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造建筑物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涉及到墙体的阴阳角的混凝土浇筑。目前,建造墙体的阴阳角时,首先需要支撑、固定好对应的定型金属角模,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到角模围成的空间中,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拆除角模,阴阳角即建造完成。
由于凝固后的混凝土与定型金属角模粘接的比较紧密,导致拆模操作的难度很大。在现有技术中,拆除定型金属角模一般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使用凿具在定型金属角模与混凝土贴合面上凿出缝隙或是采用大锤敲打外露的角膜板面,再使用撬棍将定型金属角模撬开,进而拆除下来。此种拆模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危险性高,而且定型金属角模也容易变形,导致定型金属角模维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更重要的是,还会对建造好的阴阳角不可避免的造成破坏,严重影响墙体的建造质量以及外观观感。
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小拆模操作对墙体质量的影响,已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其在进行拆模操作时不会对墙体造成破坏,减小了拆模操作对墙体质量的影响,而且也使得拆模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其包括:
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的浇筑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纹杆;
能够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的扳手。
优选的,上述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所述浇筑模板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每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均与一个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上述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螺纹杆的远离所述浇筑面的一端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杆的直径。
优选的,上述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所述连接杆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上述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上焊接有与所述扳手配合工作的连接环。
优选的,上述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所述扳手为能够插入到所述连接环中,并与所述连接环卡紧的杆状扳手。
优选的,上述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所述螺纹杆包括分别靠近两端设置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段之间的圆杆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包括螺纹杆和扳手,用于拆除浇筑模板,此浇铸模板的浇筑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其中,螺纹杆能够穿过第一螺纹孔,并与螺纹孔实现螺纹配合,而扳手则用于带动螺纹杆在螺纹孔中转动。在使用此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浇筑墙体时,首先令螺纹杆的穿过螺纹孔的端面与浇筑面(此浇筑面指的是浇筑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然后进行浇筑模板(及其上的螺纹杆)的支撑、固定,再浇筑混凝土并待其凝固,之后通过扳手拧动螺纹杆在螺纹孔中转动,使得螺纹杆的端部凸出浇筑面而与混凝土抵触,继续拧动螺纹杆,由于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固定不动,所以在螺纹作用下,浇筑模板会沿螺纹杆的轴向向远离墙体的方向移动,进而令浇筑模板与墙体之间产生缝隙而实现脱离,最后再将浇筑模板完全拆下,即完成了墙体的浇筑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通过螺纹杆和浇筑模板的螺纹配合实现了浇筑模板与混凝土的分离,不再使用凿具、大锤、撬棍等工具进行拆模操作,从而避免了对墙体的破坏,令墙体的建造质量以及外观观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拆模操作更加省时省力,同时也减小了对浇筑模板造成的伤害,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杆和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纹杆、连接杆和连接环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扳手与螺纹杆、连接杆和连接环的配合工作的示意图;
图5为浇筑模板(阴角模)与螺纹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浇筑模板(阴角模)与螺纹杆、连接杆和连接环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浇筑模板(阳角模)与螺纹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浇筑模板(阳角模)与螺纹杆、连接杆和连接环的配合示意图。
在图1-图8中:
1-浇筑模板,2-第一螺纹孔,3-螺纹杆,4-扳手,5-连接杆,6-第二螺纹孔,7-连接环;
31-第一螺纹段,32-第二螺纹段,33-圆杆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其在进行拆模操作时不会对墙体造成破坏,减小了拆模操作对墙体质量的影响,而且也使得拆模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用于拆除浇筑面(此浇筑面指的是浇筑模板1与混凝土接触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的浇筑模板1,此浇筑模板1可以为建筑墙体阴阳角的定型金属角模(包括阴角模和阳角模),但不仅限于定型金属角模,其也可以是其他模具。此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包括:穿过第一螺纹孔2,并与第一螺纹孔2螺纹配合的螺纹杆3,也可以将其称之为顶丝;能够带动螺纹杆3转动的扳手4,此扳手4可以与螺纹杆3连接为一体,也可以分离设置,使其与螺纹杆3分别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在使用时再进行相互配合。
在使用此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浇筑墙体时,首先令螺纹杆3的穿过第一螺纹孔2的端面与浇筑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然后进行浇筑模板1的支撑、固定,再浇筑混凝土并待其凝固,之后通过扳手4拧动螺纹杆3在第一螺纹孔2中转动,使得螺纹杆3的端部凸出浇筑面而与混凝土抵触,继续拧动螺纹杆3,由于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固定不动,所以在螺纹作用下,浇筑模板1会向远离墙体的方向移动,进而令浇筑模板1与墙体之间产生缝隙而实现脱离,最后再将浇筑模板1完全拆下,即完成了墙体的浇筑操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有阴阳角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尤其是适用于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可显著较少结构表面破坏,即,由于此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是通过调节螺纹杆3以起到撑开浇筑模板1与混凝土的作用,不采用常规剔凿等方式,可大幅减少对混凝土壁面的破坏;此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采用专用机械加工制作,制作简便、效率高、精度高,用于制造螺纹杆3、连接杆5、连接环7和扳手4的φ20mm、φ30mm圆钢等均为现场常用材料,取材方便;加工时,采用专用机械(开孔机)加工第一螺纹孔2,加工效率高,成品率高,便于流水加工;此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拆模方便、快捷,同时,此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在拆装过程中,不妨碍正常施工,拆模时也不必撬动浇筑模板1,减少了浇筑模板1的损坏,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浇筑模板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每个第一螺纹孔2均与一个螺纹杆3螺纹连接,如图5-图8所示。为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实现拆模操作,本实施优选每个浇筑模板1上均开设多个第一螺纹孔2,并且令多个第一螺纹孔2均布在浇筑模板1上,而每一个第一螺纹孔2中都插有一个螺纹杆3。在进行拆模操作时,对分布在浇筑模板1的不同的部位的螺纹杆3进行旋拧,就可更加简单、快速的令浇筑模板1与混凝土分离。具体的,通过开孔机在在浇筑模板1的两翼板上开第一螺纹孔2,每个翼板上下各开一个第一螺纹孔2,螺纹孔在距翼板左右边缘50mm,距上下边缘100mm的部位开设,开孔时避开浇筑模板1的背楞。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型金属角模拆模的顶丝装置中,还包括与螺纹杆3的远离浇筑面的一端连接的连接杆5,连接杆5的直径大于螺纹杆3的直径,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以及部件的工作可靠性,优选在螺纹杆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位于浇筑模板1的外侧,用于延长螺纹杆3伸出浇筑模板1的距离,从而便于与扳手4连接,减小扳手4转动时与浇筑模板1发生干涉的几率,同时也便于操作人员对扳手4施加作用力。此外,令连接杆5的直径大于螺纹杆3的直径,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同时也便于实现与螺纹杆3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连接杆5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连接杆5通过第二螺纹孔6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杆5由φ30mm、长55mm的圆钢加工而成,在圆钢一端内部加工一深度为15mm,直径为20mm的螺纹圆孔,即第二螺纹孔6,螺纹杆3远离浇筑面的一端能够伸入到该第二螺纹孔6中与第二螺纹孔6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连接杆5与螺纹杆3的可拆卸连接。在拆模完成后,可将连接杆5从螺纹杆3上拆除下来,继续用于其它浇筑模板1的拆除,只配备一个连接杆5就可实现对全部螺纹杆3的连接、旋拧操作,从而降低了改造成本。
如图2-图4所示,连接杆5的另一端的端面上焊接有与扳手4配合工作的连接环7。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为拆模操作提供方便,优选还在连接杆5另一未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的端面上焊接有连接环7,此连接环7可以直接作为扳手4使用,通过操作人员直接对连接环7施加作用力实现对螺纹杆3的旋拧,也可以将其作为与扳手4配合工作的部件,即,使扳手4穿过连接环7以与其卡紧,再对连接环7施加作用力,如图4所示。具体的,连接环7为直径50mm的圆钢环,其采用φ20mm圆钢煨制而成。
本实施例中,优选扳手4为能够插入到连接环7中,并与连接环7卡紧的杆状扳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扳手4,可以为市面上常见的扳手,但本实施例优选为直杆状扳手(可以将扳手4理解为一段直杆),其具体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φ20mm的圆钢加工而成。此种结构的扳手4,便于取材,有利于技术方案的实现。
更加优选的,螺纹杆3包括分别靠近其两端设置的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以及位于第一螺纹段31和所述第二螺纹段32之间的圆杆段33,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螺纹段31用于与第一螺纹孔2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段32用于与第二螺纹孔6配合连接,而中间部分则为光滑的圆杆段33,与螺纹杆3在整个长度上都设置螺纹的方式相比,此种设置方式不仅降低了螺纹杆3的加工制造难度,而且不在中间部分上加工螺纹,能够令整个螺纹杆3的强度得到提升,避免了螺纹杆3发生意外断裂的风险,保证了拆模操作的正常进行。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使用φ20mm的圆钢加工成螺纹杆3,其整体长度为100mm,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上被加工出长度均为15mm的同向螺纹,浇筑模板1支设时,此螺纹杆3与浇筑模板1一起作为支模部件,如图5-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达到拆模条件时,先将连接杆5与螺纹杆3连接紧固,再使用扳手4拧动连接环7,通过连接杆5带动螺纹杆3向浇筑模板1的内侧方向前进,顶住混凝土面,通过螺纹反力促使浇筑模板1与混凝土面剥离开,达到松动浇筑模板1的目的,而后再逐一连接并拧动其余螺纹杆3,最终达到拆除浇筑模板1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其余的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