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4651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各类公共建筑中的混凝土梁通常需要相应结构对其进行支撑,而简单的钢柱支撑结构无法满足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使得钢柱与混凝土梁的整体性更好,结构强度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混凝土梁、钢柱,钢柱顶端设置有水平投影面积大于钢柱横截面面积的钢板,钢板设置有供钢筋通过的开孔,钢柱内设置的钢筋通过开孔而延伸至混凝土梁,钢柱的内腔中填充有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适用于各类公建钢柱支撑混凝土构件部分,且相互之间结构整体性更好,支撑结构的强度更高。

进一步,钢板与钢柱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结构加强肋。

进一步,钢柱为方柱或者圆柱。

进一步,钢柱内填充的混凝土的高度h≥1.5d,当钢柱为钢管时,d为钢管的直径;当钢柱为正方形钢管时,d为正方形钢管的边长。

进一步,所述钢板设置有嵌入混凝土梁的凸起。

进一步,所述凸起呈半球形。

进一步,钢柱的内壁自上而下布置有凸起筋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参见图1,其包括水平布置的混凝土梁1和安装于混凝土梁下方的钢柱2,该钢柱作为混凝土梁的竖向支撑构件,而钢柱顶端设置有水平投影面积大于钢柱横截面面积的钢板3,钢板与混凝土梁具有更多的接触面,钢板设置有供钢筋通过的开孔4,该开孔大体上位于钢板的中心位置,钢柱内设置的钢筋7通过开孔而延伸至混凝土梁,钢柱的内腔中填充有混凝土6。

从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在钢柱内填充的混凝土中布置的钢筋延伸至混凝土梁部分,如此,则进一步增强了混凝土梁与钢柱之间的整体性,大大提高二者之间的结构强度。

参见图1所示,钢板位于钢柱的凸缘部分由于沿着混凝土梁水平延伸,此部分水平延伸结构为提高结构强度,钢板与钢柱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结构加强肋5,该加强肋位于凸缘部分的下表面与钢柱的侧壁之间,如此则保证钢板的凸缘部分不至于局部受力不均而造成变形的情况发生,该凸缘部分可以是环形(圆形)凸缘,也可以是方形凸缘。

对于本文提高的钢柱,其可以是方柱或者圆柱,方柱可以是截面为正方形,考虑到完全填充钢柱内腔体存在不经济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钢柱的内腔体只填充钢柱靠近混凝土梁的部分,该填充部分的填充高度如下:钢柱内填充的混凝土的高度h≥1.5d,当钢柱为钢管时,d为钢管的直径;当钢柱为正方形钢管时,d为正方形钢管的边长,而在该钢柱内的填充底部设置相应的隔离板。

另外,钢筋可以采用多种组合形式,例如钢筋笼结构,本实施例采用如下钢筋构造:环向布置多根钢筋并在环向布置的钢筋布置螺旋箍筋。

而钢板上表面可以设置嵌入混凝土梁的凸起,例如半球形凸起。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可以看出,钢柱截面较小,不仅满足建筑美观需要,而且实现混凝土与钢结构共同受力,相互之间构成一个整体结构。

而在钢柱2的内壁自上而下布置有凸起筋条,该凸起筋条既能够增强钢柱与混凝土之间的整体性,也能够增强钢柱自身的结构强度,例如,在钢柱内壁环形阵列布置八条上下贯通的凸起筋条,凸起高度4mm,并且,在钢柱内壁设置纹路结构,也能够提高混凝土与钢柱之间的摩擦力。

而在钢板、钢柱外部可包裹橡胶套,避钢板、钢柱暴露于空气中遭受侵蚀。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