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杯盖结构及具有其的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料理机以刀片高速切割搅打使食物更加细腻,并且其兼具食物破壁功能及高速碎骨等功能,促进人体对营养的吸收。结合烹饪料理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高速料理机的功能已经由单一的高速切割搅拌食物延伸到高速搅拌与加热烹煮相结合的功能,例如豆浆(五谷豆浆)、杂粮米糊、浓汤等功能。
由于高速搅打食物更加细腻,又能自动烹煮,使用非常方便,所以该类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对于需要烹煮加搅打的热饮食物功能,高温状态下的高速搅打食物极易产生泡沫,大量高温产生的泡沫堆积,极易造成浆汁或汤汁从杯盖溢出;高速的搅打对食物汤汁产生极大的外甩离心力,使食物的浆汁从杯盖上溅出。
为了防止食物浆汁或汤汁从杯盖溅出,如图1至图3所示,一般将小杯盖2与杯盖组件1通孔的间隙控制在较小范围,杯体内腔与外界连通的通汽道截面积最窄处通常在200mm2以内。并且,为了防止汤汁溢出,往往在杯体上标识较低的最大水位刻度线,导致用户有效利用容积降低,并且用户容易误操作导致溢出。其中,料理机包括机座5和杯体3,杯体3设置在机座5上,杯盖组件1盖设在杯体3上,杯盖组件1和杯体3通过密封圈3密封。
另外,现有技术有一些为了规避溢出和溅出的问题,在杯盖上增加防溢电极,通过与电控程序的结合控制溢出和溅出。这样,虽然能降低溢出的风险,但是结构相对复杂,成本高,并且防溢电极的反复作用会导致烹煮时间的增加。并且,防溢电极表面的脏污得不到及时清洗也会导致感应的故障。现有技术中也有些单纯通过电控程序控制,降低电机的转速或烹饪温度,以牺牲食物烹煮及料理性能为代价,从而无法真正发挥高速破壁料理机的优势。
以上的方法均影响用户的体验和食物的料理性能,其缺点具体如下:
1、食物热饮功能时,为了防止浆汁或汤汁溅出,杯体内腔与外界连通排汽通道截面积小,出汽量不足,存在烹饪过程中溢出隐患,易产生产品故障及使用体验差;
2、为规避溢出或溅出,通过降低温度或转速,以降低性能为代价,导致烹饪食物的质量及口感下降,无法真正发挥高速破壁机的优点;
3、为防止溢出或溅出,加装防溢电极,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可能产生次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盖结构及具有其的料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装防溢电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杯盖结构,杯盖结构具有进汽口和出汽口及连通进汽口和出汽口的排汽通道,排汽通道的最窄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300mm2。
进一步地,杯盖结构包括:外盖,具有安装通孔;内盖,设置在安装通孔中,安装通孔和内盖之间的间隙形成排汽通道。
进一步地,安装通孔的上边处设有防溅部,内盖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缘,防溅部的上表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凸缘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安装通孔的下端和内盖的下端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汽口,安装通孔的上端和凸缘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汽口。
进一步地,排汽通道的横截面的最小面积大于400mm2。
进一步地,内盖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挡筋。
进一步地,安装通孔的内周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挡筋,第一环形挡筋和第二环形挡筋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环形挡筋高于第二环形挡筋设置。
进一步地,安装通孔包括相连接的锥孔段和直孔段,防溅部设置在锥孔段的上边沿处,凸缘的外径大于直孔段的孔径。
进一步地,内盖的外周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与锥孔段和直孔段的连接处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料理机,包括:杯盖结构,杯盖结构为上述的杯盖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搅拌时,杯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依次进汽口、排汽通道及出汽口及时导出。排汽通道的最窄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300mm2。上述结构增大了排汽通道的排气面积,以此将杯体内高温食物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能有效地防止杯体内食物由于高速搅打产生大量泡沫堆积导致溢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料理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料理机的杯盖组件、小杯盖及密封圈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的实施例的杯盖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4的料理机的B-B向剖面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杯盖组件;2、小杯盖;3、密封圈;4、杯体;5、机座;10、外盖;11、安装通孔;111、锥孔段;112、直孔段;20、内盖;24、凸缘;30、防溅部;41、进汽口;42、出汽口;43、排汽通道;51、第一环形挡筋;52、第二环形挡筋;53、限位台阶;6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杯盖结构具有进汽口41和出汽口42及连通进汽口41和出汽口42的排汽通道43,排汽通道43的最窄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300mm2。
应用本实施例的杯盖结构,搅拌时,杯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依次进汽口41、排汽通道43及出汽口42及时导出。排汽通道43的最窄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300mm2。上述结构增大了排汽通道43的排气面积,以此将杯体内高温食物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能有效地防止杯体内食物由于高速搅打产生大量泡沫堆积导致溢出的情况。
如图4和图5所示,杯盖结构包括:外盖10和内盖20,外盖10具有安装通孔11;内盖20设置在安装通孔11中,安装通孔11和内盖20之间的间隙形成排汽通道43。上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制造成本。
现有技术中的外盖内孔上边沿平整,高速搅拌时杯内汤汁容易从内盖间隙中甩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通孔11的上边处设有防溅部30,内盖20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缘24,防溅部30的上表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凸缘24的上表面。防溅部30的上表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凸缘24的上表面,可以防止高速搅拌时杯体内汤汁从外盖10和内盖20之间的较大间隙中直接甩出到外盖的外表面,有效地防止汤汁溅出或浆汁的情况,简化了杯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有效地避免产生次生故障。
安装通孔11的下端和内盖20的下端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汽口41,安装通孔11的上端和凸缘24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汽口42。搅拌时,杯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依次进汽口41、排汽通道43及出汽口42及时导出,能有效防止杯体内食物由于高速搅打产生大量泡沫堆积导致溢出的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外盖内孔与内盖间隙较小,杯体内腔与外界连通的通汽道截面积最窄处通常在200mm2以内。而在本实施例中,排汽通道43的最窄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300mm2。上述结构增大了排汽通道43的排气面积,以此将杯体内高温食物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能有效地防止杯体内食物由于高速搅打产生大量泡沫堆积导致溢出的情况。
优选地,排汽通道43的横截面的最小面积大于400mm2。进一步地,增大了排汽通道43的排气面积,以此将杯体内高温食物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能有效地防止杯体内食物由于高速搅打产生大量泡沫堆积导致溢出的情况。
如图4所示,内盖20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挡筋51。第一环形挡筋51可以将飞溅的汤汁挡回至杯体内腔中,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刀片高速搅拌导致的高温汤汁从杯盖间隙中甩出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地将汤汁挡回至杯体内腔中,如图4所示,安装通孔11的内周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挡筋52,第一环形挡筋51和第二环形挡筋52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也就是说,第一环形挡筋51和第二环形挡筋52错开设置,第一环形挡筋51和第二环形挡筋52起到双重挡回的作用,更有效地将飞溅的汤汁挡回杯体内腔中。
如图4所示,优选地,第一环形挡筋51高于第二环形挡筋52设置。当然,也可以设置第二环形挡筋52高于第一环形挡筋51设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安装通孔11包括相连接的锥孔段111和直孔段112,防溅部30设置在锥孔段111的上边沿处,凸缘24的外径大于直孔段112的孔径。当汤汁溅到凸缘的下表面时,由于受到凸缘的止挡作用,会有一部分汤汁落到锥孔段111上,汤汁依靠自身的重力沿着锥孔段111的内壁向下流,并通过直孔段112流回杯体的内腔中。
如图4所示,内盖20的外周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台阶53,限位台阶53与锥孔段111和直孔段112的连接处配合。限位台阶53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内盖向下移动,进而保证热量能够及时的排出。
杯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外盖10上的密封圈60,密封圈60密封外盖10和杯体,即杯体内腔与外盖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内盖与外盖通过卡接连接。具体地。内盖的外壁上设有凸起,外盖的底部内壁上设L形安装槽,内盖的凸起沿着L形安装槽的轴向槽滑入,当滑入至L形安装槽的周向槽的位置时,转动内盖一定角度,凸起卡在L形安装槽的周向槽中,这样就将内盖安装在外盖上。周向槽与杯体的内腔连通,这样使得周向槽的顶壁限制内盖向上移动及限位台阶限制内盖向下移动。
优选地,防溅部为环形的防溅挡筋。防溅挡筋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料理机,根据本申请的料理机的实施例包括:杯盖结构,杯盖结构上述的杯盖结构。搅拌时,杯体内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进汽口41、排汽通道43及出汽口42及时导出。在出汽口42的周向外侧设置防溅部30,可以有效地避免汤汁从出汽口42溅出。杯盖结构通过设置防溅部30来防止汤汁溅出,简化了杯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有效地避免产生次生故障。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提供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防溢防溅出的杯盖结构,有效地解决烹饪过程特别是高速搅打阶段溢出、溅出的问题,真正实现高速料理,使烹饪的食物口感更细腻,营养更丰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通过不断地测试验证,适当加大杯体内腔与外界排汽通道截面积,使杯腔内食物高温烹煮条件下高速搅打堆积的泡沫和热蒸汽能够快速释放排出,快速达到热量平衡,可有效避免由于杯体内热量堆积造成的浆汁或汤汁溢出。
具体地,首先,将外盖内孔与内盖的间隙增大,使杯盖之间的排汽通道的最窄处截面积至少达到300mm2以上,以此将杯体内高温食物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能有效防止杯体内食物由于高速搅打产生大量泡沫堆积导致溢出的情况。
其次,内盖帽檐直径尺寸a大于外盖内孔的直孔段的直径b,在杯腔与外界连接的排汽通道上增加挡边设计,即外盖内孔上边沿设置防溅挡筋,防止高速搅拌时杯体内汤汁从内盖较大间隙中直接甩出到外盖的外表面的情况,可有效避免电机高速搅打时汤汁溅出。
再次,内盖的外侧面或外盖的内侧面错位增设一些环形挡筋,可以起到多重止挡的作用,将飞溅的汤汁多次挡回至杯体内腔中,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刀片高速搅拌导致的高温汤汁甩出杯盖间隙的情况。
料理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为了达到快速香浓熬煮杯内热饮(如煮豆浆)的目的,当机器以较大功率熬煮时,食物产生的泡沫和蒸汽通过外盖与内盖之间的大排汽通道快速与外界相通,从而避免热量上升过快,有效避免排汽不畅而溢出;
为了达到刀片高速切碎食物,使食物切削更加细腻;当机器以大功率对食材进行搅打粉碎时,刀组高速转动,带动高温液面急剧上升,由于外盖与内盖之间挡筋组成的非直通间隙蒸汽通道,可以使高温蒸汽快速通过,但高速旋转的液体(被甩起的汤汁)碰到挡筋后会被挡回杯腔内部,可有效避免搅打时液体溅出杯盖外面。
将现有技术中的杯盖结构与本申请的杯盖结构进行防溢效果测试对比,测试条件按目前最普遍杯身规格(最大冷饮容量1750mL),以最大允许热饮容量1400mL,刀片空转转速大于20000rpm,100g生黄豆制作豆浆功能,其结果如下表1。
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