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87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别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权利要求1之前序部分所述的技术类型锁装置。本发明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机动车等。
在上述类型的锁装置情况下已经公知的是在一个被发。胡福(Fa.Huf)制造的钥匙上,以与钥匙的纵轴线旋转对称地在钥匙的两个平侧面上配置了编码轨道。在这两个平侧面之每个上分别在一边缘的区域中设置了一个使钥匙标准化的异型。这些位于钥匙之两个平侧面上的异型同样是相互放置对称地安置的。通过编码轨道和异型之旋转对称的结构配置,钥匙就可以在两个可能的插入位置上被导入到一锁系统的钥匙通道中。
该锁柱最好是被安置在一机动车的门或罩盖上并借助对插入到钥匙通道内的钥匙之操作实现对一个用于开启一锁件的操作装置的闭锁或解锁或实现对一个开关器的操作。
为了不是任何钥匙都可被导入每个锁柱中,则如上面已描述的,在所述平侧面的外部区域上设置了异型结构。其中,钥匙的这个异型对于不同类型的锁柱来说是被不同地构形的和确定尺寸的;并且分别与钥匙通道之侧壁上的相应成形的隔肋/突起结构相适配。
该编码轨道出于制造技术的原因要求一个确定的最小高度,以便其在钥匙被导入到钥匙通道中时也确保制栓在编码轨道中无摩擦不会钩住地通行。
上面这种锁装置的缺陷是,这个锁的开启阻力不能进一步通过钥匙通道的缩小而被降低,因为其所属钥匙的最小结构高度通过编码轨道之技术上决定的高度和所述异型已被限界了。
公知钥匙中钥匙高度的减小还会导致,这些在钥匙之平侧面上外面安置的异型将切割所述编码轨道并且会开启这些编码轨道。然后,该钥匙将不再起作用了。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对权利要求1之前序部分中所称类型的一个锁装置作发展改进,以消除所述的缺陷。这一任务按照发明要求是通过权利要求1之特征部分中所称的措施实现的,其具有下面的特别意义。
按照权利要求1只需将用于区别不同的钥匙类型的异型结构以一个沟槽的形式设置在至少一个窄侧面上。通过这一措施,该钥匙高度可以进一步被减小,因为该编码轨道不可能再通过该异型结构而被切开了。通过钥匙通道之所述可能发生的减小,该锁系统也成为可防盗的,因为对于任何情况而言该开启工具必须更小,才可以被导入到钥匙通道中,而且最大可施加的力也变小了。
另外,在将一沟槽设置在钥匙的一个或两个窄侧面上时就获得令人惊奇的效果,即本发明钥匙减小了所述的摇摆作用并因此在用钥匙重复地导入和操作该锁柱情况下实现了该锁柱和制栓的特别小的磨损。
按照权利要求2就用于钥匙标准化的沟槽而言涉及的是,一个朝向三个纵向侧面被闭合的沟槽,其相对于钥匙内部和相对于钥匙的两个平侧面方向上是被封闭的。
如果象权利要求3中规定的那样,这些沟槽被分别设置在钥匙之两个相反对置的窄表面上,那么这个钥匙也可以在每个可能的插入位置上被导入钥匙通道中。然而这也涉及一个转向钥匙。
另外,按照权利要求4很有意义的是,在钥匙通道中之相应的位置上设置一个突起结构/隔肋,其当钥匙插入钥匙通道中时就啮合在钥匙的这个沟槽/这些沟槽中。
按照权利要求5也很有意义的是,在钥匙上安置的沟槽于它的头侧端部上具有一个限位表面并且这个限位表面将碰到一个在突起结构上安置的头表面,依此钥匙的插入被限制了。
通过按照权利要求7设置的沟槽之多表面释放结构,其对于每个钥匙类型而言可以被改变,这特别地是表面的数目,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夹角还有该表面的形式可改变,依此可制造一巨大数量的钥匙类型。
这种多样化类型通过将径向的表面分段和平坦的表面分段在沟槽表面中相组合设置而被再次增加。
按照权利要求9很有意义的是,该要导入到沟槽中的突起结构/隔肋具有这样适合的侧表面,其在该沟槽中至少与钥匙侧对应的表面分段之一部分是形状连接的。
借助该沟槽之不同的释放结构以及在钥匙通道中突起结构之对应的释放结构就可以在一个锁系统中于一个主钥匙上对应地配置多个型式的副钥匙。
本发明之另外的措施和优点可由从属权利要求、下面的说明书和附图中获得。在附图中描绘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表明

图1是一本发明钥匙的立体简图;图2是沿图1中剖示线II-II的截面图;图3是对应于图2的、通过本发明钥匙之另一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图4对应于图2的、通过现有技术之一内轨道钥匙的截面图,其高度对应于图2和3中之钥匙的高度;图5是在车门中的本发明的锁柱简图。
本发明锁装置特别地针对用于内轨道钥匙或孔槽钥匙的锁柱。
本发明锁装置包括一个锁柱20,其在一个柱壳(此处未示出)中可转动的柱芯(此处未示出)通过多个弹簧加载的制栓27在正常方式下是被锁住的。在当前所示情况下是薄片制栓。这些制栓27在导入一个符合规定的在其平面侧面11上置有编码轨道13的钥匙10情况下就被如此地调节,即,该制栓不再通过柱芯的周表面伸出去,故该柱芯就在柱壳中可转动了。通过转动这个插入的钥匙10,使用者就可在此基础上借助该锁装置并按照钥匙10的转动方向解锁或闭锁一个操作装置。
在将该钥匙10推入到一个锁柱20如图5所示的钥匙通道21中情况下,该在钥匙通道21中安置的制栓27就要驶过该在这个实施例中于钥匙10之两个平侧面11上安置的编码轨道13。该制栓27,在推入钥匙10情况下就按照导引表面16之沿着编码轨道13安置的异型图,运动到锁柱20中。在钥匙10的终端位置上该制栓就处在其允许锁柱的柱芯转动的位置上。
在如图1-3描绘的本发明钥匙10情况下,一沟槽14’,14″被安置在钥匙10之两个窄侧面12上。这个沟槽14’,14″具有一个释放异型17,其包括不同表面分段18,19的一个连接排列结构。通过这种不同表面分段18,19的连接排列结构就可以制成许多不同的沟槽类型,使得不是任何钥匙10都可以导入进这个预先规定之结构形式的每个锁柱20中的。
在如图2所示的一锁系统之主钥匙的本实施例中,除了平面的表面分段19外还安置了柱-表面分段18,它们构成了沟槽14’的释放异型17。在图3截面图中描绘的副钥匙10’中,属于同一个锁系统,也包括在图2中描绘的主钥匙10,仅仅在沟槽14″的释放异型中安置了平面的表面分段19。按照图3的副钥匙10’不能被插入到一个主锁柱中,因其单单与图2中描述的主钥匙10相对应配置。但是与之相反,该主钥匙10也可被插入到一个与一副钥匙10’对应配置的锁柱中并且操作它。
作为相对于钥匙侧之沟槽的对置构件,在锁柱20之钥匙通道21的窄侧面22上设置了突起结构24(参见图5),其与钥匙通道22的纵向延伸相平行地安置。
该在钥匙通道21中安置的突起结构24具有在其表面上安置的相对于其纵轴线平行延伸的周围表面26。其中该突起结构的外部释放异型26描述了对与这个锁柱20配合的钥匙10之沟槽侧的释放异型17的一个负性图象(互补构造)。因此在将钥匙10推入到钥匙通道21中时该被设置的突起结构24就形状接合地配合到沟槽14’中。
此处当然应被注意到,在将一主钥匙插入到一个具有一辅助设置之突起异型的副锁柱的钥匙通道中情况下,只在沟槽和各相应的突起结构之间实现一种部分的形状接合。依此,按照图2的主钥匙10就可以插入到一个这样的锁柱中,其具有一个按照一种对图3中沟槽14″之互补成形的突起轮廓结构。
另外在图4中描述了一个通过属于现有技术之钥匙10″的截面图,但是,其在高度上被减小了,其中该用于使钥匙标准化的异型14被安置在未改变的深度上。在此,这个异型14总是在那些其中该编码轨道13接近于平侧面11之端部的位置上打开该编码轨道13。如果人们将该编码轨道13的这个尖端之最大高度限界的话,则同时也使得编码轨道13之变型方案的数量被明显地减少。这只能让非常少的具有不同编码轨道13的钥匙装上去。这同样的缺陷还来自于异型14的减小,因为此时这个异型被限界在一个确定的凹入程度上。而且因此,锁类型的变化受到明显地限制。
参考编号表10 钥匙10’ 副钥匙10″现有技术之钥匙11 钥匙10的平侧面12 钥匙10的窄侧面13 编码轨道14 异型14’ 沟槽/异型14″一个副钥匙的沟槽15 沟槽14’,14″的端部表面16 导引表面17 释放结构18 拄表面分段19 平面的表面分段20 锁柱21 钥匙通道22 钥匙通道21的窄侧面24 突起结构25 突起结构24的头部表面26 突起结构24的周围表面27 制栓30 机动车门31 钥匙尖端
权利要求
1.特别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位于机动车侧,包括一个在至少一门(30)、罩盖或类似物上的锁柱(20),其中该锁柱(20)具有一个钥匙通道(21);和一个可导入在锁柱(20)中之钥匙通道(21)中的钥匙(10),借助它,该锁柱(20)可从一个闭锁锁件的位置被转换到一个解锁该锁件的位置,并且也可相反地运行和/或该钥匙操作一开关器;其中,该钥匙(10)具有平侧面(11)和窄侧面(12)并且在该平侧面(11)上设置编码轨道(13);和在钥匙(10)上除了编码轨道(13)设置至少一个使钥匙(10)标准化的异型(14);其特征在于该使钥匙(10;10’)标准化的异型(14)被以钥匙(10;10’)中一沟槽(14’;14″)的形式设置在至少一个窄侧面(12)上。
2.按权利要求1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沟槽(14’;14″)在朝着钥匙(10;10’)之窄侧面(12)的方向上被关闭。
3.按权利要求1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沟槽(14’;14″)被安置在钥匙(10;10’)之两个相反对置的窄表面(12)上。
4.按权利要求1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钥匙通道(21)之上边的和/或下边的窄侧面(12)上设置一个突起结构(24),其啮合在一个被插入到锁柱中之钥匙(10;10’)的这个/这些沟槽(14’;14″)中。
5.按权利要求1-4之一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在沟槽(14’;14″)中安置的端部表面(15)和一个在突起结构(24)上设置的头部表面(25)决定了该钥匙(10;10’)的插入深度。
6.按权利要求1和5之一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编码轨道(13)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通过一导引表面(16)限界。
7.按权利要求1-6之一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沟槽(14’;14″)具有一个多表面的释放结构(17)。
8.按权利要求1-7之一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柱表面分段(18)和平面的表面分段(19)相互以取决于钥匙类型的顺序被设置在所述多表面的释放结构(17)中。
9.按权利要求1或8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突起结构(24)具有周表面(26),其在锁柱(20)中插入了钥匙(10;10’)情况下至少一部分是与安置在钥匙侧沟槽(14’;14″)内的表面分段(18,19)形状连接的。
10.按权利要求1-9之一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沟槽(14’;14″),一个锁系统的主钥匙和副钥匙被标准化。
11.按权利要求1-10之一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钥匙(10;10’)是一个转向钥匙。
全文摘要
为了对特别用于机动车之锁装置的改进,其中,一个锁柱被安装在至少一门上并且这个锁柱借助一个在其平侧面(11)上置有编码轨道(13)的钥匙(10)可被操作,建议,将按照现有技术被设置在钥匙(10)之平侧面(11)的外部区域中的并使钥匙(10)标准化的异型(14)以一个其中被构成沟槽(14)的形式设置在钥匙(10)的窄面(12)上;另外在锁柱之钥匙通道的上边的和/或下边的窄侧面上设置一个突起结构,其在插入钥匙(10)情况下啮合到钥匙侧的沟槽(14’)中。钥匙(10)的高度可以通过本发明措施被减小,因为钥匙(10)之平侧面(11)的边缘可被推进到编码轨道(13)的附近。另外,当钥匙(10)被插入在锁柱中时则由于将突起结构导入在沟槽(14’)中故钥匙(10)也很少晃摆。
文档编号E05B29/00GK1372614SQ00812437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5日
发明者D·雅各布 申请人: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