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0940发布日期:2018-10-12 22:03阅读:18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沿用“等同现浇”理念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现浇混凝土或坐浆层,预制混凝土构件与现浇混凝土或坐浆层之间的结合面则成为了结构薄弱环节,而结合面处新老混凝土或混凝土与坐浆料之间的粘结性能是决定结合面力学性能的关键。为提高结合面处材料的粘结性能,广泛采用在结合面处设置粗糙面的施工工艺。目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设置粗糙面的方法包括拉毛(人工拉毛、机械拉毛)、凿毛(人工凿毛、机械凿毛)、露骨料(高压水射法、钢刷处理法)、花纹钢板成型等。各种方法虽均有所应用,但仍然存在各自的问题,如拉毛的粗糙度很难满足规范要求、凿毛易损伤已成型混凝土、露骨料工艺较复杂且造价较高,花纹钢板造价高且脱模相对困难且形成的“凹坑”深度有限,不能满足结合面的粗糙度要求。现有结合面成型工艺普遍存在粗糙度不足或工艺复杂、造价较高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乃至影响整体结构性能。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能有效解决现有的结合面成型工艺粗糙度不足、工艺复杂以及造价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混凝土构件,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剪力墙、预制混凝土柱或预制混凝土梁;

2)贴设泡泡膜,将泡泡膜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结合面对应的模板内表面;

3)剥离泡泡膜,待模板拆除后,剥离泡泡膜,此时预制混凝土结合面形成与泡泡膜尺寸及排布规律一致的凹坑。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泡泡膜在结合面上整幅布置。

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泡泡膜通过胶粘或图钉固定在模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通过泡泡膜使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形成与泡泡膜表面气泡尺寸及排布规律一致的凹坑,形成粗糙表面;无需使用脱模剂等材料,使用方便快速,并且泡泡膜价格低廉、种类规格丰富,可满足各种粗糙度的要求,极大地节约了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混凝土构件;2、结合面;3、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高粗糙度要求为例,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混凝土构件1,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为例;

2)贴设泡泡膜,其中泡泡膜的气泡尺寸为:直径为1cm、高度为0.6cm、间距为1.3cm,将上述泡泡膜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构件1的结合面2对应的模板内表面,其中结合面2为预制混凝土构件1需与现浇混凝土或坐浆层结合的表面,可位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底面或侧面以及预制混凝土柱或预制混凝土梁的端面;具体实施时,将泡泡膜通过胶粘固定在模板上;

3)剥离泡泡膜,待模板拆除后,剥离泡泡膜,此时预制混凝土结合面形成与泡泡膜尺寸及排布规律一致的凹坑3。

具体的方案为,所述泡泡膜在结合面2上整幅布置,避免拼接,以保证结合面凹坑的完整性和平整性,保证结合的牢固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低粗糙度为例,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混凝土构件1,以预制混凝土梁为例;

2)贴设泡泡膜,其中泡泡膜的气泡尺寸为:直径为0.5cm、高度为0.3cm、间距为1.3cm,将上述泡泡膜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构件1的结合面2对应的模板内表面,其中结合面2为预制混凝土构件1需与现浇混凝土或坐浆层结合的表面,可位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底面或侧面以及预制混凝土柱或预制混凝土梁的端面;具体实施时,将泡泡膜通过图钉固定在模板上;

3)剥离泡泡膜,待模板拆除后,剥离泡泡膜,此时预制混凝土结合面形成与泡泡膜尺寸及排布规律一致的凹坑3。

具体的方案为,所述泡泡膜在结合面上整幅布置,尽量避免拼接,以保证结合面凹坑3的完整性和平整性,保证结合的牢固性。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通过泡泡膜的设置,使预制混凝土结合面形成与泡泡膜表面气泡尺寸及排布规律一致的凹坑,形成粗糙表面;通过泡泡膜气泡尺寸及密度的选择和定制,可确保结合面粗糙度满足规范要求;另外泡泡膜价格低廉、产品种类规格丰富且可定制,能适用各种粗糙面的要求。

附注:

1、上述泡泡膜均采用聚乙烯塑料制成;

2、由于粗糙度不能直接定量,因此上述实施例中是以较高粗糙度和较低粗糙度为例,对泡泡膜尺寸进行限制。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混凝土构件;贴设泡泡膜,将泡泡膜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结合面对应的模板内表面;剥离泡泡膜,待模板拆除后,剥离泡泡膜,此时预制混凝土结合面形成与泡泡膜尺寸及排布规律一致的凹坑。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成型方法,利用泡泡膜实现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粗糙度要求,施工工艺简便,表面品质好,并且泡泡膜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并且具有可定制和易脱模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朱张峰;臧旭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16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