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0558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滑轨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总成,特别是指一种滚珠保持器(ball retainer)能够被带动至一预定位置的滑轨总成。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滑轨总成包含至少二个滑轨,例如一第一轨与一第二轨,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活动。其中,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通常安装有一滚珠保持器,以助于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的活动顺畅度。如美国专利案号US 3,904,254 A揭露一种滑轨机构,该滑轨机构包含一外轨(24)、一内轨(26)及一滚珠保持器(70)。该滚珠保持器(70)安装在该外轨(24)与该内轨(26)之间。其中,该内轨(26)具有一凸片(49),该滚珠保持器(70)亦具有一凸片(67)可与该内轨(26)的凸片(49)相互卡掣,使该内轨(26)能够带动该滚珠保持器(70)。然而,这种不可拆的滑轨,在实际使用上略显不便。

虽然该案提供一种滑轨机构的内轨可带动滚珠保持器位移,然而随着滑轨功能需求多样化的环境下,提供一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可为市场带来更多元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总成,以实现滚珠保持器(ball retainer)能够被带动至一预定位置,使该滑轨总成的位移更顺畅并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挡座、一滚珠保持器及一挡件。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可活动地位移,其特点是:该挡座设置在该第一轨,该挡座具有一抵靠部;该滚珠保持器包含复数个滚动件,该滚珠保持器安装在该第一轨与该第二轨之间,该滚珠保持器具有一接触部;该挡件安装在该第二轨,该挡件可自一第一状态被操作至一第二状态;其中,当该挡件处于该第一状态且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往一方向位移至一预定位置时,该挡件推抵该滚珠保持器的接触部,使该滚珠保持器往该方向位移,直到该挡件抵于该挡座的抵靠部而停止;其中,当该挡件自该第一状态被操作位移至该第二状态时,该挡件不再抵于该挡座的抵靠部,使该第二轨能自该第一轨卸下。

其中,所述第一轨具有一前端,该挡座设置在相邻该第一轨的前端。

其中,所述挡座还具有一弹力脚,该滚珠保持器还具有一卡掣特征,当该滚珠保持器往该方向位移,直到该挡件抵于该挡座的抵靠部时,该卡掣特征卡掣至该弹力脚。

其中,所述滚珠保持器包含一上墙、一下墙及一纵向墙连接该该上墙与该下墙之间,该复数个滚动件安装在该滚珠保持器的上墙与下墙。

其中,所述挡件包含一挡部、一释放部、及一枢接部位于该挡部与该释放部之间,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枢接件穿过该枢接部以将该挡件枢接在该第二轨。

其中,还包含一第一弹性件,该挡件响应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而能够相对该第二轨保持在该第一状态。

其中,还包含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包含一抵接部朝向该挡件的释放部,使该操作件能操作该挡件从该第一状态位移至该第二状态。

其中,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提供弹力至该操作件。

其中,所述操作件的抵接部与该挡件的释放部之一具有一导引面,使该操作件借助该抵接部能易于带动该挡件位移。

其中,所述第一轨包含一上墙、一下墙、及一纵向墙连接在该上墙与该下墙之间,该上墙、该下墙及该纵向墙定义一通道,以供该第二轨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挡座、一滚珠保持器及一挡件。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可活动地位移,其特点是:该挡座设置在该第一轨,该挡座具有一抵靠部;该滚珠保持器用以助于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活动,该滚珠保持器具有一接触部;该挡件可相对该第二轨自一第一状态被操作至一第二状态;其中,当该挡件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挡件依据该第二轨的活动而能够借助该接触部推抵该滚珠保持器位移,直到该挡件抵于该挡座的抵靠部;其中,当该挡件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挡件未能抵于该挡座的抵靠部。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挡座的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第二轨、挡件与操作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的示意图,用以显示挡件尚未被操作而处于一第一状态。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的示意图,用以显示挡件被操作而处于一第二状态。

图6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滚珠保持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第一轨往一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挡件推抵滚珠保持器的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挡件抵于挡座的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滚珠保持器卡掣在第一轨的挡座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挡件在一第一状态抵于挡座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滑轨总成的挡件在一第二状态未抵于挡座的示意图。

图13显示图12的第二轨可自第一轨卸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20、一第二轨22、及一滚珠保持器(ball retainer)24安装在该第一轨20与该第二轨22之间。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三轨26用以供该第一轨20活动地连接,以延长该滑轨总成的开启行程。其中,该第一轨20包含一上墙28a、一下墙28b及一纵向墙30连接在该上墙28a与该下墙28b之间。该上墙28a、该下墙28b及该纵向墙30定义一通道32,以供该第二轨22安装。相邻于该第一轨20的前端设置一挡座34,如图2所示,该挡座34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抵靠部35及一弹力脚36。该第二轨22可在该第一轨20的通道32相对该第一轨20活动。

如图3与图4所示,该第二轨22包含一上墙38a、一下墙38b、及一纵向墙40连接在该上墙38a与该下墙38b之间。还包含一挡件42安装在该第二轨22的纵向墙40,例如该挡件42包含一挡部44、一释放部46、及一枢接部48位于该挡部44与该释放部46之间。其中,借助一枢接件50穿过该挡件42的枢接部48以将该挡件42枢接在该第二轨22的纵向墙40。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第一弹性件52及一操作件54。具体而言,该第一弹性件52安排在该第二轨22的纵向墙40,以提供一弹力至该挡件42,该挡件42响应该第一弹性件52的弹力而能够相对该第二轨22保持在一第一状态S1。该操作件54是活动地连接在该第二轨22,且该操作件54包含一操作部56及一抵接部58,该抵接部58朝向该挡件42的释放部46,最好是,该抵接部58与该释放部46之一具有一导引面57,例如该抵接部58具有一弧面,用以易于带动例如推抵该挡件42的释放部46。根据此配置,该操作件54能用以操作该挡件42从该第一状态S1位移至一第二状态S2,如图5所示。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件60提供一弹力至该操作件54。于此,该第二弹性件60可借助一安装座62安装在该第二轨22的纵向墙40,且该第二弹性件60提供一弹力至该操作件54所预设的一受力部64,使该操作件54的操作部56藉助一外力被操作位移后,当放开该外力时,该操作件54能响应该第二弹性件60所产生的弹力,而回复至其初始的位置。

如图6所示,该滚珠保持器24包含一上墙66a、一下墙66b、一纵向墙68连接在该上墙66a与该下墙66b之间、及复数个滚动件70安装在该滚珠保持器24的上墙66a与下墙66b,该复数个滚动件70可以是滚珠或滚轮接触在该第一轨20与该第二轨22之间,以助于该第二轨22相对该第一轨20活动时的顺畅度。于此,该滚珠保持器24的前端具有一接触部72及一卡掣特征74。

图7至图9显示该第一轨20与该第二轨22相对该第三轨26从一收合状态往一方向D(例如延伸方向)被拉出时,本实施例是配置该挡件42在该第一状态S1之下(也就是尚未操作的状态,如图4所示),该挡件42的挡部44的位置是对应朝向该滚珠保持器24的接触部72及该挡座34的抵靠部35,其中,该该滚珠保持器24的接触部72与该挡座34的抵靠部35之间彼此是错开一位置。因此,当该第二轨22相对该第一轨20被拉出位移至一预定位置时,该滚珠保持器24的接触部72会先被该挡件42的挡部44推抵,使该滚珠保持器24位移,该挡件42的挡部44可再进一步抵于该第一轨20的挡座34的抵靠部35。

图10显示直到该滚珠保持器24被带动位移至靠近该第一轨20的前端位置时,该滚珠保持器24的卡掣特征74会与该第一轨20的挡座34上的弹力脚36相互卡掣,使该滚珠保持器24能暂时保持且停止在此一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该挡件42的挡部44会进一步抵于该第一轨20的挡座34的抵靠部35,使该第二轨22相对第一轨20不能再拉出位移。

图12及图13显示当该操作件54被操作时,该挡件42回应该操作件54被操作而偏摆位移,使该挡件42不再抵于该挡座34的抵靠部35而能自该挡座34的抵靠部35脱离,令该第二轨22能自该第一轨20卸下。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应用于一可拆卸的滑轨总成之下,透过上述的配置,可确保该滚珠保持器24能被带动至该第一轨的前端位置,使该第二轨22相对该第一轨20之间的位移更顺畅并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