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017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墙保温材料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



背景技术:

保温材料专指用于建筑墙体的一类保温材料,根据使用位置可分为:外墙保温材料,内墙保温材料,屋面保温材料;根据保温材料的内在成分可分为: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传统的外墙保温材料通常是根据专用的模具制造而成,而用模箱制造的外墙保温材料,后期需要脱模,但是模箱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诸多的不足,如:保温材料成型后,现有的模箱脱模工作较为困难,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包括底板、前挡板、左挡板、后挡板和右挡板,其底板为长方体、其上部前端设有前插槽、左端设有左插槽、后端设有后插槽、右端设有右插槽,前插槽、左插槽、后插槽和右插槽连通成矩形,所述的前挡板底端插入前插槽内、左挡板底端插入左插槽内、后挡板底端插入后插槽内、右挡板底端插入右插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前插槽、左插槽、后插槽和右插槽的外端均设有开口置于底板对应的边沿上,前插槽的内端与右插槽连通、右插槽的内端与后插槽连通、后插槽内端与左插槽连通、左插槽内端与前插槽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前挡板、左挡板、后挡板和右挡板外端的内侧上部均设有限位挡板,所述的限位挡板上设有绳索固定环Ⅰ,底板1的四角均固定着绳索固定环Ⅱ,绳索固定环Ⅰ与其对侧底板上的绳索固定环Ⅱ之间通过绳索牵拉,所述的绳索上设有松紧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前挡板上的限位挡板与左挡板的内端外侧卡接、左挡板上的限位挡板与后挡板的内端外侧卡接、后挡板上的限位挡板与右挡板的内端外侧卡接、右挡板上的限位挡板与前挡板内端外侧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前挡板、左挡板、后挡板和右挡板中至少一个外端上设有固定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底板上安装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各挡板之间对接,方便安装着拆卸,极大的方便了脱模工作,降低劳动强度、提供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包括底板1、前挡板2、左挡板3、后挡板4和右挡板5,其底板1为长方体、其上部前端设有前插槽6、左端设有左插槽7、后端设有后插槽8、右端设有右插槽9,前插槽6、左插槽7、后插槽8和右插槽9连通成矩形,所述的前挡板2底端插入前插槽6内、左挡板3底端插入左插槽7内、后挡板4底端插入后插槽8内、右挡板5底端插入右插槽9内。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外墙保温材料用模箱,包括底板1、前挡板2、左挡板3、后挡板4和右挡板5,其底板1为长方体、其上部前端设有前插槽6、左端设有左插槽7、后端设有后插槽8、右端设有右插槽9,前插槽6、左插槽7、后插槽8和右插槽9连通成矩形,所述的前挡板2底端插入前插槽6内、左挡板3底端插入左插槽7内、后挡板4底端插入后插槽8内、右挡板5底端插入右插槽9内。前插槽6、左插槽7、后插槽8和右插槽9的外端均设有开口置于底板1对应的边沿上,便于插接安装,前插槽6的内端与右插槽9连通、右插槽9的内端与后插槽8连通、后插槽8内端与左插槽7连通、左插槽7内端与前插槽6连通。前挡板2、左挡板3、后挡板4和右挡板5外端的内侧上部均设有限位挡板10,所述的限位挡板10上设有绳索固定环Ⅰ11,底板1的四角均固定着绳索固定环Ⅱ12,绳索固定环Ⅰ11与其对侧底板1上的绳索固定环Ⅱ12之间通过绳索13牵拉,所述的绳索13上设有松紧调节装置14,用于前挡板2、左挡板3、后挡板4和右挡板5的外端位置的固定,避免向外开倾斜。前挡板2上的限位挡板10与左挡板3的内端外侧卡接、避免左挡板3内端上部向外涨开倾斜,左挡板3上的限位挡板10与后挡板4的内端外侧卡接、避免后挡板4内端上部向外涨开倾斜,后挡板4上的限位挡板10与右挡板5的内端外侧卡接、避免右挡板5内端上部向外涨开倾斜,右挡板5上的限位挡板10与前挡板2内端外侧卡接,避免前挡板2内端上部向外倾斜。前挡板2、左挡板3、后挡板4和右挡板5中至少一个外端上设有固定手柄15,用于脱模向外抽拉。底板1上安装移动轮16。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