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6944发布日期:2019-10-12 23:5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电石英晶体晶砣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压电石英晶体频率片行业小型化、超薄化的发展趋势,在切割过程中晶砣的尺寸越来越小,取砣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原来用胶将晶砣直接粘接到料板玻璃上(玻璃粘在料板上),取下时用力将晶砣从玻璃上直接掰下,在掰下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晶砣本身的玻璃与晶砣断裂而粘接到料板玻璃上,且晶砣与晶砣间的碰撞形成爆边,同时由于过程中使用力量较大,容易划造成人员玻璃划伤。为解决晶砣与料板玻璃分离难的问题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找到了合适的解决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包括水箱、气缸安装板和升降台,所述水箱整体呈矩形,且水箱顶部开口设置,水箱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上水平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伸缩轴,水箱的左侧对应伸缩轴的位置开设有直线轴承安装孔,直线轴承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与伸缩轴适配的防水直线轴承,伸缩轴伸入水箱内部;所述水箱内设有升降台,升降台与水箱底部之间设有两组铰链臂,两组铰链臂分别位于水箱内的前后两侧,铰链臂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在中点处铰接,左支架的左端与升降台底部左侧铰接连接,右支架的左端与水箱底部左侧铰接连接;左支架的右端内侧通过左连接柱转动连接有左滑轮,左滑轮滑动设置在上导轨槽内,上导轨槽与左滑轮为间隙配合,上导轨槽顶部与有升降台底部固定连接,右支架的右端内侧通过右连接柱转动连接有右滑轮;右滑轮滑动设置在下导轨槽内,右滑轮与下导轨槽为间隙配合,下导轨槽底部与水箱内部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水箱前端的下导轨槽与防水直线轴承对应设置,伸缩轴伸入位于水箱前端的下导轨槽内,其中伸缩轴的左端通过活节与右支架底部铰接;所述升降台左侧开设有截面为T字型的放置板滑槽,升降台顶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截面为T字型的放置板滑块,放置板滑槽与放置板滑块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齿条;其中水箱的顶部左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安装板,第一齿轮安装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内侧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第一转轴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水箱的左侧顶部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齿轮安装板,两个第二齿轮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其中第二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摇把。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顶部开口前后两侧均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的侧壁与水箱内壁之间设有空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料板清理干净,然后将镜面玻璃成像的一面用胶直接粘接到料板上,然后在涂有水银的一面涂上胶,将一张A4纸张均匀粘接于水银面上,然后在A4纸上粘接裁切好的玻璃条,最后将砣粘接到玻璃条上,到此就可以正常切割,切割完成后,将料板取下在水里浸泡2小时后可以看到A4纸已经软化,这时就可以轻松的将砣毫发无伤的取下,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晶砣切割后砣与料板玻璃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实施例一中右拖动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实施例一中右拖动放置板的侧向剖视图。

图5为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实施例二的后视图。

图7为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中:1-水箱、101-限位块、11-直线轴承安装孔、12-防水直线轴承、2-气缸安装板、21-气缸、22-伸缩轴、3-升降台、301-放置板滑槽、4-铰链臂、41-左支架、411-左连接柱、412-左滑轮、413-上导轨槽、42-右支架、421-右连接柱、422-右滑轮、423-下导轨槽、5-齿条、6-第一齿轮安装板、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第一转轴、7-第二齿轮安装板、71-第二转轴、72-第三齿轮、73-摇把、8-放置板、801-放置板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包括水箱1、气缸安装板2和升降台3,所述水箱1整体呈矩形,且水箱1顶部开口设置,水箱1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2,气缸安装板2上水平安装有气缸21,气缸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伸缩轴22,水箱1的左侧对应伸缩轴22的位置开设有直线轴承安装孔11,直线轴承安装孔11内固定安装有与伸缩轴22适配的防水直线轴承12,伸缩轴22伸入水箱1内部;

所述水箱1内设有升降台3,升降台3与水箱1底部之间设有两组铰链臂4,两组铰链臂4分别位于水箱1内的前后两侧,铰链臂4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的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在中点处铰接,左支架41的左端与升降台3底部左侧铰接连接,右支架42的左端与水箱1底部左侧铰接连接;左支架41的右端内侧通过左连接柱411转动连接有左滑轮412,左滑轮412滑动设置在上导轨槽413内,上导轨槽413与左滑轮412为间隙配合,上导轨槽413顶部与有升降台3底部固定连接,右支架42的右端内侧通过右连接柱421转动连接有右滑轮422;右滑轮422滑动设置在下导轨槽423内,右滑轮422与下导轨槽423为间隙配合,下导轨槽423底部与水箱1内部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水箱1前端的下导轨槽423与防水直线轴承12对应设置,伸缩轴22伸入位于水箱1前端的下导轨槽423内,其中伸缩轴22的左端通过活节与右支架42底部铰接,推动右支架42下端的支撑轴作水平运动;

所述水箱1顶部开口前后两侧均设有限位块101,限位块101用于防止升降台3的高度超出水箱1的开口处;

其中升降台3的侧壁与水箱1内壁之间设有空隙,该空隙用于方便水箱1内处于升降台3下方和上方的水流通;

所述升降台3左侧开设有截面为T字型的放置板滑槽301,升降台3顶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板8,放置板8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截面为T字型的放置板滑块801,放置板滑槽301与放置板滑块801配合设置,放置板8上用于放置料板,待升降台3完全升起后,向右拖动放置板8,即可对放置板8上的晶砣进行处理。

其中具体的工艺流程为:

首先将料板清理干净,然后将镜面玻璃成像的一面用胶直接粘接到料板上,然后在涂有水银的一面涂上胶,将一张A4纸张均匀粘接于水银面上,然后在A4纸上粘接裁切好的玻璃条,最后将砣粘接到玻璃条上,到此就可以正常切割,切割完成后,将料板取下用本实用新型在水里浸泡2小时后可以看到A4纸已经软化,这时就可以轻松的将砣毫发无伤的取下。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5-7,一种晶砣切割后取砣工艺用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放置板8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齿条5;其中水箱1的顶部左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安装板6,第一齿轮安装板6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3,第一转轴63的内侧连接有第一齿轮61,第一齿轮61与齿条5相互啮合,第一转轴63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齿轮62;所述水箱1的左侧顶部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齿轮安装板7,两个第二齿轮安装板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1,第二转轴71的两端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72,第三齿轮72与第二齿轮62啮合,其中第二转轴7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摇把73,通过转动摇把73可以带动第三齿轮72转动,第三齿轮72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通过第一转轴63带动第一齿轮61转动,第一齿轮61与齿条5啮合从而带动放置板8水平运动,方便移动放置板8。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