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厂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357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低、抗震性能好,建设速度快,尤其适用于建造大跨度厂房。
[0017]2.支撑结构上设有紧固装置,通过开口缝处的紧固装置使钢绞线与套管可靠地紧固,防止屋面钢绞线与套管之间轴向移动,这样就保证了屋面C型钢之间的间距相对固定,屋面的盖板通过自攻螺钉与屋面的C型钢连接,由于C型钢相对钢绞线固定,屋面更加稳定可靠,变形量因此更小,同时C型钢之间留有合理的间距,盖板通过自攻螺钉连接于C型钢上,最终形成起脊屋面,屋面钢绞线除抵消分载平衡钢绞线向下的预应力,主要承担屋面带来的载荷,将屋面载荷转化为钢绞线的拉力;分载平衡钢绞线除抵消屋面钢绞线向上的预应力,主要承担室内意外气流对屋面带来的向外张力。
[0018]3.抗侧移同步杆起到抗侧移钢绞线交叉点上方的屋面稳定于屋面抗侧移钢绞线的作用,使用抗侧移同步杆可以减小屋面因受力所带来的侧向移动。
[0019]4.地锚钢绞线外面设有保护管,地锚钢绞线对支臂锚管的拉力用于平衡锚固于支臂锚管上的其他钢绞线对支臂锚管的拉力,屋面、墙面抗侧移钢绞线与支撑梁及保护管的共同作用提高了跨端立柱及张紧结构的稳定性;由于支臂锚管通过支臂与下抗剪斜撑使用销轴铰接及屋面钢绞线在立柱槽轮中运动,因而减少了屋面变形对立柱的影响。
[0020]5.横向钢绞线定位机构焊接于连接板的两端,连接板与竖向钢绞线定位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杆焊接,形成稳固可靠的结构;横向钢绞线依次穿过两横向钢绞线定位机构,竖向钢绞线穿过竖向钢绞线定位机构,连接座起到竖向钢绞线和横向钢绞线相互稳定的作用;竖向钢绞线与墙面C型钢连接,盖板通过自攻螺钉连接于C型钢上、形成墙面,通过门框的横向钢绞线及竖向钢绞线一端通过连接座与门框连接,整体刚性好,固定可靠,能够承受大的侧向力,稳定性好。
[0021]6.墙面与屋面间留有伸缩缝,墙面盖板上端与屋面盖板通过扁长孔连接板使用螺栓连接,横向墙面因受力带来的变形通过C型钢最终作用于横向及竖向钢绞线上,转化为钢绞线所受的拉力;屋面及墙面因受力及温差带来的变形由伸缩缝及盖板自身的变形来抵消。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3跨整体框架结构图;
[0023]图2为图1的A-A中跨截面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的B-B边跨截面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跨俯视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跨端截面示意图;
[0027]图5-1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5-2为本实用新型两跨端立柱支臂锚管之间的支撑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5-3为图5-2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共用受力同步杆示意图;
[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钢绞线与C型钢连接示意图;
[0032]图8为本实用新型排水天沟示意图;
[0033]图8-1为图8中A向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m局部放大的抗侧移同步杆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中η局部放大的边跨受力同步杆示意图;
[0036]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辅助立柱与横向钢绞线连接座的P处放大示意图;
[0037]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3门框与钢绞线连接的q处放大示意图;
[0038]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3横、竖向钢绞线连接座ο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9]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3竖向钢绞线与分载平衡钢绞线连接座r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0]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图3屋面、墙面连接t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1]图16为本实用新型单跨结构形式做法示意图;
[0042]图17为本实用新型双间带院落结构形式做法示意图;
[0043]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三跨结构形式做法示意图;
[0044]图19为本实用新型单间起脊跨结构形式做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及【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方便介绍此技术方案,设定两相邻跨端立柱方向为纵向,跨端立柱与跨中立柱方向为横向。结合图1至图19,一种拉索厂房,包括立柱、顶部的屋面盖板,所述立柱与设在地面上的柱基114连接,立柱上部设有屋面钢绞线30、分载平衡钢绞线31、屋面抗侧移钢绞线32、墙面抗侧移钢绞线7,屋面盖板通过下部的支撑结构与屋面钢绞线30连接,所述屋面钢绞线30与下部的分载平衡钢绞线31通过同步受力结构连接,屋面抗侧移钢绞线32与屋面支撑结构通过抗侧移同步结构连接,在厂房两端的立柱上设有与屋面钢绞线30、分载平衡钢绞线配合的张紧结构,所述屋面钢绞线30、分载平衡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结构连接,在外围周边立柱设有横向墙面结构118,所述横向墙面结构118与墙面盖板连接,所述墙面盖板及屋面盖板由彩涂复合板构成。图中,111表示第一界面即屋面,112表示第二界面即墙面,113表示第三界面即地面,所述张紧结构包括上抗剪斜撑10、下抗剪斜撑12,所述立柱包括跨中立柱、跨端立柱,所述下抗剪斜撑12的下部与立柱下部焊接,所述上抗剪斜撑10的上部与立柱上部焊接,下抗剪斜撑的上部与上抗剪斜撑的下部焊接,所述下抗剪斜撑12上部设有支臂22,支臂22通过销轴19与下抗剪斜撑12铰接,支臂22上通过焊接设有支臂锚管6,支臂锚管6上分别设有锚固点C、D、E、F,所述屋面钢绞线、分载平衡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结构的支臂锚管连接,所述地锚钢绞线3通过锚具20在锚固点C处与支臂锚管连接,墙面抗侧移钢绞线7的下端通过锚具20与地锚结构连接、上端通过锚具20在锚固点D处与支臂锚管连接,所述屋面钢绞线30通过锚具20在锚固点E处与支臂锚管连接,所述分载平衡钢绞线31通过锚具20在锚固点F处与支臂锚管连接。结合图5-2,为本实用新型两跨端立柱支臂锚管之间的支撑梁124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支臂锚管的端部设有固定板121,固定板121设有连接销轴122,销轴122与关节轴承123 —端连接,关节轴承123另一端与支撑梁124连接。
[0047]所述地锚结构包括设于下抗剪斜撑12下方地面的地锚孔115、地锚钢绞线3,地锚孔115下方设有扩孔,上方设有地锚粧117,地锚粧117上设有锚板4,所述锚板4上设有地锚钢绞线锚固点B、墙面抗侧移钢绞线锚固点H,锚板4与地锚粧117通过预埋螺栓连接,地锚钢绞线3的锚固点A设于地锚扩孔116内,所述地锚钢绞线3包括下段地锚钢绞线3-1、上段地锚钢绞线3-2,其中下段地锚钢绞线3-1穿过地锚孔通过混凝土浇筑约束在锚固点A上,下段地锚钢绞线3-1上端通过锚具20在地锚钢绞线锚固点B处于锚板连接,下段地锚钢绞线3-1顶端与上段地锚钢绞线3-2底端通过单孔连接器5连接,上段地锚钢绞线3-2顶端通过锚具20固定于支臂锚管6上的锚固点C,墙面抗侧移钢绞线7下端通过锚具20固定于锚固点H、上端通过锚具20固定于支臂锚管6上的锚固点D。地锚钢绞线3通过支臂锚管6受力转向用于平衡其他固定于支臂锚管的钢绞线所受拉力。所述地锚钢绞线3外面设有保护管8,所述保护管下端与锚板4通过螺栓连接、上端与下抗剪斜撑12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保护管8外侧按设定间距焊接有C型钢52,盖板通过自攻螺钉连接于C型钢52外侦牝形成纵向墙面50,构成完整的纵向墙面结构119,如图2。
[0048]所述支撑结构包括C型钢52、套管41、封口板43,如图7所示,所述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