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19280发布日期:2019-11-13 01:29阅读:5402来源:国知局
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池支模体系,尤其涉及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池分为天然水池和人工水池。其中人工水池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非常多的作用,常见的有游泳池、蓄水池、人工喷泉等等,这些人工水池基本上都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建造涉及很多支模体系,其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浇筑过程中支模体系繁琐复杂,拆装不便且质量得不到保证。

综上所述,目前拟寻求一种施工简便,经济有效且保证施工质量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这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包括地梁、悬臂模、螺栓、塔吊、塔吊基础、垫层、地基、底板和钢筋网;所述垫层设置在地基上方,所述底板和钢筋网设置在垫层上方,所述地梁围绕底板一圈并作为底板的外侧模;所述悬臂模包括钢模板、固定杆、悬臂和螺栓孔,所述固定杆上设置螺栓孔,固定杆与悬臂相连,所述悬臂通过螺栓和固定杆栓紧锚固在地梁上,所述钢模板设置在悬臂上;所述塔吊基础分别设置在地梁两长边中间对称位置,所述塔吊分别设置在塔吊基础上。

作为优选:塔吊上设置塔吊臂,塔吊臂处于不同高度,塔吊臂下方设置吊钩,所述吊钩上设置吊篮。

这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挖水池基坑,基坑开挖深度预留一定距离,进行人工清理地基,待地基检查验收后,引放水池各部轴线控制桩与垫层模板外缘线,控制好垫层侧模板高程,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垫层表面的高程;

步骤二、当垫层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测量放线,根据水池的底板尺寸放线,先浇筑混凝土的地梁和塔吊基础,地梁作为底板外侧模板;

步骤三、待地梁和塔吊基础完成后,进行塔吊的安装,利用塔吊进行钢筋材料的运送及进行底板的钢筋网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

步骤四、钢筋网工序完成后进行悬臂模安装,使用螺栓栓紧锚固固定杆将悬臂一端固定在地梁上,悬臂焊接钢模板,用来浇筑池壁的腋角部分;

步骤五、底板的模板和钢筋网以及其他预埋件全部安装完成后,选用合适坍落度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先浇筑底板平面混凝土并振捣,再进行悬臂模处的混凝土浇筑,初凝前二次振捣,压实整平混凝土表面;

步骤六、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气温和混凝土硬化情况覆盖养生膜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现浇地梁当作水池底板外侧模,施工简便牢靠,还能增大整个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稳固性。

2、本发明设置的悬臂模通过螺栓固定在地梁上,便于安装和拆卸。

3、本发明的塔吊及吊篮装置,便于施工人员利用塔吊进行钢筋等材料的运送,利用吊篮进行底板钢筋网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等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1-1断面示意图;

图4是悬臂模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梁;2——悬臂模;3——螺栓;4——钢模板;5——塔吊;6——塔吊基础;7——塔吊臂;8——吊钩;9——吊篮;10——垫层;11——地基;12——腋角部分;13——底板;14——钢筋网;15——固定杆;16——悬臂;17——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包括地梁1、悬臂模2、螺栓3、塔吊5、塔吊基础6、垫层10、地基11、底板13和钢筋网14;所述垫层10设置在基坑地基11上方,所述底板13和钢筋网14设置在垫层10上方,所述地梁1围绕水池的底板13一圈并作为底板13的外侧模;所述悬臂模2包括钢模板4、固定杆15、悬臂16和螺栓孔17,所述固定杆15上设置螺栓孔17,固定杆15与悬臂16相连,所述悬臂16通过螺栓3和固定杆15栓紧锚固在地梁1上,所述钢模板4设置在悬臂16上,用来浇筑池壁的腋角部分12;所述塔吊基础6分别设置在地梁1两长边中间对称位置,所述塔吊5分别设置在塔吊基础6上,塔吊5上设置塔吊臂7,塔吊臂7处于不同高度,以免相互碰撞干扰,塔吊臂7下方设置吊钩8,所述吊钩8上设置吊篮9,用于施工人员作业。

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可以是矩形或者圆形,本发明仅以矩形截面底板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工程设计,开挖水池基坑,基坑开挖深度预留300mm进行人工清理地基11,待基坑地基11检查验收后,引放水池各部轴线控制桩与垫层模板外缘线,控制好垫层侧模板高程,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垫层10表面的高程。

步骤二、当混凝土垫层10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测量放线,根据水池的底板13尺寸放线,先浇筑混凝土地梁1和塔吊基础6,作为底板13外侧模板和起到后期水池浇筑辅助作用。

步骤三、待地梁1和塔吊基础6完成后,进行塔吊5的安装,施工人员可利用塔吊5进行钢筋等材料的运送及进行底板钢筋网14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等作业。

步骤四、钢筋网14工序完成后进行悬臂模2安装,使用螺栓3栓紧锚固固定杆15将悬臂16一端固定在地梁1上,悬臂16焊接钢模板4,用来浇筑池壁的腋角部分12,完成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13的支模。

步骤五、底板13的模板和钢筋网14以及其他预埋件全部安装完成后,选用合适坍落度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先浇筑底板平面混凝土并振捣,30min后再进行悬臂模2处的混凝土浇筑,初凝前二次振捣,压实整平混凝土表面。

步骤六、底板1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气温和混凝土硬化情况适时覆盖养生膜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包括地梁、悬臂模、螺栓、塔吊、塔吊基础、垫层、地基、底板和钢筋网;所述垫层设置在地基上方,所述底板和钢筋网设置在垫层上方,所述地梁围绕底板一圈并作为底板的外侧模;所述悬臂模包括钢模板、固定杆、悬臂和螺栓孔,所述固定杆上设置螺栓孔,固定杆与悬臂相连,所述悬臂通过螺栓和固定杆栓紧锚固在地梁上,所述钢模板设置在悬臂上;所述塔吊基础分别设置在地梁两长边中间对称位置,所述塔吊分别设置在塔吊基础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现浇地梁当作水池底板外侧模,施工简便牢靠,还能增大整个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稳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文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淙创(上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19.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