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9411发布日期:2018-08-21 19:11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钢材,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



背景技术:

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是在整根钢筋上轧有外螺纹的大直径、高强度、高尺寸精度的直条钢筋。该钢筋在任意截面处都拧上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器进行连接或拧上带螺纹的螺帽进行锚固。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连续梁和大型框架结构,公路、铁路大中跨桥梁、核电站及地锚等工程。

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容易使得高强度精轧螺纹钢被腐蚀,使得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的强度变小,且现有的高强度精轧螺纹钢一般采用凸出的螺纹,容易产生材料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包括钢体,所述钢体由外钢层、耐酸钢管和内钢层组成,所述外钢层位于内钢层外围,且外钢层和内钢层之间设有耐酸钢管,且耐酸钢管上均匀间隔设有注浇孔,所述外钢层和内钢层之间通过注浇孔进行连通,所述钢体外表层设有防腐蚀层和抗氧化层,且防腐蚀层设置在抗氧化层表层,所述抗氧化层喷涂在钢体的外钢层外表层。

进一步地,所述钢体上设有螺纹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钢体上间隔设置横向凹槽,且横向凹槽与螺纹凹槽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钢体上螺纹连接有六角环,且六角环设置有多组。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层采用防腐涂料喷涂,所述抗氧化层采用高分子材料抗氧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钢体采用外钢层和内钢层组成,并在外钢层和内钢层之间设置耐酸钢管,使得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利用耐酸钢管的耐腐蚀性,便于延长螺纹钢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在耐酸钢管上设置连通外钢层和内钢层的注浇孔,使得外钢层和内钢层之间牢固结合,便于避免发生分层现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体上设置螺纹凹槽,改变传统采用螺纹凸条的结构,在导程和螺距相同的情况下,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体上间隔设置横向凹槽,便于在使用时进行捆扎时,利用横向凹槽嵌入捆扎用的钢丝,使得捆扎后不易滑动,增加捆扎的牢固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体上设置防腐蚀层和抗氧化层,便于利用防腐蚀层和抗氧化层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被腐蚀和氧化的速度,延长使用寿命,且通过在钢体上设置六角环,改变圆柱钢体易晃动的弊端,使得相邻的刚体之间不易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的螺纹凹槽和横向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体;2、六角环;3、螺纹凹槽;4、横向凹槽;5、防腐蚀层;6、抗氧化层;7、外钢层;8、注浇孔;9、耐酸钢管;10、内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包括钢体1,所述钢体1由外钢层7、耐酸钢管9和内钢层10组成,所述外钢层7位于内钢层10外围,且外钢层7和内钢层10之间设有耐酸钢管9,且耐酸钢管9上均匀间隔设有注浇孔8,所述外钢层7和内钢层10之间通过注浇孔8进行连通,所述钢体1外表层设有防腐蚀层5和抗氧化层6,且防腐蚀层5设置在抗氧化层6表层,所述抗氧化层6喷涂在钢体1的外钢层7外表层。

其中,所述钢体1上设有螺纹凹槽3。

其中,所述钢体1上间隔设置横向凹槽4,且横向凹槽4与螺纹凹槽3相交。

其中,所述钢体1上螺纹连接有六角环2,且六角环2设置有多组。

其中,所述防腐蚀层5采用防腐涂料喷涂,所述抗氧化层6采用高分子材料抗氧化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工作时,由于外钢层7和内钢层10组成钢体1,且外钢层7和内钢层10之间设置耐酸钢管9,在保证高强的情况下,利用耐酸钢管9的特性,使得螺纹钢更加耐用,以及耐酸钢管9上设置注浇孔8来连接外钢层7和内钢层10,使得外钢层7和内钢层10之间连接牢固,不易发生分层现象,由于钢体1采用螺纹凹槽3,改变传统采用螺纹凸条的结构,在导程和螺距相同的情况下,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在捆扎时,便于将钢丝嵌入钢体1的横向凹槽4内,使得钢丝与钢体1接触后,不易发生滑动,从而增加捆扎的牢固度,在使用过程中,钢体1外表层色防腐蚀层5和抗氧化层6会降低被腐蚀和氧化的速度,延长使用寿命,且钢体1上的六角环2,使得相邻之间的圆柱螺纹钢不易晃动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