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构件长距离滑移就位的逐步推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24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构件长距离滑移就位的逐步推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构件长距离滑移就位的逐步推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和需要也在不断增加与提高,连体复杂高层建筑大量涌现。连体结构一般指两幢或几幢高层建筑之间由架空连接体相互连接,满足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连体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可以方便两塔楼之间的联系。当前的连体结构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由于连体结构的设置,使建筑外观上更具特色。目前大跨度高空连体钢结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高空散装法、分条(分块)吊装法、整体提升法、整体吊装法、悬臂安装法、高空滑移法、逆作安装法等。

某综合体项目的钢结构连廊主要由桁架连接而成的上部钢结构和下挂层钢结构组成。连廊整体平面呈矩形,包括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与A塔楼连接,由位于楼面板上的结构内部分和与其连接的悬挑部分组成,右边部分是将A塔楼和B塔楼连接在一起的悬空部分,悬空部分与结构内部分和悬挑部分同时对接,连廊的悬空部分和悬挑部分在同一平面内呈L形。上述钢结构连廊属于高挑异形超限结构,钢桁架的最大跨度为30m,高度4.4m。整体吊装高度为68.63米,其中悬挑部分的悬挑长度为11.050m,重量为165吨,提升无可靠支点。上部钢结构和下挂层钢结构所有构件重量达425吨,采用现有的大跨度高空连体钢结构施工方法不能完成上述钢结构连廊的施工,因此,需要先对所述钢连廊进行施工单元划分:将所述连廊结构内部分和所述连廊悬挑部分的上部钢结构的中间条块划为第一施工单元,将所述连廊悬挑部分的其余部分划为第二施工单元,将所述连廊悬空部分划为第三施工单元;采用高空散拼法和悬臂安装法在A塔楼楼面板上完成所述第一施工单元的施工;采用整体提升及整体提升后滑移完成所述第二施工单元和第三施工单元的施工。其中,整体提升后滑移的距离较大,需要一种逐步推拉装置来逐步实现施工单元的空中滑移就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构件长距离滑移就位的逐步推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构件长距离滑移就位的逐步推拉装置,包括滑移梁,在所述滑移梁上从外至内依次设有推拉器和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推拉器的本体铰接,在所述推拉杆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多个卡板,在所述滑移梁上固定有一个限位挡板,所述卡板拉压或顶压在所述限位挡板的内端面上。

在所述滑移梁的外端设有限位构件。

所述推拉杆是采用钢板制成的,每个所述卡板设有两个构件,两个所述构件对称地布置所述推拉杆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在推拉杆上设置多个卡板、在滑移梁上设置一个限位挡板,并使卡板拉压或顶压在限位挡板的内端面上,在推拉器的驱动下,通过逐步移动推拉杆,即可实现构件的长距离滑移就位。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移梁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拉杆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1、滑移梁;2、推拉杆;3、推拉器;4、卡板;5、限位挡板;6、限位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4,一种用于构件长距离滑移就位的逐步推拉装置,包括滑移梁1,在所述滑移梁1上从外至内依次设有推拉器3和推拉杆2,所述推拉杆2与所述推拉器3的本体铰接,在所述推拉杆2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多个卡板4,在所述滑移梁1上固定有一个限位挡板5,所述卡板4拉压或顶压在所述限位挡板5的内端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滑移梁1的外端设有限位构件6。所述推拉杆2是采用钢板制成的,每个所述卡板4设有两个构件,两个所述构件对称地布置所述推拉杆2的两侧。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