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夹。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使用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加工墙体,其中模板施工非常重要,模板加固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墙体的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公开号为CN2026727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强型对拉螺栓,包括对拉螺栓、方钢挡板、锁紧套管和钢板插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拉螺栓包括拉杆和螺杆,拉杆的一端为小头、另一端为大头,拉杆另一端的大头与螺杆连接,螺杆与锁紧套管连接,锁紧套管尾部开有旋转杆插孔,在对拉螺栓的拉杆前部和螺杆部分别套有方钢挡板,在对拉螺栓的拉杆前部位于方钢挡板之前处设有能插入钢板插销的插销孔。
上述方案中,采用方钢挡板夹持主楞,同时使得模板被夹紧,控制剪力墙的厚度,以及避免模板涨模,两个调节方钢挡板的间距通过对拉螺栓调节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夹,其优点是调节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快速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供钢筋穿过的穿线槽,所述底座上设有与穿线槽相对应、用于包裹钢筋的包裹体,所述包裹体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上设有用于卡紧钢筋的卡齿,所述卡接件上设有联动卡齿转动的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未使用前,卡接件受弹性件的作用向包裹体转动处于相对收拢的状态,在使用时,将穿线槽对准墙体上凸出的钢筋插入,同时掰动卡接件,使得卡接件向外转动,包裹体与穿线槽贯通,此时钢筋可穿过整个包裹体,调整至合适位置后,松开卡接件,卡接件通过其上设有的卡齿与钢筋卡紧,进一步调整时,只需要将卡接件向外摆动,使得卡齿脱离钢筋,就能够调整整个快速夹的位置,在墙体的两侧均使用该快速夹,能够实现快速,方便的调节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依次连接的缠绕段、弯折段和绕回段,所述弯折段向卡接件的一侧弯折,所述绕回体向卡接件的另一侧弯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扭簧对卡接件实现缠绕式的包裹效果,提高了卡接件的压紧效果和弹性强度,相对应的,卡接件上的卡齿对钢筋能够更好得卡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裹体上设有供缠绕段缠绕的第一转轴,包裹体上 设有供卡接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设有第一限位盘,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轴可以供扭簧的缠绕段实现更多的缠绕,使得扭簧能够较好的固定,而第一转轴的两端通过第一限位盘实现轴向限位,避免了第一转动轴的抽动,相对应的第二转轴通过第二限位盘避免了轴向上的抽动,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裹体上设有与底座连接的三角支撑板,所述卡接件的转动方向朝向三角支撑板与底座的连接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支撑板对于包裹体起到了支撑效果,当卡接件克服弹性力转动时,此时弹性力转变为向三角支撑板的应力,而三角支撑板的各个位置得到了固定,进而避免了包裹体的结构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焊接槽,所述包裹体上设有与焊接槽配合的焊接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裹体上的焊接脚插入焊接槽实现了一定的结构预固定效果,进一步的再进行焊接时,一方面在包裹体的外边缘焊接,另一方面在焊接体的多个焊接脚上焊接,焊接覆盖面积大,焊接固定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焊接槽为四个,且组成长方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四个焊接脚形成了多点固定,且多个固定点形成了轴对称的长方形结构,结构对称,避免了应力集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朝向包裹体凸出的型腔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型腔体使得底座的结构更加凹凸不平化,进而整体抗弯折性能得到提升,避免了操作卡接件时底座的弯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定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孔可将底座整体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一侧导通的弧形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使得底座的下表面形成凹陷的结构,可以使得底座的整体抗弯折性能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更加方便,采用直接套装滑移调节的方式,夹持位置容易调节,且卡齿能保证卡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显焊接槽和焊接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件和扭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件和扭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穿线槽;12、焊接槽;13、型腔体;14、定位孔;15、弧形槽;2、包裹体;21、焊接脚;3、卡接件;31、卡齿;4、扭簧;41、缠绕段;42、弯折段;43、绕回段;5、第一转轴;51、第一限位盘;6、第二转轴;61、第二限位盘;7、三角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快速夹,用于配合钢筋和模板控制剪力墙的厚度,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供钢筋穿过的穿线槽11,底座1上设有包裹体2,包裹体2供钢筋进一步穿过。底座1上设有四个焊接槽12,且整体组成长方形结构,包裹体2上设有与焊接槽12配合的焊接脚21,包裹体2上的焊接脚21插入焊接槽12实现了一定的结构预固定效果,进一步的再进行焊接时,一方面在包裹体2的外边缘焊接,另一方面在焊接体的多个焊接脚21上焊接,焊接覆盖面积大,焊接固定效果较好。
在包裹体2上设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其中第一转轴5上安装有扭簧4,扭簧4包括依次连接的缠绕段41、弯折段42和绕回段43,缠绕段41在第一转轴5上形成缠绕结构,第二转轴6上设有卡接件3,卡接件3沿第二转轴6转动,其朝向包裹体2的一侧设有卡齿31,扭簧4的弯折段42向卡接件3的一侧弯折,绕回段43向卡接件3的另一侧弯折,形成卡接件3的拉动效果。
使用时,转动卡接件3,卡接件3向外转动后包裹体2形成空腔,可供钢筋穿过,当卡接件3随着扭簧4复位式,其端部的卡齿31与钢筋相抵触,实现卡接咬合。同一块剪力墙的两侧均使用该快速夹,实现模板的位置控制以及墙体成型厚度的控制。
底座1上设有型腔体13以及弧形槽15,底座1的下表面形成凹陷的结构,可以使得底座1的整体抗弯折性能更好。底座1上设有两个定位孔14,可将底座1整体固定安装。
第一转轴5的两端设有第一限位盘51,第二转轴6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盘61,第一转轴5的两端通过第一限位盘51实现轴向限位,避免了第一转动轴的抽动,相对应的第二转轴6通过第二限位盘61避免了轴向上的抽动,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底座1与包裹体2之间连接有三角支撑板7,其结构实现了加强筋的效果,当卡接件3克服弹性力转动时,此时弹性力转变为向三角支撑板7的应力,反复转动卡接件3依然能够避免包裹体2的结构形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