其中斜拉油缸铰接固定在固定端上,通过固定端的移动,实现斜拉油缸的双向操作,节省了基础建设投入,一方面能够保证T梁侧模在拆模合模操作时有较为均匀的受力,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成本;为了减小在T梁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在液压移模小车上搭接设置有带导轨的移动板体,配合T梁上的滚轮,将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少阻力;并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斜拉油缸有固定作用,可以将T梁侧模稳定的固定在车体上,降低了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
【专利说明】液压移模小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T梁模具用液压移模小车。

【背景技术】
[0002]T梁作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节约混凝土、自重轻、跨越能力强等特点,在T梁的浇筑中需要用到模具,模具是由侧模、底模和端模等组成的钢模,重量较大,目前在施工制作T梁的过程中需要重复多次的拆模合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由于完全借助人工操作,整体效率比较低,造成施工周期的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较高,并且由于侧模具有较大的重量,还存在着一定的操作危险性,因此目前工作的重点是研制一种节约人力成本、工作效率较高、方便拆模合模操作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移模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液压移模小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危险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移模小车,包括有车体、平拉油缸、斜拉油缸、固定端,
[0005]所述车体水平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上表面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多个平拉油缸,在每个平拉油缸的一侧均设置有斜拉油缸,所述斜拉油缸底部连接在固定端上,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车体上表面;
[0006]所述车体表面设置有固定端移动轨道,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移动轨道上,沿着所述固定端移动轨道运动;
[0007]所述固定端底部有一凸出台板,在所述台板上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内穿插有固定销。固定端可以在固定端移动轨道上移动,目的在于方便调整斜拉油缸的操作范围,当浇筑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模时,中间的液压移模小车在对一侧的侧模实行完拆模合模操作后,可以直接移动到另外段,针对另一侧的侧模实行拆模合模操作,可以节约整体的基础建设投入;也可以根据具体侧模受力的要求调整斜拉油缸在车体上的位置,通过销孔内穿插固定销进行固定,操作比较便捷。
[0008]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液压移模小车,所述固定端移动轨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体的两个侧面相平齐。
[0009]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液压移模小车,所述车体靠近T梁的一侧搭接有移动板体,所述移动板体上设置有侧模轨道。
[0010]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液压移模小车,所述平拉油缸铰接固定在所述车体上,在180°平面内活动。
[0011]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液压移模小车,所述斜拉油缸底部铰接固定在所述固定端上,在180°平面内活动。
[0012]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移模小车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3]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移模小车主要用于T梁侧模浇铸时,侧模的移动,借助液压力作用,配合车体上均匀设置的多个平拉油缸、斜拉油缸的结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T梁侧模在拆模合模操作时有较为均匀的受力,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成本;为了减小在T梁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在液压移模小车上搭接设置有带导轨的移动板体,配合T梁上的滚轮,将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少阻力;并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斜拉油缸有固定作用,可以将T梁侧模稳定的固定在车体上,降低了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移模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移模小车车体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斜拉油缸结构设置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含义:101.车体,102.固定端移动轨道,103.平拉油缸,104.斜拉油缸,105.固定端,106.侧模轨道,107.导向轮,108.销孔,109.移动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0020]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移模小车结构示意图,包括有车体101、固定端移动轨道102、平拉油缸103、斜拉油缸104、固定端105、侧模轨道106、导向轮107、销孔108和移动板体109。
[0021]车体101水平设置在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上部,通过设置在车体101底部的导向轮107实现在导轨上的平移。在车体101的上表面等间距的铰链固定设置有三个平拉油缸103,平拉油缸103在其长度方向的180°平面内活动,在每个平拉油缸103的一侧均设置有斜拉油缸104,(图3所示为斜拉油缸设置图)斜拉油缸104在其长度方向的180°平面内活动,其中斜拉油缸104的底部铰链连接在固定端105上,固定端105底部设置在车体101表面设置的固定端移动轨道102上,实现在固定端移动轨道102上的移动,固定端移动轨道102的两端分别与车体101的两个侧面相平齐。固定端105的底部设置有一凸出台板,在台板上设置有销孔108,销孔108内穿插有固定销,在车体101靠近T梁的一侧搭接有移动板体109,移动板体109上设置有侧模轨道106。
[0022]在拆模操作时:
[0023]将固定端105在固定端移动轨道102上滑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将固定销插入销孔108内,将固定端105固定,即,固定住斜拉油缸104,斜拉油缸104靠近T梁侧模的一端和平拉油缸103靠近T梁侧模的一端均铰接在T梁侧模的支架上,启动两个油缸,拉动T梁侧模向液压移模小车上运动,此时T梁底部设置的滚轮与移动板体109上部设置的侧模轨道106位置相对应,转化成滚动摩擦。此过程就是借助移模小车完成的拆模操作,合模操作过程与此步骤相反。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移模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体(101)、平拉油缸(103)、斜拉油缸(104)、固定端(105), 所述车体(101)水平设置,在所述车体(101)的上表面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多个平拉油缸(103),在每个平拉油缸(103)的一侧均设置有斜拉油缸(104),所述斜拉油缸(104)底部连接在固定端(105)上,所述固定端(105)设置在所述车体(101)上表面; 所述车体(101)表面设置有固定端移动轨道(102),所述固定端(105)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移动轨道(102)上,沿着所述固定端移动轨道(102)运动; 所述固定端(105)底部有一凸出台板,在所述台板上设置有销孔(108),所述销孔(108)内穿插有固定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移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移动轨道(1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体(101)的两个侧面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移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1)靠近T梁的一侧搭接有移动板体(109),所述移动板体(109)上设置有侧模轨道(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移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拉油缸(103)铰接固定在所述车体(101)上,在180°平面内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移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油缸(104)底部铰接固定在所述固定端(105)上,在180°平面内活动。
【文档编号】B28B7/26GK204076462SQ20142058902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汤德良 申请人:江苏圣乐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