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15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救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在外壳组件上方设置有控制块,控制块与控针刚性连接,锁片安装在调节轮组件上位于控针的下方,控制块与控针之间设置有使控针回位的弹簧,通过软锁针的插拔控制开锁器。该结构安装在开锁器内部,无需设计专用安装结构来将控制结构安装在救生伞上。因该结构安装在开锁器内部,与救生伞的安装较为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还可以根据救生伞的安装需要,任意设计软锁针插孔的方向,确保使用可靠。该结构接收停止工作的指令后,软锁针拔出,开锁器立即停止工作,避免了开锁器空载释放给开锁器带来的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救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用于特定的打开开锁器的结构,是采用滑块控制的结构,当给出解除开锁器工作的指令时,动力机构与救生伞的拉环脱开,开锁器工作不影响救生伞脱离锁的拔出,当给出开锁器提供开锁动力的指令时,开锁器工作带动拉环拔出,打开救生伞的脱离锁。
[0003]已有的控制开锁器的结构特点是,当解除开锁器工作指令时,开锁器继续工作,只是开锁器与救生伞的拉环脱离,开锁器工作处于空载释放状态,空载释放开锁器会将钢索连接头打弯或折断,影响开锁器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当开锁器接收停止工作的指令时,开锁器能立即停止工作,防止因空载释放导致开锁器损伤,当开锁器接收工作指令时,开锁器带负载正常工作。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在外壳组件I上方设置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与控针3刚性连接,锁片4安装在调节轮组件5上位于控针3的下方,控制块2与控针3之间设置有使控针3回位的弹簧6,软锁针7安装在控制块2上,在控制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给软锁针7导向的衬套8,软锁针7插入衬套8时,时间机构正常工作,当软锁针7接收到拔出指令后,软锁针7被拔出,弹簧6使控针3复位,锁住锁片4。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已有的开锁器控制结构相比,该结构安装在开锁器内部,无需设计专用安装结构来将控制结构安装在救生伞上。因该结构安装在开锁器内部,与救生伞的安装较为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还可以根据救生伞的安装需要,任意设计软锁针插孔的方向,确保使用可靠。该结构接收停止工作的指令后,软锁针拔出,开锁器立即停止工作,避免了开锁器空载释放给开锁器带来的损伤。该结构附加在开锁器上,控针由锁片控制,并非直接控制开锁器齿轮系的工作型面,避免了开锁器因轮系工作型面的损伤导致开锁器工作不正常。该结构具有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可反复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开锁器控制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外壳组件,2.控制块,3.控针,4.锁片,5.调节轮组件,6.弹簧,7.软锁针,8.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10]如图1所示,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在外壳组件I上方设置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与控针3刚性连接,锁片4安装在调节轮组件5上后位于控针3的下方,控制块2与控针3之间设置有使控针3回位的弹簧6,软锁针7安装在控制块2上,在控制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给软锁针7导向的衬套8,软锁针7插入衬套8时,时间机构正常工作,当软锁针7接收到拔出指令后,软锁针7被拔出,弹簧6使控针3复位,锁住锁片4。
[0011]当开锁器位置决定后,软锁针7方向一定,可以按需改变外壳组件I上衬套8安装孔的位置和方向,操作和改进方便。在开锁器安装在救生伞上时,软锁针7插入衬套8插孔,将控制块2上移,控制块2移动带动控针3移动,弹簧6压缩,控针3脱离锁片4,脱离间隙大于一定距离时,开锁器可以正常工作。当接收到系统要求停止工作的指令后,软锁针7拔出,弹簧6推动控针3和控制块2移动,控针3与锁片4接触,控针3锁住锁片4,锁紧深度大于一定值时,控针锁住锁片,机构立即停止工作。锁片4固定在调节轮组件5上,与齿轮系的工作型面独立控制,控针3受力较小,工作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组件(I)上方设置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与控针(3)刚性连接,锁片(4)安装在调节轮组件(5)上位于控针(3)的下方,控制块(2)与控针(3)之间设置有使控针(3)回位的弹簧(6),软锁针(7)安装在控制块(2)上,在控制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给软锁针(7)导向的衬套(8),软锁针(7)插入衬套(8)时,时间机构正常工作,当软锁针(7)接收到拔出指令后,软锁针(7)被拔出,弹簧(6)使控针(3)复位,锁住锁片(4)。
【文档编号】E05B17/00GK203594277SQ201320763513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樊孝英, 李勇华, 王学锋 申请人: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