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菜机,属于厨房烹饪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炒菜机,其结构主要包括锅体、锅盖、锅胆,锅胆容置在锅体内,锅盖铰接在锅体上,锅盖上设有电机,该电机连接并驱动搅拌器在锅胆中旋转,以达到搅拌和翻炒食料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检测锅胆的温度,现有炒菜机中增设了用于感知锅胆温度的测温装置,但是现有炒菜机对测温装置的结构设计还不成熟,实际使用时测温装置中的感温元件存在测温效果不好、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炒菜机,提高炒菜机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锅盖、锅胆、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所述锅胆容置在所述锅体内,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锅胆下方,所述测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锅胆温度,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导热外壳、基座和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安装在基座上并且贴近所述导热外壳,所述导热外壳安装在所述加热装置上并接触感知锅胆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所述锅胆容置在所述锅体内,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锅胆下方,所述测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锅胆温度,本实用新型中对测温装置优化设计,本实用新型中测温装置包括导热外壳、基座和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安装在基座上并且贴近所述导热外壳,导热外壳与锅胆接触以感知锅胆温度,感温元件通过与导热外壳接触间接感知锅胆的温度,其优点在于,避免感温元件直接与锅胆接触,减少用户在取放锅胆时对感温元件的损伤,使得感温元件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感温元件由于是电子元件,在损坏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短路等安全隐患,所以本实用新型用导热外壳替代感温元件以接触锅胆,也提高了炒菜机的安全性,另外,由于感温元件本身与锅胆的接触面积较小,而且锅胆经常要被取放,锅胆在没有正确放置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感温元件无法接触到锅胆的情况,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元件安装在基座上并且贴近所述导热外壳,保证感温元件始终贴近导热外壳,同时导热外壳与锅胆接触面积相对较大,测温稳定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设有接触部和接地部,所述弹性导电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导热外壳,所述接地部接地设置。测温装置增加弹性导电件并接地,可以消除导热外壳上的弱电,提高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有导电件槽,所述弹性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电件槽内。弹性导电件定位安装在导电件槽内,定位更稳定,保证接地稳定。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导电件槽相通的过孔,所述弹性导电件一端经所述过孔延伸出基座外并接地。过孔的设计方便弹性导电件定位或接线。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感温元件装配到所述安装槽,所述感温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热熔断器,所述安装槽包括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热熔断器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交叉设置或者并列设置。一个基座上设置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和热熔断器的两种安装槽,对基座进行模块化设计,装配灵活多变,减少成本投入。
优选的,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导热外壳覆盖在所述基座上部,所述感温元件安装在基座上端,所述弹性支撑件安装在基座下方并提供基座向上的弹力。弹性支撑件能使得基座上的感温元件始终与导热外壳接触,提高测温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弹性支撑件和弹性导电件,所述导热外壳覆盖在所述基座上部,所述感温元件和弹性导电件安装在基座上端,所述弹性支撑件安装在基座下方并提供基座向上的弹力,所述弹性导电件设有接触部和接地部,所述接触部接触导热外壳,所述接地部接地设置。弹性支撑件使基座上的感温元件始终与导热外壳接触,同时也能让弹性导电件更好与导热外壳相抵,导电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测温装置数量至少有两个,这至少两个测温装置上的弹性导电件相互连接并接地。多个测温装置汇聚到一起并接地,节省布线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弹性导电件为弹簧或者金属弹片。弹簧或金属弹片结构简单,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上设有装配孔,所述测温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孔处。结构更合理,安装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第一实施例中锅体的其中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导热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第一实施例中锅体的其中一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第一实施例中装有温度传感器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第一实施例中装有热熔断器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第一实施例中基座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第一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参照图1至10,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铰接在所述锅体上,锅体包括锅胆及设在锅胆外部的外壳,锅盖上设有搅拌器,所述锅胆容置在所述锅体内,所述锅胆与锅盖形成烹饪腔,当锅盖闭合状态时,所述搅拌器伸入所述锅胆内对食材进行翻炒,所述锅盖上设有驱动所述搅拌器的电机,电机与搅拌器相连,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锅胆下方,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1,电磁线盘1上绕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工作时产生磁辐射为锅胆加热,为了更好地控制锅胆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的炒菜机在电磁线盘1上安装了测温装置2,测温装置2用以感知锅胆的温度并转换成可输出信号,炒菜机的工作电路根据这个信号进行相应操作,使炒菜机更好地控制锅胆温度,保证烹饪的食材更可口。
本实施例中的测温装置2包括导热外壳21、基座22和感温元件20,整个测温装置2安装在电磁线盘1的底部,其中导热外壳21与电磁线盘1固定连接,且安装好后导热外壳21的上表面高出电磁线盘1的底壁上表面,保证锅胆放置好后锅胆的底部与导热外壳21接触,所述感温元件20位于导热外壳21的下方,具体是安装在基座22上并且上端贴近所述导热外壳21的内壁,导热外壳21整体覆盖在所述感温元件20上,基座22支撑感温元件20以贴近导热外壳21,同时导热外壳21上表面呈圆形,与锅胆接触面积相对较大,测温稳定性更好。具体实施时,导热外壳21用铝等优良导热性能的金属材料制成,基座22优选为具有弹性且又绝缘的的硅胶体,能提供感温元件20向上的支撑力,让感温元件20与导热外壳21内壁更紧贴。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线盘1上设有装配孔11,所述装配孔11连通电磁线盘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装配孔11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挡圈111,安装时,导热外壳21从电磁线盘1的底壁上表面装入并与环形挡圈111的上表面相抵,基座22的底部设有限位圆台221,基座22从电磁线盘1的底壁下表面装入,所述限位圆台221与环形挡圈111的下表面相抵,分层安装,稳定性更好,组装较为方便。
由于导热外壳21与锅胆直接接触,导热外壳21容易产生弱电,用户在接触导热外壳21容易被弱电所伤,为解决这类问题,本实施例中测温装置2包括弹性导电件23,所述弹性导电件23安装在所述基座22上,所述弹性导电件23设有接触部和接地部,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导热外壳21,所述接地部接地设置,利用弹性导电件23可将导热外壳21上的弱电引出,避免用户被导热外壳21上的弱电所伤。本实施中的弹性导电件23为弹簧,弹簧的结构具体可参见图10,弹簧的上端作为接触部与导热外壳21的顶壁接触,弹簧的下端作为接地部连接地引线,安装完成后,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利用弹簧的伸缩特性,能保证弹簧的上端始终与导热外壳21接触,确保接地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定位弹簧,防止弹簧发生横向移动,所述基座22上设有导电件槽222,本实施例中导电件槽222为圆形槽,所述弹簧部分位于所述导电件槽222内,部分伸出导电件槽222外,此外,所述基座22上设有与所述导电件槽222相通的过孔223,过孔223延伸至基座22的底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的下端往下延伸有竖直的延伸段231,该延伸段231穿过所述过孔223并与接地引线相连实现接地,过孔223一方面对弹簧自身进行定位,另一方面也方便接地引线与弹簧相连。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实施例的构思也容易想到弹性导电件并不局限于弹簧,也可以采用金属弹片的结构,另外,接地引线也可以穿过过孔在基座上端与弹性导电件相连,或者过孔可以用设在基座上表面的长槽来替代,长槽延伸至基座的侧面,接地引线通过长槽与弹性导电件相连等这些结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感温元件20具体包括温度传感器201和热熔断器202两种,温度传感器201可采用热敏电阻,其主要功能在于探测感应温度变化及时监测并反馈信号给炒菜机的工作电路,所述热熔断器202是用于非正常干烧状态下熔断保护的热感应元器件,其主要功能在于炒菜机处于非正常干烧状态的最后一道保护,当温度过高时,锅胆热量通过导热外壳21传递到热熔断器202并将其高温熔断,电路短路停止加热,完成自我断电降温保护,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线盘1的底壁沿周向均匀设有三个测温装置2,三个测温装置2中,两个内置温度传感器201,一个内置热熔断器202。对于这三个测温装置而言,这些测温装置2上的弹簧的延伸段231相互连接后统一进行接地,方便布线,且也节省了布线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由于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202在体积规格上有所差异,为了能统一安装到基座22上,对基座22进行模块化设计,具体参照图7和图8,所述基座22上端面设有安装槽224,所述安装槽224包括用于安装热敏电阻的第一安装槽2241和用于安装热熔断器202的第二安装槽2242,第一安装槽2241和第二安装槽2242与基座22底面都连通有穿孔225,所述第一安装槽2241和第二安装槽2242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两者垂直交叉,第一安装槽2241的长度稍短于第二安装槽2242,安装热敏电阻时,可利用第二安装槽2242的空间来拿取热敏电阻,安装热熔断器202时,可利用第一安装槽2241的空间来拿取热熔断器202,安装和拆卸更方便,同时,用一个基座22可安装两种感温元件20,结构更合理,减少模具成本投入。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交叉角度并不局限于垂直交叉,可以是任意角度或者并列设置也可以。
实施例2,与本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测温装置的结构有所区别,本实施例中电磁线盘的装配孔不贯通电磁线盘的底壁下表面,本实施例中测温装置包括弹性支撑件,没有弹性导电件,所述导热外壳覆盖在所述基座上部,所述感温元件安装在基座上端,所述基座的下方设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提供基座向上的弹力,基座的底面可优选设有定位槽,弹性支撑件的上端与定位槽的顶壁相抵,弹性支撑件的下端与装配孔的底壁相抵,利用弹性支撑件可以将基座上的感温元件与导热外壳更紧贴,测温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先从装配孔的上方装入弹性支撑件,然后将基座安装到弹性支撑件上,最后将导热外壳覆盖到基座上方,导热外壳通过粘接或过盈配合与电磁线盘固定连接。
实施例3,与本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测温装置的结构有所区别,本实施例中电磁线盘的装配孔不贯通电磁线盘的底壁下表面,本实施例中测温装置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导热外壳覆盖在所述基座上部,感温元件和弹性导电件安装在基座上端,所述弹性支撑件安装在基座下方并提供基座向上的弹力,基座的底面可优选设有定位槽,弹性支撑件的上端与定位槽的顶壁相抵,弹性支撑件的下端与装配孔的底壁相抵,利用弹性支撑件可以将基座上的感温元件、弹性导电件与导热外壳更紧贴,不仅提升测温效果,而且导电更稳定,提高了炒菜机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先从装配孔的上方装入弹性支撑件,然后将基座安装到弹性支撑件上,最后将导热外壳覆盖到基座上方,导热外壳通过粘接或过盈配合与电磁线盘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