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使用奶的饮料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饮料制造装置,有例如专利文献1等所述的制造泡沫奶的装置(下面,称为奶发泡器)。根据该奶发泡器,通过被连接在奶管路内的奶泵使奶从奶容器被送出。被送出的奶在第一混合室中与空气混合而生成泡沫状的奶与空气的混合物(即泡沫奶)。
在第一混合室生成的泡沫奶被奶泵压缩后,根据需要而在第二混合室中被高温蒸汽加热。从第二混合室流出的泡沫奶流入到调质器。调质器将泡沫奶均质化,由此,泡沫奶内的气泡被微细化,并更均匀地被分配到奶内。这样的泡沫奶通过流出口而被注入到容器(例如杯子)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320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维护性高的饮料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针对于饮料制造装置,该饮料制造装置具备:移送泵,其具有至少形成有第一入口和出口的外壳,将从上述第一入口取入到上述外壳的内部空间中的奶朝向上述出口移送;和第一喷嘴,其一体地被安装于上述外壳,与上述出口流体连通以将来自上述出口的奶排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维护性高的饮料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被设置在图1中的主体内的咖啡冲泡袋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被设置在图1中的主体内的蒸汽供给部、奶供给部和空气供给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图2中的喷嘴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喷嘴单元的分解图。
图6是从前方观察沿图4中的线v-v’的奶发泡器的纵截面时的图。
图7是图4中的齿轮泵及其周围结构的分解图。
图8是示出图6中的大径齿轮和小径齿轮与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尺寸的图。
图9是图4中的奶发泡器的左侧视图,并且是部分地透视其内部的图。
图10是从左侧方观察图9中的分支部、阀和马达侧齿轮的局部剖视图,并且是示出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切换的图。
图11是图10中的阀和马达侧齿轮的主视图。
图12是图4中的喷嘴单元和阀用马达的仰视图。
标号说明
1:饮料制造装置
74:齿轮泵(移送泵)
741:外壳
742:大径齿轮(第一齿轮)
743:小径齿轮(第二齿轮)
745:泵侧磁体(第一磁体)
746:奶用入口(第一入口)
747:空气用入口(第二入口)
748:奶用出口(出口)
is1:内部空间
s3:底面
75:分支部
752:第一出口
753:第二出口
76:阀
761:旋转体
764:第一o形环
765:第二o形环
766:阀侧齿轮(第四齿轮)
77:冷奶用喷嘴(第一喷嘴)
78:调质器
710:热奶用喷嘴(第二喷嘴)
224:蒸汽用配管
25:齿轮泵用马达(第一马达)
26:阀用马达(第二马达)
262:马达侧齿轮(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上述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1详细地进行说明。
<1-1.定义>
在几个附图中,x轴表示使用者(店员等)与饮料制造装置1的前表面正对时从左向右的方向。y轴表示从饮料制造装置1的前表面朝向背面的方向。此外,z轴表示从饮料制造装置1的底面朝向上表面的方向。此外,下面,有时将x轴、y轴和z轴所示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
<1-2.饮料制造装置1的概略结构>
在图1中,饮料制造装置1例如是业务用而被设置在店铺。饮料制造装置1至少具备主体2、门3、按钮组4(参照被虚线围绕的部分)、例如两个罐5、奶冷藏库6、喷嘴单元7和接滴盘8。
门3以可被店员等开闭自如的方式安装在主体2的前表面。
按钮组4被配置在门3的前表面。本饮料制造装置1可提供的咖啡饮料(意大利浓咖啡、热拿铁、冷咖啡等)被分配在按钮组4的各个按钮上。店员等从按钮组4中操作与顾客所点的饮料相配的按钮。
各罐5被安装在主体2的上表面,保存咖啡豆。
奶冷藏库6被设置在主体2的左侧方,容纳至少一个奶袋9(参照图3)并低温下保存。
喷嘴单元7被设置在主体2的前表面,将在主体2的内部制作的饮料(意大利浓咖啡等)朝向下方排出。除此以外,喷嘴单元7还通过由主体2提供的奶、空气、蒸汽的组合而生成热泡沫奶、冷泡沫奶、蒸汽奶(热)、冷奶并朝向下方将其排出。另外,后面对喷嘴单元7详细地进行说明。
接滴盘8从主体2的下端部向前方突出。店员等在利用本饮料制造装置1制作饮料时将饮料的容器10载置在该接滴盘8上。接滴盘8还能够将从喷嘴单元7滴落或从容器10溢出的液体收集并存积起来。
如图2所示,在主体2的内部具备咖啡冲泡袋21,该咖啡冲泡袋21使用被保存在各罐5中的咖啡豆而制成咖啡饮料。如图3所示,在主体2的内部还具备针对奶发泡器73的蒸汽供给部22、奶供给部23和空气供给部24。另外,关于咖啡冲泡袋、蒸汽供给部、奶供给部和空气供给部,本件申请人在日本特开2013-165814号公报等中进行了公开。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日本特开2013-165814号公报等的公开内容相当的部分,简单地进行说明。
咖啡冲泡袋21大致如图2所示地具有热水箱211、热水泵212、过滤器213、热水供给阀214、咖啡侧热水供给配管215、升降装置216、缸体单元217、帽218、咖啡液配管2212和研磨机2213。
热水箱211是大气开放型的水箱,将规定量的饮料水通过内置的加热器(未图示)加热到规定温度的状态下进行存积。
热水泵212是对热水箱211内的热水加压而使其排出的泵。咖啡侧热水供给配管215的上游端被连接于热水泵212的排出口。过滤器213和由电磁阀等构成的热水供给阀214从上游侧起按该顺序被设置于咖啡侧热水供给配管215。咖啡侧热水供给配管215的下游端以能够插拔的方式被连接于后述的缸体219的热水供给口。
缸体单元217构成为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其具有缸体219和活塞2210。缸体219的上表面开口,在缸体219的下端部附近的侧面形成有热水供给口。活塞2210具有通水性,其能够在缸体219的内部空间移动。
帽218被设置在缸体单元217的上方,被填入到上升而来的缸体219中以将其开口堵塞。由将缸体219堵塞的帽218的下表面、缸体219的内周面和活塞2210的上表面围绕成的空间形成咖啡液的抽出室。
在帽218形成有从帽218的下表面贯通到上表面的抽出孔2211。在抽出室内得到的咖啡液通过该抽出孔2211。该抽出孔2211的上端被连接成经咖啡液配管2212而与咖啡用喷嘴72流体连通。
在主体2内部的上方设置有研磨机2213。各研磨机2213将被容纳在罐5内的咖啡豆粉碎以生成磨碎的豆。
下面,对咖啡冲泡袋21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按钮组4(参照图1)中的任一按钮被操作后,研磨机2213制成磨碎的豆。制成的磨碎的豆被放入到上述的抽出室中。
接着,通过升降装置216使缸体单元217上升,帽218被压入到缸体219的开口内。由此,抽出室内的磨碎的豆在活塞2210与帽218之间被压缩。
接着,热水泵212运转,并且热水供给阀214打开而从热水箱211向缸体219内加压提供规定量的热水,其结果是,得到高浓度的咖啡液。这里,在过滤器213与热水供给阀214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流量计。该流量计测量针对缸体219的热水的供给量。得到的咖啡液从帽218被送出,并经咖啡液配管2212而从咖啡液喷嘴72被排出。然后,被注入到被载置在接滴盘8(参照图1)上的容器10中。
如图3所示,蒸汽供给部22大致具有电磁泵221、奶侧热水供给配管222、锅炉223、蒸汽用配管224和三通阀225。另外,热水箱211与咖啡冲泡袋21共用。
通过电磁泵221的运转使热水箱211内的热水经奶侧热水供给配管222而被提供到锅炉223。锅炉223通过内置的电加热器(未图示)被控制成始终为固定的温度,通过电磁泵221的运转而提供的热水通过该锅炉223变成蒸汽。生成的蒸汽经蒸汽用配管224和三通阀225而被提供到热奶用喷嘴710。
此外,如图3所示,奶供给部23除了具有上述的奶冷藏库6以外还具有奶供给配管231。
奶供给配管231的上游端被插入到被收纳在奶冷藏库6中的奶袋9的内部。此外,奶供给配管231的下游端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被连接于齿轮泵74的奶用入口746。
此外,如图3所示,空气供给部24具有空气泵241、空气供给配管242和空气阀243。
空气泵241通过未图示的马达而被驱动,将外部的空气吸入而向空气供给配管242送出。空气供给配管242的下游端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被连接于齿轮泵74的空气用入口747。此外,在空气供给配管242的中途设置有由电磁阀等构成的空气阀243。空气阀243在通电断开时被打开,空气供给配管242的上游端和下游端流体连通。
<1-3.喷嘴单元及与之关联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和图4之后的图对喷嘴单元7的具体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喷嘴单元7被设置在主体2的前表面,包括罩71、咖啡用喷嘴72和奶发泡器73。另外,图4中未示出罩71。如图4至图7所示,奶发泡器73具有齿轮泵74、分支部75、阀76、冷奶用喷嘴77、调质器78、奶发泡器内的奶用流路79和热奶用喷嘴710。
齿轮泵74是移送泵的一个示例,如图6和图7所示,具有外壳741、大径齿轮742、小径齿轮743和盖744。
大径齿轮742、小径齿轮743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一个示例。在两个齿轮742、743形成有与y轴平行地贯通中心的孔。两个齿轮742、743以相互啮合的状态被容纳在外壳741的内部空间is1中。此外,在大径齿轮742中内置有作为第一磁体的一个示例的泵侧磁体745。
这里,为了便于以后的说明,如图8所示,设大径齿轮742和小径齿轮743的齿顶圆直径为od1、od2,设两个齿轮742、743的齿根圆直径为rd1、rd2。此外,两个齿轮742、743的齿宽(y轴方向宽度)彼此实质上相同,为w(未图示)。此外,从本饮料制造装置1的正面观察,大径齿轮74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参照箭头a),从同方向观察,小径齿轮74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参照箭头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齿轮743从动于大径齿轮742旋转。
外壳741由例如树脂等那样的非磁性材料制造。在该外壳741形成有容纳两个齿轮742、743的内部空间is1。如图8所示,该内部空间is1通过大径侧圆弧面s1、小径侧圆弧面s2、底面s3、上表面s4和前表面s5被定义。
从y轴方向俯视(下面,称为从正面观察),圆弧面s1、s2形成半径大致为od1/2、od2/2的圆弧。
从正面观察,底面s3形成与两圆弧面s1、s2的齿顶圆相切的下方侧的切线(具体而言是线段)并将下方侧的两切点连接起来。相对于此,从正面观察,上表面s4形成上方侧的切线(具体而言是线段)并将上方侧的两切点连接起来。
前表面s5将由面s1~s4围绕成的空间在前表面侧封闭。
另外,内部空间is1相对于上述尺寸既可以大公差程度、也可以富余些地设计。
此外,如图4等所示,外壳741形成有奶用入口746、空气用入口747和奶用出口748。
奶用入口746是第一入口的一个示例,并且是经形成于外壳741的上表面s4的贯通孔而可与齿轮泵74的吸入侧流体连通的圆筒状或管状的部件。前述的奶供给配管231的下游端以能够流体连通的方式被连接于奶用入口746。
空气用入口747是第二入口的一个示例,并且是经形成于外壳741的贯通孔而可与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流体连通的圆筒状或管状的部件。前述的空气供给配管242的下游端以能够流体连通的方式被连接于空气用入口74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用入口747与奶用入口746同样地能够与齿轮泵74的吸入侧流体连通,并且与奶用入口746共通。
此外,根据图6可知,优选的是,各入口746、747形成在两齿轮742、743的基准圆的切线与上表面s4交叉的位置或其附近。
奶用出口748是出口的一个示例,并且是形成于外壳741的底面s3的贯通孔。该奶用出口748能够与分支部75流体连通。根据图6可知,优选的是,奶用出口748形成在两齿轮742、743的两基准圆的切线与底面s3交叉的位置或其附近。
如图6等所示,以上的外壳741以内部空间is1的底面s3与xy平面平行的方式被安装在主体2的前表面。
盖744将容纳有两齿轮742、743的外壳741的开口部分封闭。此外,从盖744的前表面各设置有一个贯穿插入到齿轮742、743的贯通孔中的轴。由此,大径齿轮742例如以y轴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小径齿轮743例如以y轴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主体2中内置有齿轮泵用马达25,用于大径齿轮742的旋转。齿轮泵用马达25是第一马达的一个示例,具有旋转轴251和马达侧磁体252。马达侧磁体252是第二磁体,其与内置于大径齿轮742内的泵侧磁体745(参照图6)磁耦合而将齿轮泵用马达25生成的力传递到泵侧磁体745。
如图9所示,分支部75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筒状或管状的部件。在该分支部75形成有圆柱形状的内部空间is2。在分支部75的上部靠前处形成有与奶用出口748流体连通的入口751。在分支部75的下部后端侧形成有与冷奶用喷嘴77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752。在分支部75的前端,以与后述的奶用流路79流体连通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出口753。分支部75的后端形成有供后述的阀76插入的开口754。
阀76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中被插入到开口754中,具有旋转体761,该旋转体76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该旋转体761的外周面(换言之是侧面)形成有第一环槽762和第二环槽763。第一环槽762的轴芯与y轴平行,但环槽763的轴芯与y轴不平行,从x轴方向俯视观察,相对于y轴倾斜。如图10所示,在以上的第一环槽762和第二环槽763安装有第一o形环764和第二o形环765。另外,为了方便起见,图9中未示出o形环764、765,为了方便起见,图10中未示出环槽762、763。
这里,两o形环764、765之间的在y轴方向上的空间距离(下面,称为环间距离)d如图10所示地根据阀76的周面上的位置(换言之是自阀76的中心轴的方位)而不同。因此,通过旋转体761的旋转,如图10上段所示,在环间距离d的最短的部分朝向上方时,入口751与第二出口753流体连通(参照单点划线的箭头),如图10下段所示,在该最短部分朝向下方时,入口751与第一出口752流体连通(参照单点划线的箭头)。
此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阀76的后端安装有阀侧齿轮766,用于阀76的旋转。更具体而言,阀侧齿轮766被安装成自身的旋转轴与阀76的中心轴轴对准的状态。这里,为了将奶发泡器73容易地安装于主体2,优选的是,阀侧齿轮766由缺齿齿轮构成,并且相对于主体2可插拔。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主体2内置有阀用马达26,用于阀76的旋转。如图12所示,阀用马达26具有旋转轴261和马达侧齿轮262。如图11和图12所示,马达侧齿轮262被固定于旋转轴261的末端,并与阀侧齿轮766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侧齿轮262也与阀侧齿轮766同样为缺齿齿轮。
冷奶用喷嘴77是第一喷嘴的一个示例,其经分支部75而一体地被安装于外壳741。如图9所示,该冷奶用喷嘴77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或管状的部件。在该喷嘴77形成有圆柱形状的内部空间is3。在喷嘴77的上端形成有使第一出口752与内部空间is3流体连通的入口。此外,喷嘴77的下端以与内部空间is3流体连通的方式开口,调质器78从该开口被插入到内部空间is3中。
奶用流路79的上游端与第二出口753被连接成能够流体连通,其下游端与热奶用喷嘴710被连接成能够流体连通。
如图5所示,热奶用喷嘴710与蒸汽用配管224的下游端被连接成能够流体连通。
<1-4.奶发泡器的动作(制作蒸汽奶时)>
上述结构的奶发泡器73在制作蒸汽奶时如下动作。
首先,阀用马达26在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下被驱动。由此,旋转轴261旋转。旋转轴261产生的力经末端的马达侧齿轮262和阀侧齿轮766而被传递到阀76。在制作蒸汽奶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控制阀用马达26而以使得环间距离d的最短部分朝向上方的方式使阀76旋转并停止。由此,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中形成有从入口751朝向第二出口753的流路(参照图10上段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微型计算机进一步运转电磁泵221并向三通阀225通电。由此,热水箱211中的热水经奶侧热水供给配管222而开始向锅炉223流入。流入的热水通过锅炉223而变成蒸汽,并经蒸汽用配管224而被提供到热奶用喷嘴710。
微型计算机进一步驱动齿轮泵用马达25。其结果是,旋转轴251生成的旋转力经马达侧磁体252与泵侧磁体745之间的磁耦合而被传递到大径齿轮742。其结果是,大径齿轮742开始旋转,小径齿轮743与大径齿轮742从动地旋转。此时,齿轮742、743在内部空间is1的吸入侧向打开的方向(参照图8中的箭头a、b)旋转。通过上述旋转,在内部空间is1的吸入侧产生负压,奶袋9内的奶经奶供给配管231和奶用入口746而开始向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更具体而言是吸入侧)提供。吸入侧的奶通过两齿轮742、743的旋转而绕这些齿轮的外侧被送到排出侧,并通过两齿轮742、743的啮合而从奶用出口748被排出。
另外,在制作蒸汽奶时,空气泵241停止,空气阀243被封闭。即,空气泵74不接收空气供给部24的空气供给。
来自奶用出口748的奶被供给到分支部75的入口751。从入口751流入到内部空间is2中的奶通过内部空间is2而从第二出口753被排出,然后,经奶用流路79而向热奶用喷嘴710流入。如上所述,蒸汽从蒸汽用配管224被提供到热奶用喷嘴710。在热奶用喷嘴710的内部奶被蒸汽加热,由此,生成蒸汽奶。生成的蒸汽奶从热奶用喷嘴710朝向容器10被排出。
<1-5.奶发泡器的动作(制作冷奶时)>
上述结构的奶发泡器73在制作冷奶时如下动作。
首先,微型计算机控制阀用马达26而以使得环间距离d的最短部分朝向下方的方式使阀76旋转并停止。由此,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形成从入口751朝向第一出口752的流路(参照图10下段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微型计算机进一步驱动齿轮泵用马达25。由此,与1-4栏中的说明同样,奶袋9内的奶开始被提供到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更具体而言是吸入侧)中。吸入侧的冷奶通过两齿轮742、743的旋转而从奶用出口748被排出。
在制作冷奶时,齿轮泵74不从空气供给部24接收空气的供给。
来自奶用出口748的奶被提供到分支部75的入口751。从入口751流入到内部空间is2中的奶通过内部空间is2而从第一出口752被排出,并从冷奶用喷嘴77的上端向内部空间is3流入。流入的奶在保持冷的状态的同时从冷奶用喷嘴77的下端朝向容器10被排出。
<1-6.奶发泡器的动作(制作冷泡沫奶时)>
上述结构的奶发泡器73在制作冷泡沫奶时如下动作。
首先,微型计算机控制阀用马达26而以使得环间距离d的最短部分朝向下方的方式使阀76旋转并停止。由此,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形成从入口751朝向第一出口752的流路(参照图10下段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接着,微型计算机在制作冷泡沫奶时将空气阀243打开并驱动空气泵241。其结果是,外部的空气被取入到空气泵241中,并经空气供给配管242和齿轮泵74的空气用入口747而被提供到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中。
微型计算机进一步驱动齿轮泵用马达25。由此,与1-4栏中的说明同样,奶袋9内的奶开始被提供到齿轮泵74的内部空间is1(更具体而言是吸入侧)中。
在齿轮泵74中,吸入侧的奶和空气通过两齿轮742、743的旋转而被混合,由此,生成冷泡沫奶。生成的冷泡沫奶围绕旋转的两齿轮742、743的外侧并从奶用出口748被排出。
从奶用出口748被排出的冷泡沫奶被提供到分支部75的入口751后通过内部空间is2而从第一出口752被排出,并从冷奶用喷嘴77的上端向内部空间is3流入。在内部空间is3如前述那样设置有调质器78。调质器78将流入的冷泡沫奶的特性均质化后使其从冷奶用喷嘴77的下端朝向容器10被排出。
<1-7.奶发泡器的动作(制作热泡沫奶时)>
上述结构的奶发泡器73在制作热泡沫奶时如下动作。
首先,微型计算机控制阀用马达26而以使得环间距离d的最短部分朝向上方的方式使阀76旋转并停止。由此,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形成从入口751朝向第二出口753的流路(参照图10上段的单点划线的箭头)。
此外,如1-4栏中所述,沸腾的热水经蒸汽用配管224而被提供到热奶用喷嘴710。
此外,如1-6栏中所述,在齿轮泵74中冷的泡沫奶生成并从奶用出口748被排出。
从奶用出口748被排出的冷泡沫奶流入到分支部75的入口751,并从第二出口753被排出后经奶用流路79而流入到热奶用喷嘴710。如上所述,蒸汽从蒸汽用配管224被提供到热奶用喷嘴710。在热奶用喷嘴710的内部泡沫奶被蒸汽加热,由此,生成热泡沫奶。生成的热泡沫奶从热奶用喷嘴710朝向容器10被排出。
<1-8.奶发泡器的作用及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奶发泡器73,该奶发泡器73包括齿轮泵74和冷奶用喷嘴77。齿轮泵74具有外壳741,该外壳741形成有奶用入口746、奶用出口748,齿轮泵74将奶从入口746取入到内部空间is1,并朝向出口748移送。冷奶用喷嘴77与出口748经分支部75而流体连通,将从出口748被送出的冷奶朝向容器10排出。如上所述,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由于齿轮泵74和冷奶用喷嘴77被安装成一体,因此店员等对奶发泡器73的处理变得容易。由此,能够提供维护性高的饮料制造装置1。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优选的是,在外壳741上形成有空气用入口747。齿轮泵74从入口746将奶取入到内部空间is1、并从入口747将空气取入到内部空间is1后将它们混合,由此,生成泡沫奶。生成的泡沫奶从出口748被送出。这样,由于可通过本饮料制造装置1生成泡沫奶,因此能够提供更方便使用的饮料制造装置1。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优选的是,空气用入口747被设置在奶用入口746的吸入侧。由此,在外壳741的内部空间is1中,奶与空气被良好地混合。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优选的是,奶发泡器73还具备分支部75,该分支部75具有与齿轮泵74的出口748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752和第二出口753。更优选的是,能够根据奶的使用温度(即,将奶用于冷用途还是用于热用途)区分使用应与齿轮泵74的出口748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752和第二出口753。因此,由于冷奶和冷泡沫奶分别不受蒸汽奶或热泡沫奶的温度的影响,因此,能够提供可生成高品质的泡沫奶的饮料制造装置1。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阀76具有:旋转体761,其能够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中旋转;以及被安装在旋转体761的周面的第一o形环764和第二o形环765。o形环764的轴芯与y轴平行,相对于此,o形环765的轴芯与y轴不平行。利用这样的简单结构的阀76能够选择性地切换应与入口751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752和第二出口753,因此能够提供更方便使用的饮料制造装置1。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在冷奶用喷嘴77的内部空间is3中设置有调质器78。由此,能够将冷泡沫奶的特性均质化。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通过蒸汽供给部22生成的蒸汽经蒸汽用配管224而被提供到热奶用喷嘴710。热奶用喷嘴710将来自蒸汽用配管224的蒸汽混合到来自分支部75的第二出口753的奶或冷泡沫奶中而生成蒸汽奶或热泡沫奶并将其向容器10排出。相对于此,冷奶用喷嘴77将来自分支部75的第一出口752的冷奶或冷泡沫奶向容器10排出。根据以上可知,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冷用流路与蒸汽用配管224完全隔离,因此,即使刚将蒸汽奶或热泡沫奶注入到容器10后本饮料制造装置1制作冷奶或冷泡沫奶,冷奶或冷泡沫奶的品质也不降低。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齿轮泵74和与之安装成一体的冷奶用喷嘴77的奶发泡器73相对于主体2能够拆装。由此,能够简单地清洗奶发泡器73,因而能够提供使用方便的饮料制造装置1。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齿轮泵74具备:大径齿轮742和小径齿轮743;外壳741,大径齿轮742和小径齿轮743容纳在外壳741的内部空间is1中、并且外壳741形成有奶用入口746和奶用出口748;和泵侧磁体745,其被内置在大径齿轮742中。此外,在主体2侧设置有齿轮泵侧马达25,该齿轮泵侧马达25向齿轮泵74提供驱动力。该马达25具有:旋转轴251和马达侧磁体252,该马达侧磁体252以可与泵侧磁体745磁耦合的方式被安装于旋转轴251。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店员等能够将奶发泡器73容易地卸下分解开进行清洗。此外,店员等在将奶发泡器73安装于主体2的情况下只要使齿轮泵74的大径齿轮742吸附于齿轮泵用马达25的马达侧磁体252即可。因此,能够提供维护性高的饮料制造装置1。
此外,根据本饮料制造装置1,在外壳741内的大径齿轮(即,齿根圆直径最大的齿轮)742中内置有泵侧磁体745。由此,能够将齿轮泵74的驱动力(转矩)高效率地传递到大径齿轮742。
此外,在本饮料制造装置1中,阀76通过在分支部75的内部空间is2中旋转的旋转体761而在外壳741的出口与分支部75的第一出口752流体连通还是与第二出口753流体连通之间进行切换。为了使该旋转体761旋转,阀76具有阀侧齿轮766。此外,在主体2侧设置有对阀76提供驱动力的阀用马达26。该马达26具有马达侧齿轮262,该马达侧齿轮262被固定于旋转轴261的末端并与阀侧齿轮766啮合。马达26的驱动力经两齿轮262、766而使阀76的旋转体761旋转。这里,阀侧齿轮766相对于马达侧齿轮262能够拆装。因此,即使在具备分支部75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奶发泡器73相对于主体2拆装,因而能够提供维护性更高的饮料制造装置1。
此外,在本饮料制造装置1中,在阀侧齿轮766和马达侧齿轮262设置有缺齿部分。通过采用该结构,店员等在安装奶发泡器73时使至少一方的缺齿部分与另一方的齿轮部分啮合、或使两方的缺齿部分相配合即可,而不是使阀侧齿轮766与马达侧齿轮262的齿轮部分彼此啮合。
此外,在本饮料制造装置1中,奶用出口748形成于在外壳741的内部空间is1中作为上下方向高度最低、并且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的底面s3。由此,能够容易地清洗外壳741的内部。并且,由于底面s3是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因此奶不容易残留在齿轮泵74的排出侧。
<1-9.附注>
在上述说明中,以奶发泡器73具备作为移送泵的齿轮泵74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代替齿轮泵74而将其它的旋转式容积式泵用于奶发泡器73。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阀侧齿轮766和马达侧齿轮262双方是缺齿齿轮。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阀侧齿轮766和马达侧齿轮262中的任一方是缺齿齿轮。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底面s3是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但是,不限于此,底面s3也可以具有从左右方向两侧朝向奶用出口748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但是,需要考虑泡沫奶的品质及清洗的容易度等来适当地选择倾斜角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饮料制造装置具有高维护性,对业务用的咖啡机等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