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搅拌站物料自动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299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桩搅拌站分料控制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搅拌站物料自动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管桩,随着基础建设量的加大,管桩搅拌站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管桩搅拌站料车分料系统都采用人工控制。因为每根管桩所需要的混凝土量是一定的,而人工控制料车下料无法精确测量,有时多有时少,无法保证下到管桩线上的混凝土的重量,极大影响了管桩件的质量,也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除此之外,人工分料效率低下,并且在混凝土量下料过多时,多余的物料无法重新利用,造成了极大地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管桩搅拌站人工分料所造成的物料不准确、物料浪费以及效率低下的不足,提供一种管桩搅拌站物料自动布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桩搅拌站物料自动布料装置,包括料车,料车底端设置有料车卸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车上设置有料车称重传感器,所述料车称重传感器通过传输信号线连接工业计算机。

优选的,还包括信号放大板、控制继电器,所述信号放大板一端通过传输信号线连接工业计算机,另一端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继电器,所述控制继电器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料车卸料门。

优选的,所述料车卸料门上固定连接一气缸,所述控制继电器通过控制线连接气缸。

优选的,所述料车称重传感器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料车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料车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料车称重传感器为带模拟量传输通讯接口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料车上加装料车称重传感器,然后由工业计算机、信号放大板、控制继电器连接实现自动控制料车卸料门的开启关闭,实现快速准确分料,减少人工控制时物料过多或过少问题,从而保证了管桩质量;本实用新型由人工改为自动控制分料,大大提高了分料效率;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料车分入管桩生产线的混凝土重量,减少了物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 料车;2.料车卸料门;3. 料车称重传感器;4. 工业计算机;5. 信号放大板;6. 控制继电器;7. 气缸;8. 管桩生产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管桩搅拌站物料自动布料装置,包括料车1,料车1底端设置有料车卸料门2,料车1外壁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带模拟量传输通讯接口功能的料车称重传感器3,料车卸料门2固定连接一气缸7;料车称重传感器3通过传输信号线连接工业计算机4,工业计算机4通过传输信号线连接信号放大板5,信号放大板5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继电器6,控制继电器6通过控制线连接气缸7。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1)料车1移动到卸料工位管桩生产线8时,通过料车称重传感器3的信号传输,工业计算机4一直实时监测料车1中物料重量。

(2)启动工业计算机4卸料信号,工业计算机4通过信号放大板5、控制继电器6,利用控制线操纵气缸7开启料车卸料门2,对管桩生产线8进行分料工作。

(3)分料过程中,料车称重传感器3实时传输重量信号到工业计算机4,当上述(2)中分料到达预先设定重量时,工业计算机4通过信号放大板5、控制继电器6,利用控制线操纵气缸7关闭料车卸料门2,从而保证该管桩生产线8的混凝土重量达到设定要求,保证了管桩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