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床上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19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床上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床上的婴幼儿床上防护装置,包括一种床上防护体,床上防护体主要用来将婴幼儿和大人分隔开来,为婴幼儿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同时,防止与大人同睡一张大床的婴幼儿被熟睡的大人压住口鼻而窒息。两个床上防护体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床上婴儿床;如果较短的床上防护体与枕头一起使用,那么就构成了一个带有安全防护架的枕头;另外,床上防护体还可以与床边防护栏结合使用,床边防护栏防止婴幼儿掉下床,床上防护体将大人和婴幼儿隔开,两者也构成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床上床。
背景技术
婴幼儿与大人同睡一张大床不仅方便大人照看婴幼儿,而且可以给婴幼儿安全感,对其心理发育都有很大的益处。但是也有弊端,现实生活中,与大人同睡一张大床的婴幼儿被大人压住口鼻窒息而亡的悲剧时有发生。目前还没有防止类似事故的有效工具和方 法,因此与婴幼儿同睡一张大床的看护人夜里总是担心自己会压到宝宝而睡不实。另外,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买婴儿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怕同睡一张床而压到孩子,但是购买婴儿床之后使用不到3个月就闲置了,因为大多数婴儿都喜欢和妈妈睡在一起,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婴儿床都是采用实木制作的,要消耗很多木材,这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购买婴儿床之后还要给婴儿床单独铺设小床的床单被褥床围等,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开支。所以需要一种婴儿床的替代品来减少这种资源浪费。现有技术中有一种便携式婴儿床,也可以放置在大床上作为婴儿的小床,它所属领域不同,它的设计目的是方便旅行携带,但是其放置在大床上作为床上床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两侧竖立部分太矮;第二,两侧竖立部分没有骨架,两侧竖立部分主要是海绵制作,所以不足以起到防止大人压到宝宝的安全防护作用;第三,两侧竖立部分与小床垫相连,需要给婴儿单独铺设床褥床单;第四,两侧竖立部分距离太短,只有30cm左右,只能适合初生婴儿;第五,两侧竖立部分容易挡住看护人查看婴儿睡眠状态的视线。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婴儿摇篮也可以放置在大床上构成一个床上床,它所属领域不同,其设计目的是带有摇摆功能,其用于床上床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其骨架一般采用钢管或木材制作,骨架外没有包软质垫,外角没有磨圆处理,这样容易磕到或刮到床上的看护人;第二,带底,需要给婴儿单独铺设床褥床单;第三,小摇篮有四侧竖立部分,这样宝宝稍稍长大一点其长度就不够了,因为在小摇篮尾部那侧竖立部分会妨碍婴儿伸长脚;第四,两侧竖立部分容易挡住看护人查看婴儿睡眠状态的视线;第五,笨重而且会占用太多的有效床面面积,放置在床上会感觉碍手碍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安全床上防护体,安装或者放置在大床上将大人和婴幼儿分隔开来,床上防护体竖立或者架设在婴幼儿头部附近,对婴幼儿形成保护。另夕卜,还可以将床上防护体与床边防护栏结合使用,可以防止婴幼儿掉下床的同时,构成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床上床。床边防护栏可以是只安装在床的一侧,也可以是安装在床的两侧或三侧或四侧,将整个床包围起来构成一个床上游戏床。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床上装置包括一种床上防护体,床上防护体与固定装置相连,固定装置与床直接或间接相连,或者床上防护体与助稳装置相连之后放置或架设在床上,或者是床上防护体与助稳装置相连的同时与固定装置相连;床上防护体安装或者架设在婴幼儿身体的一侧或者两侧,将婴幼儿和成人分隔开来;这种床上装置可以是只有一个床上防护体;这种床上装置也可以是两个床上防护体分别位于婴幼儿身体的两侧,两个床上防护体构成一个床上床;这种床上装置也可以是床上防护体与床边防护栏构成一个床上床。床上防护体竖立或架设在婴幼儿的一侧或者两侧,将大人和婴幼儿分隔开来,就可以有效防止婴幼儿被压到了。如果大床是靠墙摆放,或者大床的床边安装了床边防护栏,那么只需要在婴幼儿的一侧安装床上防护体就可以;如果宝宝是睡在两个大人中间的,那么就需要在婴幼儿的两侧都安装床上防护体。作为优选,两个床上防护体之间的距离或者床上防护体与床边防护栏之间的距离大于38cm小于88cm ;床上防护体的高度大于15cm小于70cm。床上防护体的长度最短可以与婴幼儿面部的宽度相仿,最长可以与大床一样长。床上防护体的长度与婴幼儿面部长度相仿,这样就足以保护到婴幼儿头部,另外,对于大床只有150cm宽的家庭来说,爸爸妈妈和宝宝同睡一张床空间有限,床上防护体短一些,可以有效地节省节省空间,同时也方便看护人的手伸到宝宝那一边为宝宝喂奶盖被;床上防护体的长度也可以长一些,例如与大床一样长,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床尾使用固定装置将床上防护体加固,这样可以将大床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有利于从小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性,为其将来自己独睡打下基础。床上防护体的材料和外形不限。例如床上防护体可以是由框架撑起防护网构成的防护栏,高30cm,长40cm,宽3cm,采用防护网的好处是方便看护人平躺着就能随时查看宝宝的睡眠状况;床上防护体的外形也可以是一个玩偶;也可以是一根加粗的杆状物体所构成的防护栏,所述杆状形不一定是完全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形状,杆状物体架设高度为30cm,长度为20cm,杆状物体的好处是方便看护人平躺着就能随时查看宝宝的睡眠状况;床上防护体也可以是一个架子;也可以是由两根或多根栏杆组合构成的护栏,采用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方便看护人平躺着就能随时查看宝宝的睡眠状况。作为优选,床上防护体的骨架由金属或者木头或者塑料或者橡胶或者树脂等较硬的材料制成,这样骨架才有足够的承重能力。骨架外包有软质缓冲垫,防止磕碰到宝宝,软质缓冲垫可以是由海绵或塑料或橡胶或发泡材料或纺织物或棉花或化纤等制成。将床上防护体的安装或架设在大床上有多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两个床上防护体通过固定横杆相连,然后放置在床上。第二种方案,将床上防护体与助稳装置相连,然后放置在床上。作为优选,助稳装置包括固定横杆。第三种方案,床上防护体与固定横杆相连,然后固定横杆或床上防护体与枕头相连。好处是枕头的重量可以帮助床上防护体更稳地竖立在床上,并且其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移动。第四种方案,将床上防护体与置物装置相连,置物装置用于放置奶瓶尿裤之类的婴幼儿常用物品,省去看护人下床的麻烦。第五种方案,将床上防护体与小床板或者硬质小床垫连接。这种方案适用于大床床垫比较软的情况,因为婴幼儿睡比较软的床垫,不利于脊椎发育,小床板或者硬质小床垫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起到了连接固定床上防护体的作用,小床板或小床垫可以放置在床褥和床单之上,也可以放置在床褥和床单之下,这样小床仍然可以共享大床的床褥和床单,不用再为宝宝的小床单独铺设,经济实惠。第六种方案,床上防护体与底座相连,或者通过绳索或可以调节长短的连接杆与底座相连,底座与大床床板相连,或者是压在大床床垫之下床板之上,作为优选,底座上钻有小孔,方便用螺丝固定在大床床板上。第七种方案,床上防护体与插件相连,或通过固定横杆与插件相连,插件与床头或床架相连,或者插件插在大床床垫与大床床头所形成的缝隙中。所述插件形状不定,但是其 必有一部分是用于插在床头和床垫之间的缝隙之中的。作为优选,插件上钻有有小孔,方便用螺丝固定在床头或床架上。作为优选,插件插入床头和床垫之间的缝隙的深度小于或等于IOcm,因为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床垫厚度为IOcm或20cm,不管床垫下方的床架与床头之间是否有合适插入的缝隙,床垫与床头之间肯定是有缝隙的,所以只要插件深度小于或等于10cm,就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的床垫厚度和床褥厚度。作为优选,插件厚度大于床垫与床头之间的缝隙宽度,这样插入之后就容易被床垫与床头夹紧,所以插件厚度大于O. 5cm。第八种方案,床上防护体与床边防护栏相连,或者是床上防护体与床边防护栏的固定装置直接或间接相连,例如通过固定横杆和绳索与床边防护栏的底座相连。第九种方案,床上防护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大床的床垫上。例如一个夹具夹住床垫,然后床上防护体与夹具相连。第十种方案,床上防护体与固定横杆相连,固定横杆与底座或插件或床边防护栏或另一个床上防护体或枕头或置物装置或小床板或小床垫或助稳装置相连。上述十种方案中,有的方案也同时包含或部分包含了其他方案,例如床上防护体与助稳装置相连就包含了床上防护体与置物装置相连。上述十种方案可以组合实施。例如,两侧的床上防护体通过固定横杆相连的同时,固定横杆通过插件与床头相连。总的来说上述十种方案中,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固定装置相连,固定装置与床直接或间接相连(例如,固定装置的一部分被压在床垫之下属于固定装置与床直接相连,再例如,固定装置与床边防护栏相连,床边防护栏与床相连,这种情况属于固定装置与床间接相连);另一类是与帮助其更稳固地竖立或架设在床上的物体相连,例如另一侧防护体、单纯的没有其他功能的助稳装置、枕头、置物装置、小床板、硬质小床垫、固定横杆等,本文中,将这一类物体统称为助稳装置。固定装置也可以是助稳装置,助稳装置也可以是固定装置,例如固定横杆与另一侧床上防护体相连,两侧床上防护体放置在床上,那么这种情况中,固定横杆就是助稳装置的一部分;如果固定横杆与另一侧床上防护体相连的同时又通过插件与床头相连,那么固定横杆也是固定装置的一部分。作为优选,床上防护体与固定装置或助稳装置铰接,这样方便收纳。例如,将床上防护体与固定装置铰接,使之能够在与床面平行的平面上旋转,那么白天不用床上防护体的时候,可以将其旋转至与床头平行贴在床头上;再如,将床上防护体与固定装置铰接,使之能够在与床面垂直的平面上旋转,那么需要给宝宝喂母乳的时候,可以掀起床上防护体,使之竖立起来,妈妈不用把孩子抱起来就可以喂奶了。作为优选,两个床上防护体构成的床上床没有床板或床垫;或者有床板或床垫,但是床上防护体与床板或床垫之间设有一条缝隙,足以让大床的床褥从缝隙中穿过,将床上床的床板或床垫压在大床床褥之下。助稳装置可以是置物装置或枕头或另一侧床上防护体或床边防护栏或小床垫或小床板或没有其他功能的单纯的助稳装置。固定装置与床边防护栏相连,或者与另一个床上防护体相连,或者与床垫相连,或者与床板相连,或者与床架相连,或者与床头相连,或者固定装置的一部分被压在大床床垫下,或者固定装置的一部分插在大床床垫侧面和大床床架与大床 床头所形成的缝隙中。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横杆,床上防护体与固定横杆相连,固定横杆与床边防护栏或另一个床上防护体或底座或插件或枕头或置物装置或小床垫或小床板相连。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床上防护体与底座直接或间接相连,底座被压在大床的床垫下或者通过螺丝固定在大床床板上。固定装置包括插件,所述床上防护体与插件直接相连,或者床上防护体与固定横杆相连,然后固定横杆再与插件相连;插件与床头或床架相连,或者是插件被夹在床头与床垫所形成的缝隙之中。对于床边防护栏的固定和安装有多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床边防护栏由三侧或四侧防护栏组成,将这三侧或四侧防护栏所构成的框架架设在床上,然后用下拉绳将其与床架相连;第二种方案,是将床边防护栏的底座固定在大床床板上,或者是将底座压在床垫之下,然后床边防护栏固定在底座上;第三个方案,床边防护栏通过连接杆与床上防护体相连;第四个方案,床边防护栏与小床板相连;第五个方案,床边防护栏的立柱固定在其底座上,底座固定在床板上或压在床垫下。上述几个方案也可以组合实施。作为优选,在第一个方案中,床上防护体与床头一侧的防护栏的下横杆相连。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大床上防护装置的优点和带来的好处在于,有效解决了大人因害怕压到婴儿而睡不实的担忧;床上防护体参与构成的床上床给婴儿构建了一个相对的独立空间,可以成为婴儿床的经济而简单的替代品,可以大幅减少木材资源的浪费和家庭开支;而婴儿在妈妈的身边睡觉更有安全感;床上防护体参与构成的床上床不用给婴儿单独铺设床褥床单;床上防护体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从而伴随婴儿的成长加宽床上床的空间;床上防护体参与构成的床上床的床尾那边是开放式的,不用担心婴儿长高了之后床上床不够长的问题;小巧简单,安装或放置在大床上,不会对看护人造成不便之处。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立体图。[0039]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I.床上防护体,2.固定横杆,3.床边防护栏,4.枕头,5.置物盒,6.棒形床上防护体,7.床上防护体,8.底座,9.底座,10.插件,11.床边防护栏,12.底座,13.底座,14.小床板,15.插件,16.插件,17.下横杆,18.固定横杆,19.床上防护体,20.床上防护体,21.盒盖,22.固定横杆,23.固定横杆,24.床上防护体,25.床上防护体,26.固定横杆,27.床上防护体,28.床上防护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I中,四个单侧床边防护栏(其中包括床边防护栏(3))的两端分别相连,构成了一个四侧床边防护栏,它们架设在大床上,将大床变成了一个游戏床。其中在床头和床尾床边防护栏的下横杆分别架设在床头和床尾的床面上,另外两侧床边防护栏的两根下横杆分别位于稍低于床面的床垫两侧。床上防护体(I)与固定横杆(2)铰接,床上防护体可以绕着垂直于床面的旋转轴旋转,不用床上防护体的时候,可以将其旋转至与床头平行的位置,方便收纳。固定横杆(2)与床边防护栏的下横杆(17)相连(或者床上防护体直接固定在下 横杆(17)上,下横杆同时也是固定横杆)。床上防护体(I)的骨架由钢管制成,钢管外包了海绵和棉布。婴幼儿睡在床上防护体(I)与床边防护栏(3)之间,不怕他滚下床也不用担心压到孩子,床上防护体(I)与床边防护栏(3)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床上床。在图2中,床上防护体(19)与固定横杆(18)相连,固定横杆与枕头(4)相连。枕头和固定横杆构成了床上防护体的助稳装置。此例适用于床靠墙摆放,或者床边已经安装了床边防护栏的家庭。床上防护体(19)由钢管弯成的外框撑起防护网构成。在图3中,棒形床上防护体(6)由一根加粗的塑料棒外套海绵制成,棒形床上防护体(6)与置物盒(5)上的盒盖(21)相连,盒盖(21)通过门合页与置物盒(5)铰接,棒形床上防护体(6)离床面高度为20cm。掀起盒盖时棒形防护体(6)也同时被掀起竖立起来,方便给孩子喂母乳。在图4中,两个床上防护体(20)、(7)是由钢管骨架撑起防护网构成,钢管骨架外包有软质缓冲材料,两个床上防护体(20)、(7)通过两根固定横杆(22)、(23)相连,然后放置在床上,两个防护体构成了一个床上小床。床上防护体(20)和床上防护体(7)互为助稳装置。床上防护体(20)和床上防护体(7)的长短和高矮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如果床上防护体(20)和床上防护体(7)都比较短,那么他们与枕头相连之后,或者与枕头配套使用,可以构成一个简便的安全防护枕头。也可以选择在床上防护体上安装插件(15)、
(16),将插件垂直地面的那部分插入床垫与床头之间的缝隙之中,这样两个床上防护体会更加稳固,这种插件设计比较适合床头高出床垫的部分向外突出的情况,插件插入床垫与床头之间的缝隙之后,由于床头向外突出部分会阻止插件向上挪动。如果插件垂直地面部分的厚度为2cm,也就是说其厚度大于床头与床垫之间的缝隙宽度,并且其表面粗糙摩擦系数较大(例如橡胶),那么,就算床头不突出,床头和床垫也会紧紧地夹住插件。不管怎样,插件至少会起到阻止床上防护体在垂直于床头的水平方向挪动的作用。在图5中,床边防护栏(11)与底座(12)、(13)相连,底座(12)、(13)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立部分,底座水平部分被压在大床床垫下床板上,底座竖立部分与床边防护栏的两条立柱相连。床上防护体(24)与插件(10)相连,插件(10)与地面垂直的部分被夹在床垫与床头之间的缝隙之中,其上钻有小孔,可以通过小孔用螺丝将插件固定在床头的木板上。插件(10)露出床面的部分与床上防护体(24)相连。在图6中,底座(8)、(9) 一部分压在床垫之下,如果床垫不够厚重,那么可以通过底座上的小孔,用螺丝将底座固定在床板上。床上防护体(25)与固定横杆(26)相连,固定横杆通过绳索分别与两个底座(8)、(9)相连。采用绳索连接固定横杆和底座的好处是,绳索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床垫厚度和床褥厚度。如果采用床上防护体或横杆与底座直接相连的方案,那么则需要配置多个型号的底座来适应不同床垫厚度的床。当然也可以采用可以调节长度的连接杆来连接底座和床上防护体或横杆。在图7中,小床板(14)与两个床上防护体(27)、(28)相连,小 床板安装于大床的床垫之上,床褥之下,防护体与小床板之间只在头上相连,其余部位是分开的,所以大床的床褥床单可以从小床板和床上防护体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铺设在小床板之上。
权利要求1.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种床上防护体,床上防护体与固定装置相连,固定装置与床直接或间接相连,或者床上防护体与助稳装置相连之后放置或架设在床上,或者是床上防护体与助稳装置相连的同时与固定装置相连;床上防护体安装或者架设在婴幼儿身体的一侧或者两侧,将婴幼儿和成人分隔开来;这种床上装置可以是只有一个床上防护体;这种床上装置也可以是两个床上防护体分别位于婴幼儿身体的两侧,两个床上防护体构成一个床上床;这种床上装置也可以是床上防护体与床边防护栏构成一个床上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床上防护体构成的床上床没有床板或床垫;或者有床板或床垫,但是床上防护体与床板或床垫之间设有一条缝隙,足以让大床的床褥从缝隙中穿过,将床上床的床板或床垫压在大床床褥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床上防护体的骨架外包有软质缓冲垫。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助稳装置是置物装置或枕头或另一侧床上防护体或床边防护栏或小床垫或小床板或没有其他功能的单纯的助稳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装置与床边防护栏相连,或者与另一个床上防护体相连,或者与床垫相连,或者与床板相连,或者与床架相连,或者与床头相连,或者固定装置的一部分被压在大床床垫下,或者固定装置的一部分插在大床床垫侧面和大床床架与大床床头所形成的缝隙中。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横杆,床上防护体与固定横杆相连,固定横杆与床边防护栏或另一个床上防护体或底座或插件或枕头或置物装置或小床垫或小床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床上防护体与底座相连,或者通过绳索与底座相连,底座被压在大床的床垫下或者通过螺丝固定在大床床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插件,所述床上防护体与插件直接相连,或者床上防护体与固定横杆相连,然后固定横杆再与插件相连;插件与床头或床架相连,或者是插件被夹在床头与床垫所形成的缝隙之中。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床上防护体是床上护栏,它是由骨架撑起防护网构成的防护栏,或者是由两根或多根栏杆组合构成的防护栏,或者是有一根杆构成的防护栏。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床上防护体的骨架由金属或者木头或者塑料或者橡胶或者树脂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大床上的防护装置,包括一种床上防护体,床上防护体与固定装置相连,固定装置与床直接或间接相连,或者床上防护体与助稳装置相连之后放置或架设在床上,或者是床上防护体与助稳装置相连的同时与固定装置相连;床上防护体安装或者架设在婴幼儿身体的一侧或者两侧,将婴幼儿和成人分隔开来;这种床上装置可以是只有一个床上防护体;这种床上装置也可以是两个床上防护体分别位于婴幼儿身体的两侧,两个床上防护体构成一个床上床;这种床上装置也可以是床上防护体与床边防护栏构成一个床上床。
文档编号A47C21/00GK202536807SQ2012200784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李铭 申请人:李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