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7860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是由型材、外开扇、转换框、锁块、第一密封点、第二密封点、第三密封点构成,型材上方设置外开扇,型材和外开扇之间设置转换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外开窗、外悬窗的三密封结构问题,使开启部分由原来的两道密封变为三道密封,密封点增加以后,开启部分的传热速度明显的降低,提高了门窗的保温节能性能,特备适合北方严寒地区。
【专利说明】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房屋的门窗装置,尤其是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塑料门窗的外开窗一直存在压条安装在户外一侧的问题,这种安装方式降低了门窗的防盗系数,特别是低层,压条可以从户外轻易的卸下,再取下玻璃,很轻松的从窗户进入室内;在玻璃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在户外安装压条,在二楼及以上楼层安装时,施工人员由于没有安全保障,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铝合金窗户虽然有转换框,但因其结构简单,密封性能不佳,漏风严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于去年申请过一个“一种平开窗内外开转换装置”的专利,在今年又申请了一个“一种平开窗内外开转换装置”,但是,这两个专利在开启部分都是双密封结构,双密封结构传热快,节能性差,在中国严寒的北方,随着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启部分双密封结构已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必须设计保温性能更好的三密封结构来满足要求,目前的外开、外悬门窗中,无论是塑料门窗还是铝合金门窗,都没有外开三密封结构。本人在今年也申请过一个“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但是,在那个专利中,由于转换框的室内面不平,焊接时非常不方便,需要在焊机上安装一个工装垫平才能焊接,有缺陷,所以,现有的技术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外开窗、外悬窗的三密封结构问题,使开启部分由原来的两道密封变为三道密封,密封点增加以后,开启部分的传热速度明显的降低,提高了门窗的保温节能性能,特备适合北方严寒地区,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由型材、外开扇、转换框、锁块、第一密封点、第二密封点、第三密封点构成,型材上方设置外开扇,型材和外开扇之间设置转换框。
[0004]外开扇内一侧下方与型材上方一侧和转换框一侧,三者的对应处设置锁块,锁块是安装在型材上的。
[0005]转换框的另一侧下方与型材另一侧对应出的外面设置遮挡边。
[0006]外开扇的下方一侧与型材的一侧上方之间对应设置第一密封点。
[0007]转换框内的另一侧上方与外开扇的另一侧对应设置第二密封点与第三密封点,第二密封点的下方设置第三密封点。
[0008]外开三密封装置为外开窗或外悬窗。
[0009]型材为平开框或平开挺。
[0010]第一密封点与外开扇的相应位置设置胶条口,胶条口中设置胶条起密封作用或在外开扇的相应位置直接采用共挤技术共挤上胶条起密封作用。
[0011]第二密封点、第三密封点在转换框另一侧内的相应位置设置胶条口,胶条口中设置胶条起密封作用,或在转换框另一侧内的相应位置直接采用共挤技术共挤上胶条起密封作用。[0012]有益效果:解决了严寒的北方外开窗三密封的难题,提高了外开窗、外悬窗的保温节能性能,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碳排放。还解决了塑料门窗引进中国以后长期存在的外开窗压条装在户外的难题,并且解决了铝合金窗转换框密封不好的问题。转换框采用焊接工艺,所以水密性气密性好。增加了塑料门窗的防盗系数和避免了门窗安装时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转换框的室内面为平面,焊接方便。
[0013]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是:首先,把型材中加入钢衬焊接好,然后在型材上和外开扇对应的位置安装定制锁块。在窗框型材的胶条口、避开锁块位置,装上胶条,或打上密封胶。再在转换框中加上钢衬焊接好,在窗框型材上放置垫块,把焊接好的转换框放入窗框型材上,用螺钉把转换框固定好,安装密封胶条,最后安装外开窗扇。转换框上的遮挡边对四周的缝起遮挡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15]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型材1、外开扇2、转换框3、锁块4、第一密封点6、第二密封点7、第三密封点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8]型材I上方设置外开扇2,型材I和外开扇2之间设置转换框3。
[0019]外开扇2内一侧下方与型材I上方一侧和转换框3 —侧,三者的对应处设置锁块4,锁块4是安装在型材I上的。
[0020]转换框3的另一侧下方与型材I另一侧对应出的外面设置遮挡边5。
[0021]外开扇2的下方一侧与型材I的一侧上方之间对应设置第一密封点6。
[0022]转换框3内的另一侧上方与外开扇2的另一侧对应设置第二密封点7与第三密封点8,第二密封点7的下方设置第三密封点8。
[0023]外开三密封装置为外开窗或外悬窗。
[0024]型材I为平开框或平开挺。
[0025]第一密封点6与外开扇2的相应位置设置胶条口,胶条口中设置胶条起密封作用或在外开扇2的相应位置直接采用共挤技术共挤上胶条起密封作用。
[0026]第二密封点7、第三密封点8在转换框3另一侧内的相应位置设置胶条口,胶条口中设置胶条起密封作用,或在转换框3另一侧内的相应位置直接采用共挤技术共挤上胶条起密封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是由型材(I)、外开扇(2)、转换框(3)、锁块(4)、第一密封点(6)、第二密封点(7)、第三密封点(8)构成,其特征在于:型材(I)上方设置外开扇(2 ),型材(I)和外开扇(2 )之间设置转换框(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开扇(2)内一侧下方、型材(I)上方一侧和转换框(3) —侧,三者的对应处设置锁块(4),锁块(4)是安装在型材(I)上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其特征为:转换框(3)的另一侧下方与型材(I)另一侧对应处的外面设置遮挡边(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开扇(2)的下方一侧与型材(I)的一侧上方之间对应设置第一密封点(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换框(3)内的另一侧上方与外开扇(2)的另一侧对应设置第二密封点(7)与第三密封点(8),第二密封点(7)的下方设置第三密封点(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为外开窗或外悬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型材(I)为平开框或平开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点(6)与外开扇(2)的相应位置设置胶条口,胶条口中设置胶条起密封作用或在外开扇(2)的相应位置直接采用共挤技术共挤上胶条起密封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三密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点(7)、第三密封点(8)在转换框(3)另一侧内的相应位置设置胶条口,胶条口中设置胶条起密封作用,或在转换框(3 )另一侧内的相应位置直接采用共挤技术共挤上胶条起密封作用。
【文档编号】E06B3/36GK203441330SQ20132043910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张李忠 申请人:张李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