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滚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05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头滚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工业成型设备,适用于碗、杯、碟、盘类等产品的冷、热、阴、阳模滚压成型。
现有的双头滚压成型机均采用联接在水平放置轴上的盘形凸轮来控制滚头的上下摆动,由于另外还要控制刮边器和控制主轴部件的离合(刹车)故一根轴上安装的盘形凸轮很多。缺点是强度差、刚度不够高、稳定性差,因而滚压出的产品变形大、成品率低,此外维修也很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强度大、刚度高、稳定性较好,又维修方便的双头滚压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着重对凸轮及其轴的改进,控制滚头摆动、刮边器摆动、控制主轴离合都分别用一个圆柱形凸轮驱动,滚轮是相对布置,三个凸轮安装在同一竖直轴上。
下面根据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圆柱凸轮及滚轮立体图。
图1中,电机〔13〕带动减速器〔12〕,减速器〔1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上凸轮〔6〕、刮边凸轮〔7〕和下凸轮〔9〕。上凸轮〔6〕通过配重块〔5〕及其滚轮控制滚头轴部件〔1〕的上下摆动。刮边凸轮〔7〕通过顶杆〔4〕控制刮边器〔3〕的摆动。下凸轮〔9〕通过顶杆〔10〕及其滚轮和杠杆〔11〕来控制主轴部件〔15〕的离合。主轴部件〔15〕仍由主轴电机〔14〕带动,滚头轴部件〔1〕仍通过电机〔2〕经皮带传动而带动。
三个凸轮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同一竖直轴上的各个部位。但附图中所绘出的是最佳例上凸轮〔6〕与下凸轮〔9〕通过联接板〔8〕背靠背安装,并有相对角度调节。刮边凸轮〔7〕则安装在上凸轮〔6〕内,并且,刮边凸轮〔7〕与上凸轮〔6〕可以有一定角度的调节。
对于双头滚压成型机,有两个滚头和两个主轴部件、两个刮边器,它们每一套是轮流工作的,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圆柱形凸轮,滚轮〔16〕就可以在同一凸轮上相对安置(如图2)。故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双滚头摆动、双刮边器摆动和控制双主轴离合的双机运动都只用一个凸轮即完成,总共三个凸轮,安装在一起并安装在同一根竖直轴上。由于联接圆柱形凸轮的轴是竖直安置的,与联接盘形凸轮的水平安置的轴比较,抗弯截面模量要大,因而抗弯强度就要大。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同类机比较,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强度大,刚度高,稳定性好,易于安装,维修方便,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滚压出的产品成品率高,变形小等优点。
权利要求1.双头滚压成型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控制滚头摆动、刮边器摆动、主轴离合分别采用一个圆柱形凸轮驱动,凸轮上的滚轮[16]呈相对布置,三个凸轮安装在同一竖直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滚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刮边凸轮〔7〕安装在上凸轮〔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上凸轮〔6〕与下凸轮〔9〕背靠背安装。
专利摘要陶瓷工业双头滚压成型机,控制滚头摆动、刮边器摆动和控制主轴离合分别采用一个圆柱形凸轮驱动,这三个凸轮安装在同一竖直轴上。强度大、刚度高、稳定性好、维修方便。成型的产品成品率高、变形小。
文档编号B28B3/02GK2031346SQ88212259
公开日1989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88年3月12日
发明者谢隆中, 陈伟银 申请人:醴陵市瓷城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