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的模块化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954发布日期:2019-09-20 20: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建筑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单元包括顶梁、底梁及至少四根作为支撑结构的立柱,每个立柱的两端设置于连接板:底端设置有底端连接板,顶端设置有顶端连接板,与立柱直接连接的梁体为主梁,主梁间设置次梁,在底部主次梁上面铺设楼板;由柱、梁、板构成模块单元的框架结构体系;上层模块单元中的每个立柱的底端连接板与下层模块单元的每个立柱的顶端连接板相连;每个楼层中相邻的模块单元通过相邻立柱上设置的连接腹板相连;其中首层模块单元通过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连接到模块化建筑的基础基底上,所述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预埋在模块建筑的基础基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包括:

n个地脚螺栓,预埋在模块建筑的基础基底上,其中,n>1;

一个水平调节支撑,预埋在模块建筑的基础基底上;

首层模块单元立柱的基础连接板,四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首层模块单元立柱的基础连接板上螺栓孔的位置与n个地脚螺栓的位置对应;多个所述地脚螺栓与所述首层模块单元立柱的基础连接板连接,调节所述水平调节支撑的高度使其与所述首层模块单元立柱的基础连接板下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支撑包括:

支撑螺母,所述支撑螺母第一端设有接地定位盘,所述接地定位盘与基础基底固定连接;

螺栓杆,穿入所述支撑螺母的第二端,在所述支撑螺母内旋转,调整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支撑还包括:

卡盘,嵌套在所述螺栓杆上,卡盘在所述螺栓杆上旋转,以调节所述卡盘在所述螺栓杆上的位置,用于在所述螺栓杆到达预定支撑高度后抵住所述支撑螺母的第二端,使所述螺栓杆与所述支撑螺母的相对位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地脚螺栓在所述首层模块单元立柱的基础连接板上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基础水平调节支撑连接装置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示水平调节支撑的位置与所述首层模块单元立柱的基础连接板中心的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模块单元顶端连接板与上层模块单元底端连接板通过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并分别与立柱焊接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下层模块单元的顶端连接板具有一定位部件,上层模块单元的底端连接板具有与所述定位部件对应的定位孔,其中,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第一圆立柱、第二圆立柱和圆锥台体,第一圆柱段位于顶端连接板的孔洞内,第二圆柱段和圆锥台体露出顶端连接板,所述第二圆立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圆立柱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顶端连接板和底端连接板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立柱顶端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立柱下端的底端连接板上方分别有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与顶梁固定连接,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与底梁固定连接;或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梁固定连接,底端连接板和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与底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底梁与立柱之间采用栓焊组合连接,其中,

所述下层模块单元顶梁和上层模块单元底梁为H型钢梁,所述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梁的下翼缘板焊接连接,顶端连接板与顶梁的上翼缘板焊接连接,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底梁的上翼缘板焊接连接,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与底梁的下翼缘板焊接连接;或所述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梁的上翼缘板焊接连接,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梁的下翼缘板焊接连接,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与底梁的上翼缘板焊接连接,底端连接板与底梁的下翼缘板焊接连接;

所述下层模块单元顶梁组件设置有顶梁腹板,所述立柱顶端连接板与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有第一梁柱连接腹板;所述上层模块单元底梁组件设置有底梁腹板,所述立柱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有第二梁柱连接腹板;或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其下方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焊接固定一竖直的第一梁柱连接腹板,立柱上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其下方的底端连接板之间焊接固定一竖直的第二梁柱连接腹板;所述顶梁腹板与第一梁柱连接腹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梁腹板与第二梁柱连接腹板通过螺栓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每个楼层内相邻单元模块包括第一单元模块和第二单元模块,第一模块单元包括第一立柱,第二模块单元包括与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在与第二立柱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腹板,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与顶端连接板之间在与第一立柱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腹板,第一连接腹板和第二连接腹板同时与一连接板螺栓连接;或者第一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一梁柱连接节点板同时与另一连接板螺栓连接;或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在与第二立柱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腹板,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与第三梁柱连接节点板之间在与第一立柱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腹板,第三连接腹板和第四连接腹板同时与一连接板螺栓连接;或者第一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和第二立柱的第二梁柱连接节点板同时与另一连接板螺栓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中空的方形或圆形钢管,连接板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方形或圆形,连接板面积大于立柱断截面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模块单元安装就位完成后,在基础基座和首层模块单元的连接板缝隙内填实微膨胀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使首层模块单元的连接板置于填实的混凝土之上,以分散水平调节支撑的局部受力。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