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10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类生活需要的技术领域,用于门上,尤其是用在防盗门,可以让门微开并锁定。
背景技术
人们往往因为房间要通风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将门打开,但开着门,尤其是商品房的门,会因为不能有效防止他人进入而不安全,且当风吹来时会将门重重地关上;又比如宾馆值班室的门也需要常开但也不能让人进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一种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杆、底座和锁定装置,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可锁定在所述锁定装置,所述连杆用铁、合金等金属制成,使连杆具有较强的抗压和抗拉的能力,所述连杆外表面可包上塑料皮或涂漆。连杆与底座铰接可以是通过轴与轴承的连接,使连杆能在水平方向转动。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通常固定在门框或门框边墙体上,所述锁定装置通常是安装在靠近门框的门板边沿的锁具。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的锁定装置是门上现有用来锁门的门锁,特别是防盗门,用钥匙是可以将锁栓伸出两级,当伸出两级时,锁栓有栓孔等,所述的连杆的一端装入锁栓的栓孔等,装入锁栓的连杆的这端能在锁栓内移动,相对应地,锁栓内可供移动的地方是空心的,当用钥匙将锁栓缩回一级时连杆被推移,并被卡住而拔不出来,只有再次用钥匙将锁栓伸出第两级时才能将连杆取出。利用现有锁具可使生产工艺简单。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与所述锁栓连接的一端为球体或小长方体等形状,相配套地,当锁栓伸出一至两级时锁栓上有小孔或凹槽等形状,主要目的是让连杆能插入锁栓。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及其连接着的、装入锁栓的部分所构成的形状,形同人的躯体通过头劲连接着脑袋,连接部分较两边细或较装入锁栓的部分细。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装入锁栓的部分能在锁栓内移动而拔不出来所构成的结构,形同人的脑袋卡在某缝隙内能移动而拔不出的样子。所述连杆从锁栓上的栓孔k插入并能在槽c内移动,要求锁栓在没有钥匙的作用下不能被拔出。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锁栓的结构可以是先被挖出一个大槽,再在大槽底部挖去较窄的小槽并成通透状,最后将小槽一端扩大,以便连杆的一端穿过此小槽一端并能在大槽内移动,所述大槽或小槽通常为方形。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锁定装置是安装在门上的专用锁具并有相配套的钥匙,转动连杆并将连杆的一端插入专用锁具的锁孔,用钥匙插入钥匙孔才能拔出连杆,所述专用锁具通常位于门内现有用于锁门的锁具上下方不远的地方。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为了让连杆能方便地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栓,或为了在不用时连杆能贴近墙面而不影响行人行走,连杆上相关部分可作相应的折弯。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固定位置是内置式的,或可用防盗螺丝固定,所述连杆长度小于50cm,一般为25cm左右,以有效防止他人钻进来为准。所述连杆中间部分为圆的或扁等形状。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根据需要,所述连杆及其配套的底座、锁定装置可有2套以上。 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如果门是朝里开的,则底座通常固定在门框内侧或门框内侧边上墙体上,所述连杆插入的锁孔在门外侧,而开锁的位置在门内侧;如果门是朝外开的,则底座通常固定在门框外侧或门框外侧边上墙体上,所述连杆插入的锁孔和开锁的位置均在门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I.能将门微开并被锁定。2.使用简单,制造成本低。


图I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锁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锁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实施例二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连杆;2、底座;3、锁定装置;31、锁栓;k、栓孔;c、槽;cl、大槽;c2、小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杆I、底座2和锁定装置3,连杆I的一端铰接在底座2上,另一端可锁定在锁定装置3,连杆I用铁、合金等金属制成,使连杆具有较强的抗压和抗拉的能力,所述连杆外表面可包上塑料皮或涂漆。连杆与底座铰接可以是通过轴与轴承的连接,使连杆能在水平方向转动。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通常固定在门框上,锁定装置3是安装在靠近门框的门板边沿的锁具。如图2所示,所述的锁定装置3是门上现有用来锁门的门锁,特别是铁质的防盗门,用钥匙是可以将锁栓伸出两级,当伸出两级时,锁栓有栓孔k,所述的连杆的一端装入锁栓的栓孔,装入锁栓31的连杆的这端能在锁栓31内移动,相对应地,锁栓内可供移动的地方是空心的,当用钥匙将锁栓缩回一级时连杆被推移,并被卡住而拔不出来,只有再次用钥匙将锁栓伸出第两级时才能将连杆取出。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I与所述锁栓31连接的一端为球体或小长方体等形状,相配套地,当锁栓伸出一至两级时锁栓上有小孔或凹槽等形状,主要目的是让连杆能插入锁栓31。锁定装置还可以是如图3所示,锁栓的结构可以是先被挖出一个大槽Cl,再在大槽底部挖去较窄的小槽c2并成通透状,最后将小槽一端扩大,以便连杆的一端穿过此小槽一端并能在大槽内移动,所述大槽或小槽通常为方形。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为了让连杆能方便地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栓,或为了在不用时连杆能贴近墙面而不影响行人行走,连杆上相关部分可作相应的 折弯。在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固定位置是内置式的,或可用防盗螺丝固定,所述连杆长度为20cm左右,以有效防止他人钻进来为准。所述连杆中间部分为圆的或扁等形状。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与上述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不同的是锁定装置3是安装在门上的专用锁具并有相配套的钥匙,转动连杆I并将连杆的一端插入专用锁具的锁孔,用钥匙插入钥匙孔才能拔出连杆,所述专用锁具通常位于门内现有用于锁门的锁具上下方不远的地方,连杆有较强的抗压和抗拉能力。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I、连杆;2、底座;3、锁定装置;31、锁栓;k、栓孔;c、槽;Cl、大槽;c2、小槽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杆(I)、底座(2)和锁定装置(3),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可锁定在所述锁定装置,所述连杆用铁、合金等金属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固定在门框或门框边墙体上,所述锁定装置(3)是安装在靠近门框的门板边沿的锁具。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锁定装置(3)是门上现有用来锁门的门锁,当用钥匙将门锁的锁栓(31)伸出两级时,所述的连杆的一端装入锁栓(31),装入锁栓(31)的连杆的这端能在锁栓(31)内移动,当用钥匙将锁栓(31)缩回一级时连杆(I)被推移,并被卡住而拔不出来,只有再次用钥匙将锁栓(31)伸出第两级时才能将连杆(I)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与所述锁栓(31)连接的一端为球体或小长方体等形状,相配套地,当锁栓(31)伸出一至两级时锁栓(31)上有小孔或凹槽等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及其连接着的、装入锁栓的部分所构成的形状,形同人的躯体通过头劲连接着脑袋,连接部分较两边细或较装入锁栓的部分细。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装入锁栓的部分能在锁栓内移动而拔不出来所构成的结构,形同人的脑袋卡在某缝隙内能移动而拔不出的样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栓在钥匙控制下能伸出的一端的结构可先被挖出一个大槽,再在大槽底部挖去较窄的小槽并成通透状,最后将小槽一端扩大,以便连杆的一端穿过小槽此扩大的一端并能在大槽内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锁定装置是安装在门上的专用锁具并有相配套的钥匙,转动连杆并将连杆的一端插入位于门内的专用锁具的锁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为了让连杆能方便地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栓,或为了在不用时连杆能贴近墙面而不影响行人行走,连杆上相关部分可作相应的折弯。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固定位置是内置式的,或可用防盗螺丝固定;所述连杆长度小于50cm;所述连杆中间部分为圆的或扁等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人类生活需要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盗门微开并锁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杆、底座和锁定装置,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可锁定在所述锁定装置,所述连杆用铁、合金等金属制成,使连杆具有较强的抗压和抗拉的能力,所述连杆外表面可包上塑料皮或涂漆。连杆与底座铰接可以是通过轴与轴承的连接,使连杆能在水平方向转动。本发明可让门微开并能锁定,既能通风又不能让他人轻易进入房间。
文档编号E05B63/06GK102839875SQ2011101862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华孝慧 申请人:华孝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