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41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压缩配合部和卡接安装部;所述卡接安装部采用聚丙烯材质,所述压缩配合部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质,端部具有外侧唇边;所述卡接安装部和所述压缩配合部经二次注塑成型而构成一整体;所述压缩配合部端部的外侧周圈为波纹管断面结构,端部唇边外翻,正面上设置有安装方向标识。本发明可以解决外部雨水和灰尘等杂物进入车门内侧和限位器,造成车门钣金内部不够清洁,容易生锈,以及限位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密封汽车车门限位器的堵塞。 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

【背景技术】
[0002] 安装在汽车车门的限位器若周圈配合部位不能完全密封,容易造成外部雨水和灰 尘等杂物进入车门内侧和限位器,造成车门钣金内部不够清洁,容易生锈,同时也缩短了限 位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这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它可以 解决外部雨水和灰尘等杂物进入车门内侧和限位器,造成车门钣金内部不够清洁,容易生 锈,以及限位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包括有 压缩配合部和卡接安装部;所述卡接安装部采用聚丙烯材质,所述压缩配合部采用热塑性 弹性体材质,端部具有外侧唇边;所述卡接安装部和所述压缩配合部经二次注塑成型而构 成一整体。
[0005] 以上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压缩配合部端部的外侧周圈为波纹管断 面结构,端部唇边外翻。
[0006] 进一步:所述压缩配合部正面上设置有安装方向标识。
[0007]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有效实现行车时限位器安装周圈的完全密封,保持限位器内部清洁,提 高限位器使用寿命;同时有效阻断了外部雨水灰尘进入车门钣金内侧,能保持车门内侧的 清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在车门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配合横断截面图; 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堵塞自然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处放大堵塞压缩状态示意图。
[0009] 图中标号表示为:1、限位器堵塞;2、车门钣金;3、限位器;4、侧围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和图2的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限位器堵塞1安装于车门钣金2上,与侧围钣金4 压缩配合,将车门上的限位器3安装周圈密封。图3和图4所示限位器堵塞1包括有压缩 配合部1-1和卡接安装部1-2 ;卡接安装部1-2采用聚丙烯材质,保证安装强度及稳定性; 压缩配合部1-1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质,保证密封耐久性,压缩配合部1-1为可压缩的折叠 体;两者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和聚丙烯材质二次注塑成型而构成。限位器堵塞1为设计为左 右通用件,便于成本及质量管理控制;由于车身结构断面限制,限位器堵塞1本身不能对称 设计;为了指导正确装配方向,限位器堵塞正面上下端模压有文字标识及箭头方向标识,从 而保证左右装配的正确性。图5是本发明安装横断截面图;图6和图7分别表示图5中B 处放大的堵塞自然状态B (1)和压缩状态B (2)两种情况,限位器堵塞1周圈密封配合结 构中各部位作用如下: a处与车门内钣金卡紧配合,起到固定作用; b处限位器堵塞软边与车门内钣金外侧压缩贴紧配合,起到密封周圈作用; c处为关键密封部位,车门闭合时通过橡胶压缩反弹力实现与侧围配合面密封;同时 外侧周圈为波纹管结构,端部唇边外翻,压缩时可实现沿着设计的方向压缩变形,唇边与侧 围实现面与面配合,可消除不良变形,增强密封性。
[0011] 这种车门限位器密封结构,通过限位器堵塞实现车门与侧围压缩配合,实现行车 时限位器安装周圈的完全密封,有效阻断了外部雨水灰尘进入车门内侧,保持车门钣金内 部的清洁,同时提高限位器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 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压缩配合部(1-1)和卡接安装部 (1-2);所述卡接安装部(1-2)采用聚丙烯材质,所述压缩配合部(1-1)采用热塑性弹性体 材质,端部具有外侧唇边;所述卡接安装部(1-2)和所述压缩配合部(1-1)经二次注塑成型 而构成一整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配合部(1-1)端 部的外侧周圈为波纹管断面结构,端部唇边外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门限位器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配合部 (1-1)正面上设置有安装方向标识。
【文档编号】E05C17/00GK104118303SQ201310702399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强, 朱春州, 汪正玉, 冯金龙, 韩永飞 申请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