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5298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尤其涉及高架道路停车场设备。



背景技术:

已有的沿道路方向架建的高架道路停车场技术通常采用引桥(又称匝道)的方式由驾驶员将车辆开进开出停车场。由于匝道布置需要占用较长的道路空间,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较短街道或空间的应用、对于停车场的多层布置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其匝道可部分或全部由电梯替代,不仅可以在主干道路上架建,也可在较短街道、小区、街边绿地或广场等不便布置匝道的地方架建,还可方便实现局部或整个停车场的多层布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包括上匝道、第一电梯、停车主桥、第二电梯、楼梯、下匝道。所述停车主桥主要由用于存放车辆的桥面平台、护栏和其下面固定安装在道路两侧绿带、道路中间分车带或闲置地带上的支撑立柱构成,它固定架建在道路及其架建区域的上方,其长、宽可随道路或架建区域地面形状而设置,既可沿道路延伸,也可随架建地宽度拓展,还可整体或局部设计成一层或多层,停车主桥上面为普通路面设计、画有存车位和行车路线,主要用于提供存车位和必要的车辆进出通道,停车主桥下方形成的空间仍用于车辆正常行驶或其它地面原有用途;所述上匝道、下匝道分别固定安装在进出停车主桥的道路两边的绿带上,上匝道、下匝道可分别至少设置一个或多个,对需要但不便布置匝道的地方,其匝道可用第一电梯代替,地面及各层停车主桥面即为第一电梯的平层位置,第一电梯采用载货电梯或汽车升降机,主要用于车辆的提升和下降;上(下)匝道或第一电梯与停车主桥有机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高架道路停车场的主体,固定架建在道路及架建区域的上方,其长、宽可随道路或架建区域地面形状而设置,停车主桥上无须安装或设置移动车辆的机电传动机构或装置、车辆在停车主桥上的存取靠司机驾驶车辆自行完成;停车主桥还设置有多部第二电梯或楼梯与其相连以方便人员进出,第二电梯或楼梯可同时布置,也可仅布置其中一种,第二电梯采用客梯或自动扶梯,地面及各层停车主桥面为电梯的平层位置,第二电梯主要用于人员的上下;对于需要布置多层停车主桥的地方,第一电梯、第二电梯可方便地将各层停车主桥面及地面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车辆和人员的顺利进出。

存车时,可由司机通过上匝道直接开到停车主桥上面的所选存车位上进行锁车存放,也可将车辆开进第一电梯并借助该电梯将车辆提升至所选停车主桥面,电梯停梯平层后,再由司机将车辆开到停车主桥上面的所选存车位上,待确认车辆停放妥当后,司机可就近通过楼梯或第二电梯离开停车场;取车时,司机可通过楼梯或第二电梯进入上面所述停车场到达目标车辆存放位置,再由司机将车辆直接通过选定下匝道驶离停车场,也可借助第一电梯将车辆驶离停车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高架道路停车场,不仅可以在主干道路上架建形成主干道高架道路停车场,也可在较短街道、小区、街边绿地或广场等不便布置匝道的地方架建形成独立的高架停车岛,又可方便实现局部或整个停车场的多层布置,更可方便实现不同区域的高架停车岛与主干道高架道路停车场的有机连接形成一体化的高架道路停车场网络。该实用新型不额外占用土地、不影响道路正常行车或地面原有用途,还可多车同时存取、缩短多车存取时间。同时,还可在行车高峰时将多余车辆暂开其上以缓解路面交通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钢结构的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一种钢结构的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一种钢结构的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的俯视布置示意图。

图中,1.上匝道,2.第一电梯,3.停车主桥,4.第二电梯,5.楼梯,6.下匝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主干道路上架建的钢结构的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包括上匝道1、停车主桥3、第二电梯4、楼梯5、下匝道6。所述停车主桥3主要由用于存放车辆的桥面平台、护栏和其下面固定安装在道路两侧绿带、道路中间分车带或闲置地带上的支撑立柱构成,它固定架建在道路及其架建区域的上方,其长、宽可随道路或架建区域地面形状而设置,既可沿道路延伸,也可随架建地宽度拓宽,停车主桥3上面为普通路面设计、画有存车位和行车路线,主要用于提供存车位和必要的车辆进出通道,停车主桥3下方形成的空间仍用于车辆正常行驶或其它地面原有用途;所述上匝道1、下匝道6分别固定安装在进出停车主桥3的道路两边的绿带上,上匝道1、下匝道6分别设置了多个;上匝道1、下匝道6与停车主桥3有机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高架道路停车场的主体,固定架建在道路及架建区域的上方,其长、宽可随道路或架建区域地面形状而设置,停车主桥3上无须安装或设置移动车辆的机电传动机构或装置,车辆存取靠司机驾驶车辆自行完成;停车主桥3还设置有多部第二电梯4或楼梯5与其相连以方便司机进出,第二电梯4或楼梯5同时或单独布置、可互为替代,第二电梯4采用客梯或自动扶梯,地面及各层停车主桥面为电梯4的平层位置,第二电梯4主要用于人员的上下。

【实施例2】

较短街道、小区、街边绿地或广场等不便布置匝道的地方架建的高架道路停车场(岛),其匝道可用第一电梯2代替,第一电梯2采用载货电梯或汽车升降机,地面及各层停车主桥面即为第一电梯2的平层位置,第一电梯2主要用于车辆的提升和下降;由于第一电梯2、第二电梯4相继应用于所述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因此使得其停车主桥3的多层设计也变得十分方便,第一电梯2、第二电梯4可方便地将各层停车主桥面及地面有机联系在一起,顺利实现车辆和人员进出。该停车场(岛)既可通过所述停车主桥3与主干道上的高架道路停车场进行有机连接形成一体化的高架道路停车场网络,也可作为功能完备的高架停车岛单独存在。

上面所述新型高架道路停车场,所述停车主桥3上没有安装或设置移动车辆的机电传动机构或装置、车辆在停车主桥3上的存取靠司机驾驶车辆自行完成。存车时,可由司机通过上匝道1直接开到停车主桥3上面的所选存车位上进行锁车存放,也可将车辆开进第一电梯2并借助该电梯将车辆提升至所选停车主桥面,电梯停梯平层后,再由司机将车辆开到停车主桥3上面的所选存车位上,待确认车辆停放妥当后,司机可就近通过楼梯5或第二电梯4离开停车场;取车时,司机可通过楼5或第二电梯4进入上面所述停车场到达目标车辆存放位置,再由司机将车辆直接通过选定下匝道6驶离停车场,也可借助第一电梯2将车辆驶离停车场。

行车高峰时可将多余车辆通过上匝道1或第一电梯2开上所述道路停车场进行直接或暂时存放,以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待行车高峰过后,再通过所选下匝道6或第一电梯2驶离停车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如在支撑立柱周边地面上增加防撞墩、利用限高杆对车型进行限制、利用传感器对所存车辆进行负荷限制或利用智能道闸栏杆对进出车辆进行有效管理等,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