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盖板。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浇筑一般都是采用钢模板或木质结构的模板,制作成矩形或者圆形,采用振捣棒人工振捣;木模板多次使用后的木质结构的板材会很快松垮,就无法继续使用,那就是要重新更换和切割新的木质结构的板材,这样的操作方方式,材质成本高,同时人力成本也相当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盖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人多,工艺和质量不稳定;木模板多次使用后的木质结构的板材会很快松垮,就无法继续使用,那就是要重新更换和切割新的木质结构的板材,这样的操作方方式,材质成本高,同时人力成本也相当高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盖板,其包括模具盖板、设置在模具盖板下方两侧的第一模具侧板和第二模具侧板;所述模具盖板主体位置设置有混凝土进料漏斗;所述模具盖板通过第一菱形锁定机构和第二菱形锁定机构与第一模具侧板和第二模具侧板相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盖板中设置有穿过其自身的若干振动棒,述振动棒与模具盖板配合处设置有悬浮机构;所述悬浮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套、悬浮弹簧、调整垫圈和定位环,所述模具盖板上设置有腔体,所述导向套与定位环配合连接设置在腔体上,所述振动棒上套接有悬浮弹簧并且穿过导向套和定位环到腔体中,所述振动棒与定位套配合处设置有调整垫圈。
优选地、所述模具盖板整体呈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进料漏斗贯穿于模具盖板。
优选地、所述一种电动盖板还包括辅助进料装置;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具盖板上的第一自动升降组件、第二自动升降组件,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辅助进料漏斗;所述第一自动升降组件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上,另一端与第一横梁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自动升降组件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上,另一端与第二横梁配合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进料漏斗两端侧面分别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内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自动升降组件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上,另一端通过第一吊装环与第一横梁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自动升降组件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吊装环与第二横梁配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辅助进料漏斗位于混凝土进料漏斗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菱形锁定机构沿着模具盖板的圆弧方向而设置;所述第二菱形锁定机构沿着模具盖板的圆弧方向而设置;所述第一菱形锁定机构以混凝土进料漏斗为中心和第二菱形锁定机构对称。
优选地、所述模具盖板分别与第一模具侧板、第二模具侧板配合处设置有第一盖板定位销、第二盖板定位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盖板,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并且采用悬浮结构振动棒将浇筑出来的水泥柱,更加结实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盖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f-f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盖板,其包括模具盖板1、设置在模具盖板1下方两侧的第一模具侧板2和第二模具侧板3;所述模具盖板1主体位置设置有混凝土进料漏斗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进料漏斗8整体形状为上大下小的设计,而且,所述混凝土进料漏斗8贯穿于模具盖板1与模具盖板1内部的型腔相连通,这样可以让混凝土能够很好的进来,又可以小排量的进入模具盖板1内部的型腔中,所述模具盖板1通过第一菱形锁定机构4和第二菱形锁定机构9与第一模具侧板2和第二模具侧板3相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盖板1中设置有穿过其自身的若干振动棒5,所述振动棒5与模具盖板1配合处设置有悬浮机构11;所述悬浮机构11包括设置在导向套113、悬浮弹簧112、调整垫圈111和定位环114,所述模具盖板1上设置有腔体12,所述导向套113与定位环114配合连接设置在腔体12上,所述振动棒5上套接有悬浮弹簧112并且穿过导向套113和定位环114到腔体12中,所述振动棒5与定位套113配合处设置有调整垫圈1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盖板,所述模具盖板1整体呈圆弧形,考虑到一种电动盖板是可以围绕设置在一块的,这样圆弧形的设计,本实施例中,为了浇筑圆柱状的柱子而设计,所谓的比较好搭接在一块。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盖板,所述一种电动盖板还包括辅助进料装置7;所述辅助进料装置7包括设置在模具盖板1上的第一自动升降组件71、第二自动升降组件72,第一横梁75、第二横梁76和辅助进料漏斗78;所述第一自动升降组件71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1上,另一端与第一横梁配75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自动升降组件72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1上,另一端与第二横梁76配合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进料漏斗78两端侧面分别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梁75、第二横梁76的内侧面;所述第一自动升降组件71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1上,另一端通过第一吊装环73与第一横梁75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自动升降组件72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1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吊装环74与第二横梁76配合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进料漏斗78位于混凝土进料漏斗8的正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进料漏斗78可以通过第一自动升降组件71、第二自动升降组件72上升和下降,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进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盖板,所述模具盖板1分别与第一模具侧板2、第二模具侧板3配合处设置有第一盖板定位销(图中未标识)、第二盖板定位销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盖板1分别与第一模具侧板2、第二模具侧板3首先用第一盖板定位销(图中未标识)、第二盖板定位销10先接触性固定,然后采用第一菱形锁定机构4和第二菱形锁定机构9二次固定,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是拆卸还是固定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如图1-图4所示,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盖板,工作时,首先通过第一自动升降组件71、第二自动升降组件72将模具盖板1安放在模具主体1上,通过第一菱形锁定机构4和第二菱形锁定机构9将模具盖板1固定,振动棒5直接插入模具盖板1的型腔,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根据浇注工艺,控制接通振动棒5电源,完成混凝土的的振捣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盖板,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并且采用悬浮结构振动棒将浇筑出来的水泥柱,更加结实和美观。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1.一种电动盖板,其包括模具盖板、设置在模具盖板下方两侧的第一模具侧板和第二模具侧板;所述模具盖板主体位置设置有混凝土进料漏斗;所述模具盖板通过第一菱形锁定机构和第二菱形锁定机构与第一模具侧板和第二模具侧板相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盖板中设置有穿过其自身的若干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棒与模具盖板配合处设置有悬浮机构;所述悬浮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套、悬浮弹簧、调整垫圈和定位环,所述模具盖板上设置有腔体,所述导向套与定位环配合连接设置在腔体上,所述振动棒上套接有悬浮弹簧并且穿过导向套和定位环到腔体中,所述振动棒与定位套配合处设置有调整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盖板整体呈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进料漏斗贯穿于模具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电动盖板还包括辅助进料装置;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具盖板上的第一自动升降组件、第二自动升降组件,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辅助进料漏斗;所述第一自动升降组件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上,另一端与第一横梁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自动升降组件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上,另一端与第二横梁配合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进料漏斗两端侧面分别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升降组件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上,另一端通过第一吊装环与第一横梁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自动升降组件一端固定在模具盖板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吊装环与第二横梁配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进料漏斗位于混凝土进料漏斗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菱形锁定机构沿着模具盖板的圆弧方向而设置;所述第二菱形锁定机构沿着模具盖板的圆弧方向而设置;所述第一菱形锁定机构以混凝土进料漏斗为中心和第二菱形锁定机构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盖板分别与第一模具侧板、第二模具侧板配合处设置有第一盖板定位销、第二盖板定位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