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36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帘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具体地是关于一种装设于卷帘内的缓冲装置,使卷帘在卷回窗帘布幔时提供一缓冲作用。
背景技术
卷帘的结构主要包括一可转动的卷轴,以及一卷绕于所述卷轴上窗帘布幔,卷轴内部并设有一定位机构及一具有扭力弹簧的卷收机构。使用者将布幔往下拉动时,带动卷轴正向转动(例如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布幔自卷轴上释放。垂放布幔的过程中,定位机构并不会防碍卷轴的转动,且卷轴于正向转动过程中,卷收机构蓄存一弹性能。
停止拉动布幔时,卷轴将受卷收机构的驱动而欲产生反向转动(例如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所述定位机构将产生一定位作用,使卷轴无法转动,故可使布幔保持于所垂放的高度。
欲卷收布幔时,使用者再将布幔略微往下拉动,使卷轴略微正向转动,此时,卷轴的转动动作将带动定位机构,并解除定位机构的定位状态,此时,卷轴可转动自如,所述卷收机构即可带动卷轴反向转动,进而卷收布幔。
由上述说明可知,欲卷收卷帘的布幔时,通过卷收机构驱动卷轴反向转动,藉以卷收布幔。但是,卷收机构中的扭力弹簧释放其弹性能时,容易造成卷轴快速转动,产生卷收布幔时的快速冲力,故于卷帘的卷轴内即须设置一缓冲装置,以减缓卷帘的卷收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帘的缓冲装置,使卷帘的卷轴卷收布幔至最后阶段时,可以减缓卷轴的卷动速度,以避免卷收布幔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卷帘的缓冲装置,设于卷帘的卷轴内,于卷轴卷收窗帘布幔时提供一缓冲作用;所述缓冲装置包含有一外壳,一长形体,其纵向平行于卷轴的轴向,所述外壳于右端的内部设一第一容室;一离合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容室中,并可于一接合位置及一脱离位置间变换;所述离合机构于所述二位置间变换时,可于所述外壳的纵向上位移;
一主动轴,穿入于所述外壳中,并可沿外壳的纵向位移,其左端凸伸出所述外壳的左端;一减速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容室中,位于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主动轴之间;所述主动轴的内端连接于所述减速机构左端;所述减速机构的右端连接于所述离合机构左端;所述主动轴经由所述减速机构的减速作用带动所述离合机构产生作动,且所述主动轮可与所述离合机构同步位移;一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其弹性能主要作用于所述离合机构,当离合机构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离合机构及主动轴往所述外壳右端位移;一用以产生阻尼作用的阻尼机构,设于所述外壳的左端;一可产生单向传动的作用单向传动件,连接于所述阻尼机构;一固接于所述主动轴外端,外周与所述卷轴的内周面嵌接,可随所述卷轴转动以驱转所述主动轴,并可受所述主动轴连动而沿卷轴的轴向位移,并在所述离合机构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可带动所述单向传动件,并在带动所述单向传动件正向转动时,所述单向传动件并不会产生传动作用,故不会使所述阻尼机构致动的转动盘。
当所述转动盘随着卷轴正向转动时,该离合机构受连动,并由该接合位置变换至其脱离位置,此时,该离合机构带动该主动轴及该转动盘往外壳左端位移,于该脱离位置时,该转动盘无法连动该单向传动件;藉此,卷轴正向转动而释放窗帘布幔时,并不会作动该阻尼机构;卷轴反向转动而卷收布幔时,于布幔被卷收剩适当长度时,该离合机构由该脱离位置变换成接合位置,该转动盘可连动该单向传动件,并带动该单向传动件反向转动,进而作动该阻尼机构产生阻尼,以减缓卷轴的转速。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到的功效,以下列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一卷帘的卷轴内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局部剖面图。
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视图。
图7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轴接件的视图。
图11至图14本实用新型的离合件的视图。
图15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构的剖视图。
图16至图27减速齿轮组的相关构件的视图,其中,图25是图15的25-25剖线的剖面图。
图28至图30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轴的视图。
图31是图2的31-31剖线的剖面图。
图32至图34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件的视图。
图35至图40本实用新型的连动套的视图。
图41至图43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的视图。
图44显示离合件与轴接件于接合位置时的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45图44的展开示意图。
图46显示离合件进入一脱离位置时的展开图。
图47大致与图2相同,显示缓冲装置位于脱离位置时的状态。
图48显示离合件于脱离行程中行进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装置20装设于一卷帘10的卷轴12内。图1仅显示卷帘的右半部,其左半部省略。
所述卷帘具有一上轨14以及二分别设于上轨二端的端件15(图中仅显示右侧的端件)。卷轴12设于所述二端件15间,并可转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装置20装设于卷轴中,可随着卷轴的正向或反向转动而产生特定的动作。另外,卷轴12的左半部内(图1中未示的部份)装设一具有扭力弹簧的卷收机构(未示),当卷轴正向转动而释放卷绕在卷轴周面的窗帘布幔16时,可使卷收机构内的扭力弹簧的扭转圈数增加,而蓄存一弹性能。所述卷收机构系一公知构件,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缓冲装置20连接于一定位机构17,所述二者20、17同时装设于所述卷轴12内。定位机构17亦为一公知构件,配合参阅图2,具有一轴18以及一套设于所述轴18并可转动的筒身19,筒身19外周面设有肋191,与卷轴12内周面所设的肋121相嵌卡,使得卷轴与定位机构的筒身可同步转动。于所述筒身19及轴18间设有一卡掣组件(未示),使用者拉动布幔16而带动卷轴转动时,所述筒身19可随着卷轴的转动而驱动所述卡掣组件,使卡掣组件于卡掣状态及解除卡掣状态间反复的作动,于卡掣状态时,筒身19无法转动;于自由状态时(即卡掣状态解除时),筒身即可在所述轴18上转动。其动作状态将随着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而说明。所述定位机构17的轴18的一端181插接于右侧的端件15而无法转动。
所述缓冲装置20包含有一外壳30,如图3至图6所示,呈长形筒状,其二端各具有一轴向的容室32、34,所述二容室间以一轴孔35连通,再从所述轴孔的孔缘向左延伸一轴管36,所述轴管并凸伸出外壳左端预定长度。所述外壳设于所述卷轴12内,其纵向与卷轴的轴向平行。
一离合机构(A),包括一轴接件及一离合件。其中轴接件40,如图7至图10,具有一盘部42,盘体的二端面分别设一接头44及一轴部46,于设有所述轴部46的端面并设一弧度不大于180度的弧形凸轮部48。所述凸轮部48与所述轴部46呈同心圆。轴接件40以所述盘部42盖设于外壳30的右端,如图2,盘部42上的扣部43扣接于本体30右端的扣孔31而固定。所述接头44位于外壳30外;而轴部46及凸轮部48位于外壳的第一容室32中。
所述离合件50,如图11至图14,其盘部52的右端面设有一接孔53以及一位于所述接孔外围且弧度不大于180度的第二凸轮部54,盘部52的左端面设一接头55,接头的自由端并设一非圆形的接孔56。接孔56、孔部53及凸轮部54呈同心。所述离合件50置于外壳的第一容室32内,并以接孔53右端与所述轴接件40的轴部46插接,所述二凸轮部54、48相向。所述离合件得以轴接件40的轴部46为中心而转动,亦得于所述轴部46的轴向滑移。
定位机构17的轴18与轴接件的接头44的插孔45以一插销相固接,如图2,使得缓冲装置20与定位机构相连接,外壳30并保持定位,不会移动。
一减速机构,如图15,为一减速齿轮组60,包含有一壳体62,如图16至图18,一中空筒体,内部具有一圆柱状容室,其右端呈封闭,并设一穿孔64,而左端呈开放状。所述壳体62的内周面环设一圈齿部66,所述齿部的齿平行于壳体的轴向。
一行星齿轮轴70,如图19至图21,具有一盘部72,于盘部二端分别设一非圆形的接头74以及一轴部76。所述行星齿轮轴70装于所述壳体62内,其接头74自所述穿孔64穿出于所述壳体外,并扣设一C形扣77,以所述C形扣抵于穿孔64一端;而盘部72抵于穿孔64另一端,故行星齿轮轴被移动时系可带动整个减速齿轮组移动。
另有二盘体78、80,各盘体如图22至图24,于右端面设一齿轮部82,所述二盘体以其轴孔84穿设于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轴部76,如图16,而可转动。
多数行星齿轮85,如图15及图25,枢接于所述行星齿轮轴的盘部72及所述二盘体78、80的轴柱73上,所述等行星齿轮外周并与所述壳体62内周面的齿部66啮接。此外,第一盘体78的齿轮部82与枢设于第二盘体80上的行星齿轮85内周啮接,而第二盘体80的齿轮部82’则与枢设于行星齿轮轴70上的行星齿轮啮接。如此,第一盘体78带动第二盘体80转动时,形成减速作用;而第二盘体驱动行星齿轮轴时,亦具有减速作用。
一盖体86,如图26至图27,盖设于所述壳体62的开放端,以其扣部88扣接于壳体62的扣孔68。
减速齿轮组60亦装设于外壳30的第一容室32内,其壳体62外周面所设的凸缘69并嵌接于所述容室32内周面所设的纵向嵌槽38,使得壳体62仅能于容室32内滑移,无法转动。所述减速齿轮组并以所述行星齿轮轴70的接头74插接于离合件50的接孔53左端,复以一插销固接。藉此,所述减速齿轮组60可与所述离合件50沿着外壳30的轴向同步位移,且所述行星齿轮轴70可与所述离合件50同步转动。
一主动轴90,如图28至图30所示,具适当长度,其右端并设一齿轮部92,所述主动轴90穿设于所述外壳30的轴孔35中,如图2,其齿轮部92位于第一容室32内,而其左端凸伸出所述轴管36之外。所述主动轴90右端自减速齿轮组的盖体86的通孔89穿入于减速齿轮组内,如图15,其齿轮部92并与第一盘体78上的行星齿轮85内周啮接。此一啮接方式系一减速设计,使得主动轴90驱转第一盘体78时具有减速作用,同时,第一盘体驱转第二盘体80及第二盘体驱转行星齿轮轴70时亦具减速作用,通过三段的减速设计,主动轴的转速传递至行星齿轮轴时即大幅降低。依据本较佳实施例的设计,所述二者90、70的转速比为27比1,亦即,主动轴转动27圈时,行星齿轮轴仅转动1圈。
此外,所述主动轴90扣固一第二扣件(C形扣)94,如图2,藉此,其齿轮部92及所述扣件94分别抵于所述减速齿轮组的盖体82二端,使得主动轴亦可随减速齿轮组沿着外壳的轴向位移。
一阻尼机构(B),包括一阻尼件与一控制件,其中所述阻尼件95,如图2及图31,在本实施例中系一簧圈,装设于所述外壳的第二容室34中,其外周与所述容室34的周面吻合。所述阻尼件的一端具有一向内延伸的凸伸端96。
所述控制件100,如图32至图34,设于外壳左端,用以操控所述阻尼件95。所述控制件100呈中空的圆筒状,一端呈封闭状,而另一端呈闭合状,于闭合端的中心并设一内孔102,且其封闭端内壁面复设一拨控部104,为一断面呈180度弧度的凸出体。所述控制件套设于外壳30的左端,而可转动,且通过其内周面所设的环槽106与外壳的外周面所设的环形凸部37相钩卡,而不会脱离外壳。所述拨控部104伸入第二容室34中,并位于阻尼件95内,如图31,对应于阻尼件的凸伸端96,用以拨动所述凸伸端。此外,于所述控制件内周面与外壳左端的外周面间系涂覆有一阻尼油,通过所述阻尼油使控制件于转动时具有阻尼现象。
一连动套110,如图2,通过一单向传动件(本实施例系一单向轴承120)而套接于所述控制件100外周。其中,单向轴承120系一公知构件,当连动套110于一方向转动时,可经由所述单向轴承120带动控制件同步转动;反之,连动套于另一方向转动时,单向轴承形成空转作用,使得连动套仅能空转,无法带动控制件转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连动套110具有一外套部与一内套部。所述内套部112,参见图35至图37,一中空的圆形筒体,其一端固接于单向轴承120的外周,并通过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周套接于所述控制件100。
所述外套部115,如图38至图40,亦为一中空的圆形筒体,左端为一封闭端,于其封闭端的端面复设一触接部116。所述外套部115套设于内套部112外周,其扣孔117扣接于内套部的扣部113,故内、外套部相互套固,并可同步转动。须说明的是,实施上,可将所述内、外套部制作成一个整体,无须作成二件式。
所述外壳的轴管36所延伸的长度恰到达连动套110所装设之处,可供所述控制件100及连动套110的内孔102、118套接,从而提供所述二者100、110转动时稳定的作用。所述主动轴90的自由端较连动套更往外凸伸。
一转动盘130,如图41至图43,其一端面设有至少一触动部132(本实施例设有三个呈同心圆的触动部)。所述转动盘130以其中心所设的一非圆形孔134固接于所述主动轴90的自由端,可带动所述主动轴转动,且所述孔的孔缘并设一扣部135扣接于主动轴,使转动盘不会脱离主动轴。所述转动盘的外形配合于卷帘的卷轴12内周面所设的肋121,故转动盘与卷轴的内周相嵌接,可通过卷轴连动。
一弹簧140,设于所述第一容室32内,如图2,一端抵于所述减速齿轮组60,而另一端抵于所述二容室32、34间的一隔板33,其弹性能施力于减速齿轮组,使所述齿轮组于常态下保持往外壳的右端位移。
当窗帘布幔16完全被卷轴12所卷收时,所述离合件50处于一啮合行程,此时,如图44、图45所示,离合件的凸轮部54与轴接件40的凸轮部48相错位,所述弹簧140所施的作用力使减速齿轮组60、离合件50、主动轴90及转动盘130一起往外壳30右端位移,于此状态下,离合件与轴接件相贴合,形成最短距离,而所述转动盘130所处的位置使其触动部132可拨动所述连动套110的触接部116,故转动盘可连动所述连动套。
使用者将布幔16底端往下拉动以垂放布幔时,可带动卷轴12正向转动(例如于图1的右视状态的逆时针方向),卷轴12转动时,带动所述定位机构17的筒身19及所述转动盘130正向转动,同时,位于卷轴内部的卷收机构亦受卷轴所连动而蓄存一弹性能。
当转动盘130随着卷轴而正向转动时,带动所述主动轴90转动,同时亦拨动所述连动套110转动。主动轴90转动时,经由所述减速齿轮组60而带动离合件50转动,由于减速作用的关系,故所述离合件仅相当慢速的转动。同时,于所述连动套110正向转动时,所述单向轴承120的外圈形成空转状态,故连动套并无法带动所述控制件100转动,故卷轴于正转状态时,控制件保持于静止状态。
在垂放布幔16的过程中,所述离合件50始终相当缓慢的角位移。当使用者将布幔垂放一适当距离后,本实施例设定为三十公分,离合件50由图45所示的角位置,移位至图46所示的角位置(以展开图表示),此时,通过所述二凸轮部54、48的斜面541、481的导引,离合件的凸轮部54跨于轴接件40的凸轮部48上,开始离合件的脱离行程。于布幔往下拉动三十公分时,所述二凸轮部恰走完所述二斜面541、481的距离,而进入所述脱离行程。
进入所述脱离行程后,因所述二凸轮部54、48相跨接,使得离合件50与轴接件40间的距离增加,离合件即往外壳30左端位移,并同时推动所述齿轮组60、主动轴90及转动盘130往左位移至一脱离位置,如图47所示。于脱离位置时,转动盘130与连动套110的距离增加,此时,转动盘虽仍受卷轴的带动而保持正向转动,由于其触动部132已无法拨动连动套的触接部116,故连动套即保持静止不动。
继续往下垂放布幔时,转动盘130仍持续带动主动轴90转动,经由减速齿轮组60的连动,所述离合件50仍于脱离行程中继续转动,而改变其角位置,如图48所示。于脱离行程中,所述二凸轮部541、481仍保持跨接,故缓冲装置20继续处于脱离位置。
使用者将布幔16垂放至所需高度而停止拉动布幔后,卷轴受卷收机构的弹性能的驱动而欲反向回转(如图2右视状态的顺时针方向)时,卷轴的回转状态将触动所述定位机构17回转,停止定位机构将产生卡掣状态,使卷轴定住无法转动,故可保持布幔所垂放的高度。
欲卷收布幔时,使用者再稍微将布幔往下拉动,卷轴即会带动定位机构17正向转动,定位机构一转动,其卡掣状态即被解除,其筒身19可回转自如,不再卡掣卷轴,之后,所述卷收机构的弹性能即可带动卷轴反向回转进而卷收布幔。
卷轴12反向回转时,驱动转动盘130反向转动,转动盘即带动主动轴90、减速齿轮组60及离合件50反向转动。转动盘130虽反向转动,由于在脱离位置时,转动盘并无法带动连套管110,故连动管及控制件100仍保持静止。卷收布幔时,减速机构的减速作用可形成第一段缓冲作用,使卷轴卷收布幔的速度不会过快。
离合件50反向转动时,由图48的状态持续往第图46的状态角位移,仍保持在缓冲行程。
无论卷轴正转或反转,离合件50均随之同向转动,换言之,离合件的角位置的变化,实际上记录着卷轴的转动周数及布幔的高度,故卷轴反转卷收布幔剩下适当长度(即三十公分的长度)时,所述离合件50恰移位至图46的位置,即缓冲行程的初始位置。卷轴继续回转时,离合件即继续角位移,使其凸轮部54脱离轴接件40的凸轮部48,并由其斜面541、481相接触。由此状态可知,随着卷轴及离合件的回转,离合件将由缓冲行程逐渐回复图44、图45的接合行程,使所述二凸轮部可回复于错位状态,不再相互跨接,离合件与轴接件间的距离即可缩短。此时,所述弹簧140即推动减速齿轮组,并同步带动主动轴90、转动盘130及离合件往右位移,回复至图2所示的接合位置。回复接合位置后,转动盘130的触动部132拨动所述连动套110的触接部116,而带动连动套反向转动。反向转动中,单向轴承120的内、外圈同步转动,故连动套经由所述单向轴承带动控制件100同步转动。
参见图31,控制件100转动时,其拨控部104将拨动所述阻尼件95的凸伸端96,阻尼件95的圆周即因而外张,抵压于第二容室34的周壁,故控制件带动阻尼件于第二容室34内转动时,所述阻尼件即可形成一摩擦阻尼,同时,控制件100与外壳30间所涂布的阻尼油亦可对控制件的转动产生一阻尼作用。因此,缓冲装置20处于接合位置时,卷轴已将布幔卷收至最后阶段,于最后的卷收过程中,阻尼机构(B)的阻尼作用对卷轴产生第二段缓冲作用,减缓卷收布幔的速度,以免速度过快。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于展放布幔的过程中,不论缓冲装置处于接合位置或脱离位置,所述阻尼件均不会产生阻尼作用(因控制件并不会转动),故不会影响布幔的垂放;仅于卷收布幔时,阻尼机构始会产生阻尼,提供卷收布幔时的缓冲作用,且所述缓冲作用仅于布幔将被卷收完成时始会发生;布幔仍具有相当长度时,卷轴仍以较快的转速卷收布幔,故不会影响卷收布幔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于同类物品中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并具实用功效的增进。
权利要求1.一种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卷帘的卷轴内,于卷轴卷收窗帘布幔时提供一缓冲作用;所述缓冲装置包含有一外壳,一长形体,其纵向平行于卷轴的轴向,所述外壳于右端的内部设一第一容室;一离合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容室中,并可于一接合位置及一脱离位置间变换;所述离合机构于所述二位置间变换时,可于所述外壳的纵向上位移;一主动轴,穿入于所述外壳中,并可沿外壳的纵向位移,其左端凸伸出所述外壳的左端;一减速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容室中,位于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主动轴之间;所述主动轴的内端连接于所述减速机构左端;所述减速机构的右端连接于所述离合机构左端;所述主动轴经由所述减速机构的减速作用带动所述离合机构产生作动,且所述主动轮可与所述离合机构同步位移;一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其弹性能主要作用于所述离合机构,当离合机构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离合机构及主动轴往所述外壳右端位移;一用以产生阻尼作用的阻尼机构,设于所述外壳的左端;一可产生单向传动的作用单向传动件,连接于所述阻尼机构;一固接于所述主动轴外端,外周与所述卷轴的内周面嵌接,可随所述卷轴转动以驱转所述主动轴,并可受所述主动轴连动而沿卷轴的轴向位移,并在所述离合机构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可带动所述单向传动件,并在带动所述单向传动件正向转动时,所述单向传动件并不会产生传动作用,故不会使所述阻尼机构致动的转动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右端具有一第一凸轮部;所述离合机构包含有一离合件,其右端面具有一第二凸轮部;所述离合件枢设于所述第一容室内,可于所述容室内转动,并可沿外壳的纵向位移;所述二凸轮部相向;所述离合件左端与所述减速机构连接;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二凸轮部错位;所述离合件受所述弹性元件的推动而往所述外壳右端位移;所述离合件转动至所述脱离位置时,所述二凸轮相跨接,使所述离合件往所述外壳的左端位移一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含有一轴接件与一离合件,所述轴接件固设于所述外壳右端,其左端面朝向所述第一容室并设一第一凸轮部;所述离合件具有一盘部以及一设于所述盘部右端面并具有适当弧长的一第二凸轮部,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轴接件及所述减速机构之间,所述离合件右端与所述轴接件枢接而可转动,并可与所述轴接件产生相对滑移,所述二凸轮部相向;所述离合件左端与所述减速机构连接;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二凸轮部错位,所述离合件受所述弹性元件的推动而往所述外壳右端位移;所述离合件转动至所述脱离位置时,所述二凸轮系系跨接,使所述离合件往所述外壳的左端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接件的左端面设一轴部;所述离合件的右端面中心设一接孔,并以所述接孔套接于所述轴接件的所述轴部,使所述离合件得以转动,并得与所述轴接件产生相对滑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室的周面沿外壳的纵向设有预定数目的嵌槽;所述减速机构系一减速齿轮组,具有一壳体以及预定数目装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减速齿轮,所述等减速齿轮可受所述主动轴所驱转;所述壳体的外周面设有预定数目的凸部,所述等凸部嵌接于所述等嵌槽中;所述减速齿轮组得与所述离合机构同步位移,且不会产生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系一内部具有一圆柱状容室的中空筒体,其内周面设一圈齿部;所述减速齿轮组另包含有一行星齿轮轴,具有一盘部,所述盘部右端设一接头,所述行星齿轮设于所述壳体内而可转动;所述接头穿出所述壳体右端;预定数目的行星齿轮,以同心圆的方式枢设于所述盘部左端面,所述等行星齿轮外周啮接于所述壳体内周面的所述圈齿部;所述减速齿轮组以所述行星齿轮轴的接头与所述离合机构连接;所述主动轴内端设一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伸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壳体内,可驱动所述等行星齿轮转动,使所述行星齿轮轴可带动所述离合机构作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一阻尼件,系一簧圈,衔合于所述外壳左端的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另包含有一控制件,设于所述外壳左端;所述单向传动件连接于所述控制件;所述转动盘反向转动时可经由所述单向传动件连动所述控制件,而致动所述阻尼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左端设一第二容室;所述阻尼件设于所述第二容室内,衔合于所述容室的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的一端为一往内延伸的凸伸端;所述阻尼机构另包含有一控制件,呈中空的筒状,其内部设一拨控部;所述控制件套设于所述外壳左端外周,可受所述单向传动件所驱转;所述拨控部伸入所述第二容室中,并位于阻尼件内,所述控制件受转动时,所述拨控得拨动所述凸伸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件系一单向轴承;另包含有一连动套,套接于所述单向传动件外周,可于所述外壳左端处转动;所述主动轴左端穿伸出所述连动套,供所述转动盘固接;当所述离合机构位于接合位置时,所述转动盘可带动所述连动套转动;所述离合机构位于脱离位置时,所述转动盘无法连动所述连动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套的左端设一触接部;所述转动盘右端设有至少一触动部;所述离合机构处于接合位置时,所述触动部可连动所述触接部,使所述转动盘得带动所述连动套转动;所述离合机构处于脱离位置时,所述触动部与所述触接部间产生距离,所述触动部无法连动所述触接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套包含一外套部与一内套部,均为一中空的筒体,所述内套部以其内周套接于所述单向传动件;所述外套部套接于所述内套部外周;所述触接部设于所述外套部左端。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第一容室内,一端抵于所述容室内壁,而另一端抵于所述减速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轴管,所述轴管左端凸伸出所述外壳外,其右端与所述第一容室连通;所述主动轴穿设于所述轴管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帘的缓冲装置,设于卷帘的卷轴内,所述缓冲装置包含有一外壳;一离合机构,设于所述外壳内,可于一接合位置及一脱离位置间变换;一主动轴,穿设于所述外壳内,可与所述离合机构产生连动关系,所述主动轴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并固接一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可受所述卷轴所连动,而带动主动轴转动及驱动离合机构作动。卷轴正向转动而垂放窗帘布幔时,所述离合机构由所述接合位置变换至其脱离位置,卷轴于释放窗帘布幔时,并不会有阻尼现象。卷轴反向转动而卷收布幔时,于布幔被卷收剩适当长度时,所述离合机构由所述脱离位置变换成接合位置,所述转动盘可作动一阻尼机构而产生阻尼,藉此,可对卷轴卷收布幔时提供一缓冲作用。
文档编号E06B9/56GK2648030SQ0320648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
发明者范富美 申请人:范富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